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和諸葛亮,究竟劉備更相信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得到益州後,也得到了謀士法正。

他相信法正,一直把他留在身邊,以便於更好的問詢計謀。

這使得原本讓劉備稱呼「如魚得水」的諸葛亮,風頭越來越不如他,劉備征漢中,就把法正留在身邊。

諸葛亮則被留在了後方,專門負責後勤保障和後方事務。

有人依次認為法正更受重用,更得劉備的信任。

那麼法正和諸葛亮究竟劉備更相信誰呢?

公元219年,劉備大軍取得漢中,然後又打敗了曹操親自帶領的大軍,接著劉備準備帶軍隊返回成都,為了穩定漢中新地盤,保證漢中萬無一失,劉備繼續一員可靠的將領鎮守,當時大家都認為非張飛莫屬,可是最後劉備卻選擇了魏延。

劉備在用人方面堪稱一絕,劉備選擇法正隨軍,安排諸葛亮鎮守後方,其實是另有深意。

這種安排並不是說明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下降,恰恰相反,這才證明諸葛亮的重要性。

作為劉備的心腹,正是相信,才讓他執掌後方,作為最後的屏障,這與漢高祖相信蕭何高於韓信是一個道理的。

劉備能夠入蜀,主要是由於張松、法正等人的計策,詐劉璋而迎劉備。

劉璋派法正孟達各領二千人赴荊州歡迎劉備入川。

劉備此時雖然高興,但畢竟信不過這些蜀人,於是奪法正兵,全部交給孟達率領,留守於荊州,受諸葛亮和關羽節制。

讓法正以謀士身份隨從入川,同為謀士的還有龐統。

此時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還遠遠不能和諸葛亮、龐統等人相比。

打了幾年,終於得蜀。

劉備賞功時,龐統已戰死不算,最受重賞的是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

關羽是留守荊州有功,諸葛亮和張飛是側應有功,法正是隨從謀士,謀劃諸事有功。

他們受到重賞,應該說是很公平的。

劉備得蜀之後全面用人,各種人才都有了進升得用的機會,史書說的很清楚:「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竺、簡雍為賓友。

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此時的諸葛亮,升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法正,是揚武將軍、蜀郡太守。

將軍則都是雜號將軍,諸葛亮署府事,替劉備管日常行政事務;法正擔任最重要的地方官,負責地方各種事務。

說到對劉備的作用,則諸葛亮是股肱,法正是謀主,各有千秋。

雖然兩人具體管的事務都大大擴大,而從地位來言,諸葛亮是一如其舊,法正則大大提高。

後方穩定,是確保前方戰事順利、軍心穩定的重中之重。

劉備把成都交給諸葛亮,實際是把全部的家當和老本及未來歸宿,毫無保留地交給了諸葛亮。

這信任,不是誰都有資格得到的。

這重任,也不是誰都有能力勝任的。

劉備把後方交給諸葛亮,是基於他對諸葛亮的人品、能力有徹底和全面的了解。

「你辦事,我放心」。

可以說,是劉備提前洞察了諸葛亮對自己和自己的滅賊興漢事業,能夠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知道諸葛亮是有信念,有能力,有操守的忠義之士。

把家當老本交給他,他不會維穩出閃失,支前掉鏈子,臨危起異心。

自己在爭奪漢中的重大軍事行動中,無論勝敗,都不用擔心後院起火,軍心不穩的隱患。

沒有後顧之憂,才可以在前方放開手腳地大幹。

如此可見劉備更相信諸葛亮,對於二人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希望大家多多點讚和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龐統真能替代諸葛亮做丞相嗎?神回復!

【導讀】劉備入川,留下諸葛亮、關羽守荊州,讓龐統隨從。進入蜀地以後,劉備的軍事行動多用龐統計策,只可惜在圍攻雒城時,龐統率眾攻城,被流箭射中不幸去世,去世時只有三十六歲。有人說,如果龐統不是死得...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並非如影視劇中親密無間

劉備於207年「三顧茅廬」,請出雄才大略的諸葛亮為其效力。據史料記載,此二人一見如故,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們之間...

誰是劉備的首席軍事高參?堪比曹操的郭嘉

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他幾乎被神化,自然無人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事實上,當他和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時,在陣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後者。

為什麼說法正是劉備最信任的謀主?

說到劉備的謀士,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他曾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然後再是鳳雛--龐統,但是他們都不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那劉備最信任的謀士是誰呢?劉備為什麼會最信任他呢?

蜀漢的法正和諸葛亮誰才是劉備的真正心腹?

那麼劉備能夠入蜀,主要是由於張松、法正等人的計策,詐劉璋而迎劉備。劉璋派法正孟達各領二千人赴荊州歡迎劉備入川。劉備此時雖然高興,但畢竟信不過這些蜀人,於是奪法正兵,全部交給孟達率領,留守於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