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論三國 劉備帳下頭號謀士並非諸葛 定軍山秒計斬殺夏侯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三國歷史中劉備這一勢力,必然會想起五虎大將,臥龍鳳雛,甚至是徐庶魏延都非常的出彩,不過對於這些人物大部分的了解都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之中,羅貫中的文學成就自不必提,但是有選擇的有傾向的描寫也讓很多人被埋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三國演義中描繪不對,但是在正史之中地位非常高的一個人,他就是法正法孝直,劉備入川兩大軍師之一,法正的傳記在三國志中蜀書的第七,這意味著什麼呢?按三國志的傳記習慣,先記載開國君主及其父輩、宗族、繼任者和妻妾等等,然後開始是重臣名將的傳記。
蜀書五是諸葛亮,六是關張馬黃趙,七隻有兩個人,龐統和法正。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法正的地位。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謀士。
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
當初法正與孟達入蜀後,法正被任為新都令。
差不多到十年後,法正的職位只是軍議校尉,十年時間升了這麼一點,確實是不被重用。
學者世家出身,生長於戰亂之中的法正,幾乎在益州憋了十年,確實是暴殄天物。
法正的出身非常厲害,法家是戰國時齊國貴族後裔。
是一個經學傳家的大家族,法家定居右扶風後,家族內經常有郡守級別的高官。
法正的爺爺法真作為大學者,相當有名,前來求學的人由關西至兗州皆有。
劉璋給法正的待遇與他的才學出身並不相稱,所以以法正的性格來看,他肯定很不滿意。
說起劉備入蜀,在前期主要的軍師是龐統,但是龐統死於入蜀的中途,所以後期主要就是靠法正,諸葛亮和趙雲那一路直到成都才和劉備匯合,益州之戰,劉備初期的條件絕對不夠好。
鄭度勸說劉璋就說到:「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
」這個兵不滿萬的時候,法正已經在劉備營中了。
當時益州軍以逸待勞,劉備卻是率軍長途奔襲,當時劉璋遣其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備,皆敗,退保綿竹;懿詣軍降。
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督綿竹諸軍,嚴、觀亦率其眾降於備。
備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
劉璝、張任與璋子循退守雒城,備進軍圍之。
任勒兵出戰於雁橋,軍敗,任死。
」
劉璋的首要戰略就是派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五支部隊一起攻擊劉備,但是卻打輸了,東州軍吳懿更率部投降。
接著劉璋派李嚴和費觀馳援綿竹,沒想到這兩個人居然直接反了,所以就剩下了劉璝和張任會同劉璋長子劉循死守雒城。
一場惡戰之後劉備方算是拿下了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勝利,劉璋大將張任被俘斬首,然而劉備當時身邊的頭號謀士龐統也戰死城下,所以劉備帳下只剩下法正一個軍師,不過法正還是完美的接班龐統,甚至做得更好,在他的參謀下,劉備與建安十九年五月攻克雒城,進逼成都,後來成功入主蜀地也順理成章。
劉備得蜀後,法正更加得到重用,引幾段記載: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
《蜀書七·法正傳》。
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
《蜀書二·先主傳》,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法正的地位是【謀主】,正巧曹魏方面也有一位謀主,是時荀攸常為謀主《魏書十·荀彧傳》
可以說法正基本上是當時劉備軍總參謀長,可見其謀略水平是相當受賞識的。
順便提一下,當時的大名士許靖就是法正建議劉備任用的。
起初劉備由於許靖在兵臨城下之時意圖棄主投降並不重視他,法正卻認為許靖雖無實才卻有名氣在外,重用許靖對招納賢才有助。
從這兒也能看出來法正不僅軍略擅長,政略上也很有見地。
法正沒死之前,經常是諸葛亮主內,負責治理國家、籌措糧草,法正隨軍出征、出謀劃策。
但是法正的地位甚至一度超過諸葛亮,「外統都畿,內為謀主」。
就連曹操也評價其為:「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諸葛亮評價:「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
」
而法正再次表現出其謀策能力就是在劉備攻漢中一戰。
而這場戰爭也是法正說動劉備進行的,當時法正也曾給劉備陳述利害,原文如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蜀書七·法正傳》,而這段話後來也成為劉備政權後期的一個主要軍事方略。
實際上在曹操南下、劉表猝亡之後,隆中對的條件就已經處於缺失狀態,劉備沒有實力全據荊州,隆中對的完成就無從談起。
奪取蜀地是勢在必行,但必須在隆中對之外再打開一條出路,法正的漢中計劃正是因此而出,為無法達成隆中對的劉備做出一個短期的軍事規劃。
漢中當時在曹操的控制之中,劉備主攻的一方。
而當時的漢中的守將是夏侯淵、張郃,夏侯淵是諸夏侯曹將軍中早期的代表人物,張郃是五子良將之一,曹操對漢中的重視程度很高。
不過劉備進攻的戰果是一戰斬淵,而這場戰役中也有法正的身影,劉備南渡沔水,於定軍山、興勢山山麓紮營,與率軍前來的夏侯淵部對峙。
當時夏侯淵駐守南線據點走馬谷,張郃駐守東線據點廣石。
法正採取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廣石。
張郃率親兵搏戰,雖然沒有丟失據點,但也抵擋不住劉備軍的輪番攻擊,於是向夏侯淵要求增援。
夏侯淵將精兵分撥一半去支援張郃,自己繼續固守南線。
隨後劉備派兵偷襲走馬谷,放火燒毀了曹軍陣地前的防衛工事鹿角,夏侯淵親自率軍士出營救火、修補鹿角。
此時,法正看準時機,見夏侯淵正處於劣勢,提議全力進攻夏侯淵,劉備於是命黃忠居高臨下從後方擂鼓突襲,夏侯淵猝不及被黃忠斬殺,曹軍潰敗。
劉備從此占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
不久,曹操親征,聽聞是法正獻計取漢中,因而感慨不已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
所以法正在劉備攻略漢中的軍事行動中也是功不可沒,其謀劃策略的能力甚至連曹操都欽羨不已,陳壽將其比作曹魏方面的程昱、郭嘉,也是對其謀策能力的肯定。
而相比諸葛亮,法正的地位更像一個總參謀長,諸葛亮是運籌帷幄的戰略家,而法正更像是臨陣制敵的戰術家,所以後世也常有人將諸葛亮比作是蕭何,法正是劉備的張良,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先主傳云: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
只可惜法正去世的太早,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不過只要提起蜀中頭號謀臣還屬法正法孝直。
劉備的功名大業,得此人之後才翻然翱翔,生前見用甚於諸葛亮。
劉備的功名大業,得此人之後才翻然翱翔,生前見用甚於諸葛亮。劉備一生飄零,可惜前半生沒有謀士,只有武將,雖然屢敗屢戰,但結果最終還是屢戰屢敗,自從得到諸葛亮以後,稍微能改變這個局面,但最終還是要別...
三國英雄錄:誰是蜀國的謀主?諸葛亮只是股肱
法正,扶風郿(現在的陝西省眉縣)人。他是劉備帳下的最信任的謀士。他原本是劉璋的手下,後來勸降劉璋投誠了劉備。他做的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向劉備獻計,斬殺了曹操手下得力大將夏侯淵。
蜀漢的法正和諸葛亮誰才是劉備的真正心腹?
那麼劉備能夠入蜀,主要是由於張松、法正等人的計策,詐劉璋而迎劉備。劉璋派法正孟達各領二千人赴荊州歡迎劉備入川。劉備此時雖然高興,但畢竟信不過這些蜀人,於是奪法正兵,全部交給孟達率領,留守於荊州,...
此人曹操垂涎三尺,諸葛亮自嘆不如,死後劉備連哭數日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眾所周知,曹操乃亂世梟雄,對人才的渴望程度非常大,先後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達過求賢令,唯才是舉,讓曹操獲得大批人才,為曹魏一統北方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此人...
此人讓曹操垂涎三尺,謀略勝過諸葛亮,不死或東吳將滅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眾所周知,曹操乃亂世梟雄,對人才的渴望程度非常大,先後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達過求賢令,唯才是舉,讓曹操獲得大批人才,為曹魏一統北方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此人...
陳壽稱讚此人智謀堪比「程昱+郭嘉」,卻很少被世人提到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劉備手下第一謀主,完敗諸葛亮,媲美郭嘉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的謀主並不是《演義》之中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而是法正,法孝直。那麼作為劉備手下第一謀主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是不是真的能夠完敗諸葛亮呢?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的謀主並不是《演義》之中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而是法正,法孝直。那麼作為劉備手下第一謀主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是不是真的能夠完敗諸葛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