三國第一牆頭草,跟過三個主子,被司馬懿和諸葛亮聯合玩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魏明帝曹叡執政初期,有個新城太守孟達就企圖叛魏投蜀,洛陽朝廷得報之後,經過一番斟酌和內部勾心鬥角,最後還是司馬懿挂帥去解決孟達。
這個孟達是什麼人呢?在劇中,曹真的兒子曹爽聽到要帶兵去打孟達,嚇得都屁滾尿流了。
孟達是東漢末年扶風郡人,父親叫孟他,曾經做過涼州刺史。
漢獻帝建安初年,孟達和同鄉法正一起投奔割據蜀地的劉璋,但是一直鬱郁不得志。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鍾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懷恐懼······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先主,前後賂遺以巨億計。
正因陳益州可取之策」。
這個劉璋也夠傻的,因為害怕曹操的勢力進入蜀地,因此派法正去迎接劉備進川。
司馬懿
據《三國志·劉封傳》的記載,孟達也於此時投靠劉備,「劉璋遣扶風孟達副法正,各將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達並領其眾,留屯江陵·······蜀平後,以達為宜都太守。
宜都地處荊、益二州之要衝,為兵家重鎮,劉備能任命孟達為宜都太守,足見對此人很重視,也說明蜀地本土勢力還很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占領漢中之後,接著就命令孟達從秭歸進攻房陵。
房陵屬於荊州集團勢力範圍,以前是劉表的地盤,劉備奪取此地,目的是進取荊州。
孟達的軍隊攻陷房陵之後,將房陵太守蒯祺。
孟達闖大禍了!
孟達
這蒯祺的老婆姓諸葛,是諸葛亮的大姐。
孟達殺的可是劉備集團頭號實權人物的姐夫,他危險了!根據《三國志》記載,當諸葛亮得知姐夫被殺,怒不可遏,「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
蒯氏家族和諸葛家族都是荊州地區的世家大族,孟達得罪的可不只是諸葛亮,而是整個追隨劉備的荊州集團。
拿下房陵之後,孟達又乘勝進攻上庸。
孟達勢力越來越大,而且有背主前科,劉備對他也不信任了,於是派遣養子劉封從漢中順沔水而下,直抵上庸。
劉封到上庸幹什麼?接管孟達的兵權!上庸攻破之後,劉封等將領都受到封賞,唯獨孟達什麼都沒得到,這不滿可想而知。
諸葛亮
劉封接替孟達平定三郡後,與孟達關係不好,還派人搶了孟達的軍樂隊。
在《三國志》上,是這樣記載的劉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
「鼓吹」就是軍樂隊,是權力、地位的象徵,劉封此舉明顯是對孟達的一種侮辱。
不久之後,又發生了關羽和東吳集團作戰失利的事情。
當關羽被圍困於樊城、襄陽的時候,曾經要求駐軍上庸的劉封和孟達出兵援助。
沒想到,此二人都拒絕了,或許是為了保存實力。
關羽戰敗身亡之後,建安二十五年,即魏元康元年,孟達懼怕劉備追究責任,於是帶著部曲親兵投靠了魏國。
劉封
孟達到了魏國那邊,得到了曹丕的重用和厚待,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
為了安置孟達,也為了進去南方,曹丕合東三郡為新城郡,又加拜散騎常侍,「領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曹丕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封孟達成為新城太守。
孟達投靠曹魏之後,就帶兵攻打上庸,而且寫信給劉封勸降。
孟達的勸降信寫的也是入情入理,當時劉備已經立了親兒子劉禪為漢中王太子,作為養子的劉封在蜀漢政權的地位將非常危險,此次戰役若失敗,自然會受到讒毀「左右必有以間於漢中王」。
曹丕
後來,劉封作戰失利,劉備算起不救關羽的舊帳,逼迫劉封自盡了。
在劉封之死上,真的有人在劉備身邊進讒言,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諸葛亮。
諸葛亮擔心的是劉封能力太強,若劉備死後,蜀中無人可以鎮住他。
在曹丕時代,孟達的日子過得不錯,他不僅得到皇帝信任重用,而且和曹魏重臣桓階、夏侯尚等人關係親善。
黃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去世。
隨著魏明帝登基,孟達失去了寵恃,開始憂慮自己的前程「自以羈旅久在疆場,心不自安」。
再加上同為降將的宿敵申儀不斷向魏明帝告發孟達謀反,孟達的處境更加每況愈下。
魏明帝曹叡
身在成都的諸葛亮知道機會了,考慮到孟達所轄東三郡的重要地理位置,開始策反孟達,從而引起發了魏、蜀、吳三國邊境的紛爭,而孟達在這場紛爭中成為最後的犧牲品。
諸葛亮策反孟達並非真心,他是想要玩死孟達,哪怕三郡之地不要也要整死他!諸葛亮這麼做僅僅是為了姐夫報仇嗎?其實更深層次是為了徹底打垮劉璋原來的益州集團的勢力。
諸葛亮寫信給孟達,先是同情他在魏國的遭遇,說什麼「豈徒空託名榮,貴為乖離乎?」還對當年孟達叛蜀投魏表示理解,說「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把責任全部推給死人劉封。
倪大紅版司馬懿
諸葛亮的信寫的入情入理,看得孟達很感動,幾乎忘了二人舊怨。
於是乎,孟達與蜀國開始暗通往來。
不僅是諸葛亮,這個時候吳國孫權也派人聯絡孟達,打算拉攏過去。
孟達身在曹魏,卻與吳、蜀暗通款曲。
諸葛亮真是腹黑高手,暗中將孟達往來的事情散布出去,傳到洛陽魏國朝廷了。
孟達知道事情敗露,打算舉兵反魏。
當時,「司馬宣王秉政」,也就是司馬懿執掌魏國大權。
司馬懿是三國第一奸雄,狼顧鷹視的野心家,他知道孟達問題必須解決,「恐達速發,以書安之」。
司馬懿也害怕孟達舉兵,於是先寫信安撫。
孟達是個沒主見的人,接到司馬懿的信就猶豫不決。
司馬懿那邊卻急行軍趕赴新城,「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時也。
當及其未定,往決之」,準備武力解決這個隱患。
他自己也是
最終,司馬懿大軍八日抵達,圍困上庸半個多月,最終孟達的部將打開城門,將孟達交出來。
司馬懿果斷決定,立即將孟達斬首。
孟達之死,簡直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神配合。
得罪了諸葛亮,又得罪了劉備,最後卻死在司馬懿手裡的三國倒霉鬼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魏明帝曹叡執政初期,有個新城太守孟達就企圖叛魏投蜀,洛陽朝廷得報之後,經過一番斟酌和內部勾心鬥角,最後還是司馬懿挂帥去解決孟達。這個孟達是什麼人呢?在劇中,曹真的兒子...
除了劉禪劉備還有個兒子堪稱戰神,諸葛亮為何鼓動劉備賜其自盡?
三國時期,是個群雄混戰的爛時期,各人的命運在你死我活中變幻莫測,由於各種勢力的此消彼長,不停站隊的人就不在少數,叛來叛去的事情,人們已經習以為常。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被人稱為「三姓家奴」的呂布。呂...
三國時期孟達是怎麼死的?死後葬在了什麼地方?
諸葛亮這一次北伐,是頗有計劃的行動。他不僅策動了西邊的天水、南安、安定三個郡的吏民,一致對他響應;而且在東邊約好了已經降附了魏方的孟達,在新城郡反正。新城郡名為一個郡,實際上是房陵、上庸、西城三...
三國最無恥的大將,三次叛主,害死一員虎將,最終被司馬懿坑殺
三國亂世,出現了很多讓人敬仰的英雄好漢,像關羽、張飛、夏侯惇、周瑜等等,都是傳世而讓人歌頌的梟雄。但是世間之事往往都是正負相對,物極必反的。所以有好人就必然有壞人,而有英雄自然就有「狗熊」。有關...
孟達在三國時代反覆無常,卻為什麼得到諸葛亮重用
在關羽要命時刻,孟達卻見死不救。此人是三國中一位非常無恥的小人。他原來是劉璋的手下,之後背叛了劉璋跟了劉備,後來又被叛了劉備投降了曹魏。投降曹魏也就罷了,最後還想吃回頭草,背叛曹魏重新回到蜀漢。...
三國史上堪比呂布的反覆小人,同時背叛魏、蜀兩國
說起三國時代反覆無常的小人,大家首先想到了是呂布。其實,三國時還有一人,反覆無常的程度不亞於呂布。此人就是先背叛蜀國、又背叛魏國的將領孟達。孟達本是關中人,漢末天下大亂之時,他與同鄉法正一起來到...
十堰竹山,被歷史遺忘的三國戰略要地——上庸的故事
一個地方的重要,首先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作用或者軍事地位。如果從這麼一個角度講,「上庸」由於是山郡,人口稀少,所以很難談得上經濟政治作用。那麼經濟政治的作用不凸顯,我們就先討論一下他的軍事戰略地位。
諸葛亮和司馬懿居然聯手玩死的叛徒
魏明帝太和元年冬天,曹魏督荊州豫州軍事長官司馬懿駐軍宛城,接到魏興太守申儀的密報,稱新城太守孟達勾結蜀漢,想以新城叛魏入蜀。要知道孟達原來是從蜀漢叛逃過來的,現在又要再次反水,如果是真的,必將影...
劉備帳下一員虎將,只因12個字慘遭毒殺,劉備後悔哭了
熟讀三國歷史,劉備早期帳下人才不多,武將也就有關張趙陳,文只有孫亁、簡雍,糜竺,一直到荊州的時候,劉備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地盤和不少良才。這個時候,劉備收了一員虎將,二十餘歲,在劉備的入川之戰,上庸...
三國最無恥的小人,害死一員名將,坑哭一位軍師,出賣三個君主!
此人是三國中一位非常無恥的小人。他原來是劉璋的手下,之後背叛了劉璋跟了劉備,後來又被叛了劉備投降了曹魏。投降曹魏也就罷了,最後還想吃回頭草,背叛曹魏重新回到蜀漢。不過他沒有得逞,最終事敗被殺。此...
此人三度叛主,還殺了諸葛亮的姐夫,但諸葛亮卻不得不相信他
此人便是孟達,三國時期的將領,曾經是劉璋的部下,在劉備入蜀時,背叛劉璋,被劉備任命為宜都太守,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背叛君主,但卻絕不是最後一次。
劉禪登基,劉封不死的話,會反嗎?
劉備死後,兒子劉禪登基,成為蜀漢的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後主。劉封是劉備的養子,當時劉備還沒生劉禪時,收養了劉封,準備作為繼承人。後來,關羽兵敗,讓劉封救援,劉封不救,關羽死後,劉備恨劉封不救關羽,...
此猛將反覆無常,三次背主,最後被賢相諸葛亮忽悠死
三國時代,俊采星馳,群星閃耀。在這個亂世中,人才是頂重要的,不僅各大軍閥都挖空心思招攬人才,而且人才本身也可以選擇老闆,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在這些人才中,也有的反反覆復,不是自始自...
他堪稱第二呂布,一生做過3次叛徒,最終死因竟是一封信
孟達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他3次叛主,反覆無常,並不是因為社會環境。從他身上,可以折射出半部蜀漢政治史。建安初年,孟達與法正一起去投奔劉璋。而他的第一次反叛,就是和張松、法正一起吃裡扒外...
劉備的猛將兒子,被賢相諸葛亮一句話害死?真相其實很簡單
(本文為桅子花香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劉封,原本姓寇,是長沙劉氏的外甥。劉備在荊州立足後,見到劉封后,十分喜歡,再加上當時劉備並沒有子嗣,就收劉封做了自己的義子。
劉備無奈失去的六位人才,如果他們在,也就不會蜀中無大將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直到荊州之後,身邊的人才才逐漸多了起來,麾下擁有三大謀臣,還有關羽和張飛、趙雲等一流名將。後來坐擁荊州和益州的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劉封是員猛將還是庸碌無為之人?
話說劉封,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劉備的義子,本姓寇。後被劉備收養後,改姓劉。《三國演義》三十六回寫道:劉備用徐庶的計策,攻取樊城後,引軍入城。縣令劉沁出迎。劉沁本是漢室宗親,於是請劉備到他家裡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