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最聰明謀士,察人心識人性,無人能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優秀的謀士有很多:
曹操就有大批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劉曄、司馬懿…
劉備也有不少謀士:諸葛亮、龐統、法正、劉巴、馬良…
而孫權基本沒有正兒八經的謀士。
魯肅算一個,周瑜、陸遜都是統帥性質。
其他的如張昭、諸葛瑾之類,也算不上謀士(特別是在軍事方面)。
在這些謀士中,若論洞察人心、識人性、明哲保身,筆者認為最厲害的莫過於賈詡。
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在後世有「毒士」之稱的賈詡。
他終其一生,奇謀百出,算無遺策。
他明哲保身的功夫無人匹敵,這得益於其高超的「謀心」之道。
少年非凡
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今甘肅武威市)。
他年少時並不出名,只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
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
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
」 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
賈詡年輕時候就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能力。
一計成名千古罵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牛輔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餘黨。
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
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 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
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此計為眾人採納。
賈詡的這條毒計使長安再一次陷入了屍橫遍地、血雨腥風的人間煉獄,其初衷雖然是為了自保,但賈詡因此也在歷史上留下「毒士」的罵名。
後賈詡為左馮翊。
李傕等以賈詡之功欲封其為侯。
賈詡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受。
李傕等又讓賈詡為尚書僕射,賈詡說:「尚書僕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
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 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
漂白之路
既然幹了教唆孽黨枉殺忠臣義士的事情,又當如何洗白自己讓子孫撇開這大黑鍋呢?畢竟以後還是要繼續混的,自己的子孫總不能替我賈詡繼續背這大黑鍋吧?
機會終於來了。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襲占長安,共同把持中央朝權後,三人互相猜忌,爭權奪利,多次打鬥起來。
賈詡每次都以大體責之,所以三人雖心中不和,但表面上還過得去。
於是三分長安城,各守其界。
同年春,李傕使騎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間矛盾日益激化,開始交兵。
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以助自己。
賈詡幫助漢獻帝出逃、保護大臣,多有出力。
義舉很快收聚了人心,朝廷上下對賈詡感恩戴德,似乎忘了先前賈詡的所作所為。
賈詡這樣做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尺度也較難把握。
首先,你要瞞天過海,在人家不知情下,讓被挽救的人對你感激涕零;
其次,你還要厚顏無恥的化妝成偽君子,明明是我賈詡耍流氓了,我卻還要作出一副與群臣同樣遭罪受苦的模樣,該流眼淚的時候就得如喪考妣嚎啕大哭盡顯悲慟欲絕,否則怎麼與群臣打成一片? 想來,只有演技派高手能做到,否則你賈詡就沒辦法漂清你的負面影響。
入伙張繡
當時將軍段煨與賈詡同郡,屯駐華陰,賈詡去投靠段煨。
賈詡向來知名,為段煨軍所敬服,段煨心裡怕賈詡奪其兵權,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
賈詡看出後,心不自安。
南陽張繡與賈詡暗中有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
賈詡臨行時,有人問賈詡:「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而我離開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
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願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
」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他「執子孫禮」。
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張繡集團對外宣傳說好聽點是一個公司,相較於曹操、劉表這些大公司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小作坊,賈詡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
首先,張繡與賈詡都是甘肅武威老鄉,都是出來過生活闖江湖的。
老鄉見老鄉,自然更加親切更加信任。
其次,賈詡的確是名士。
賈詡還是年輕帥小伙時,甘肅的名士閻忠就品評過賈詡有張良、陳平之才。
張良、陳平何許人也?一位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神人,另一位是有著「安邦輔國,計平諸呂」的能人。
閻忠對賈詡的這番評價實在是空前絕後的,當然作為老鄉的張繡不可能沒有聽說過賈詡的大名。
漢代的品評,確切的應該叫「月旦評」,通俗點說就是漢代的某位爆紅大V不斷地點讚褒揚你智慧、人品如何的出類拔萃,那麼你這個人在士人圈子裡身價名望瞬間水漲船高。
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張繡跟曹操是死對頭。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
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
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占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
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
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
」 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
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
」 這張繡一臉懵逼,想不通,心想這沒有有道理嘛。
於是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 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准能獲利。
」 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
得勝後,張繡問賈詡請教是怎麼回事,賈詡解釋說: 這個道理很簡單。
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曹公敵手。
曹軍雖然剛撤,但曹公必然親自殿後,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比不過他們,他們的士兵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
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後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
張繡大為佩服。
那麼賈詡要入伙曹營,為何非得幫張繡打贏曹操?
首先,你要入伙對方,你得證明你自己有本事讓對方記住。
光有名士閻忠的點評沒有顯露真功夫,別人也不知道你的深淺啊。
再者,不給張繡打場漂亮的仗長期在張繡帳下混吃混喝的,作為老鄉也過意不去嘛!
經此一役,曹操也算是徹底記住了賈詡這個人了。
投奔曹操
群雄逐鹿的亂世里,實力能說明一切。
在大型集團縫隙中求生存的張繡集團亦深諳此道,但要等機會。
機會說來就來了。
建安四年袁紹派人招降張繡,大意是:你吶!就別在夾縫中死撐著啦!快來投入到我袁紹集團的懷抱中來吧!保證你吃香喝辣的。
張繡很心動,賈冷眼旁觀對著使者立馬罵了句:你打哪來滾哪去!
袁紹的使者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離開了。
張繡很生氣,認為後果很嚴重。
賈詡不緊不慢地給張繡分析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現今勢弱正需用人(言下之意:你去袁紹那裡估計只配得上給他提鞋了)。
張繡還是惴惴不安,心想啊: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可都是我親自殺的啊!我去入伙曹操?人家還不把我千刀萬剮咯! 想到這裡心裡禁不住一陣陣發怵,頭搖的像篩子一樣。
賈詡看出張繡的憂慮,補充道:曹操志向遠大,一定會不計前嫌,這個亂世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此語一出,張繡總算是稍微安心了一些,曹操探聽到後,大喜!很快收編了張繡集團。
賈詡明明知道張繡幾乎殺了曹操全家卻依然投奔張繡,甚至給張繡出謀劃策打敗曹操,因為他深知操乃當世之梟雄耳。
梟雄們有一類共通點,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梟雄考慮的問題標準只有一個:一統天下、席捲八荒!
安全著陸,了此餘生
在曹操手下混了幾年後,賈詡也經常給曹操出謀劃策。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
曹軍軍糧用盡,曹操問計於賈詡。
賈詡說:「您在精明、勇敢、用人、決斷四個方面都勝過袁紹,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過取勝,是想顧及周全啊,抓住機會,便能很快取勝。
」 曹操稱善,後來抓住機會偷襲烏巢,一舉戰勝袁紹。
河北平定後,曹操領冀州牧,改任賈詡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
賈詡勸阻,說應該採取懷柔政策,安撫百姓,把荊州這個地方治理好,等待時機。
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結果赤壁之戰狼狽逃了回來,從那以後賈詡深居簡出很少再給曹操出奇謀了。
給曹操出的最後一條妙計應該是渭南之戰「反間計」,離間馬超和韓遂,那可真是「一紙書信抵萬兵」。
支持曹丕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當時曹操未立太子,曹丕為五官將,而臨菑侯曹植才名方盛,曹丕派人求計於賈詡。
賈詡說:「但願將軍能夠弘揚道德,培養氣度,實踐士人的責任和義務,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做違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
」
曹丕聽從了他的建議,刻意磨練自己。
後來,曹操私下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不答。
賈詡說:「我在思袁紹和劉表之事啊。
」
曹操大笑,於是於該年立曹丕為太子。
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
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當時天下談論智謀之士時都十分推崇他。
賈詡為什麼從赤壁之戰之後就很少為曹操出謀劃策了呢?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曹操的發家史來窺探一二: 曹操的發家班底都是一群以曹氏、夏侯氏宗親為根基的,相對於賈詡來說他只是一個外來戶,期間還頻繁換老闆。
「三姓家奴」為世人所不齒,明白這層心理的賈詡,自此很少給曹操提建議。
因為他懂得再怎麼樣自己也只是個外來戶,外來戶就得有自知之明,跟曹氏宗親攀附,反客為主,最終只有禍及全家老小,賈詡深刻讀懂了這個道理。
黃初四年(223年),一代謀臣賈詡病逝,終年77歲,諡號肅侯。
若從儒家士人的角度來看,賈詡卻是一個毫無政治節操,為求自保不擇手段的「毒士」。
其政治節操遠不能與「迎奉天子,以制天下」的荀彧相比,更無法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
縱觀賈詡一生,其洞察人心,察查人性的本領在三國時代可謂無出其右者也,逢凶遇險能泰然處置的自保手段一般人也難以望其項背,無怪乎名士閻忠評價其有張良、陳平之才。
三國最善權變的謀士:被稱為「毒士」,卻能在亂世中保全自己
三國時期,三國鼎立,而三國之中,都有不同的謀臣集團,在這浩大的謀士集團中,總有佼佼者,但最後能得到善終的似乎不多!其中就有這麼一位人稱「毒士」的賈詡賈文和,他不僅能亂世中發揮自己的才華,晚年還得...
賈詡獻計張繡,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曹魏著名謀士、重臣賈詡,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
曹操最低調但也最不可忽略的謀士曹丕正是在他幫助下繼承王位
曹操一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往往對人才可以不拘一格的招攬,哪怕德行不行或者家世貧寒只要有才能便可以得到重用,也正是因為這樣曹操身邊聚集了一堆人才。而在他的謀士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荀彧、荀攸、郭嘉、程...
三國第一聰明人是誰?不是孔明,而是這位老壽星
《三國演義》中塑造的諸葛亮未卜先知、無所不能,魯迅評價他「智而近於妖」。歷史上,諸葛亮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戰略家、內政家存在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認為賈詡才是三國中最牛逼的謀士。
三國時的「毒士」賈詡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東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也是曹魏的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
他在亂世中審時度勢,周旋於群雄,最終輔佐曹操笑到最後
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的謀士中,有個不得不說的人物,他就是賈詡。 賈詡,字文和,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
羽扇輕搖算無遺策!三國毒士賈詡
格言:一個成功的謀士,工於謀國只是入門,精於謀身才算合格專業:「縱橫之術」,國際政治專業戰績:一生算無遺策、幾無失手。決策者聽之則勝,不聽則敗壹權謀君給這位大師的戰力評級是「深不
原是曹操死敵,多次大敗曹操,後來一句話讓曹丕成為世子!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曹操成就霸業貢獻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其中著名的謀士有荀彧,賈詡,郭嘉,荀攸。今天小編給諸位看官介紹的就是與荀彧,荀攸並稱「曹魏三智囊」的賈詡。
三國最無政治節操的第一「毒士」,具有最高超的「謀心」之道!
三國時期的謀士多如牛毛,譬如首當其中以諸葛亮、司馬懿、荀彧、郭嘉、龐統等人為代表的「謀社稷,安萬民」的頂尖級大家,他們的故事看官們已經都耳熟能詳了,若是要論洞察人心,冰鑒人性,今天我們就得聊聊一...
善謀決斷的三國最強謀士,為何每次抉擇都能賭對?
他一生審時度勢,改換門庭,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時而避難鄉間,時而閃身在某個諸侯的大堂,很像流竄作案。讓人稱奇的是他每次的抉擇都是對的,每次他都是命運的寵兒,終生屹立不倒。這是一個怎樣的奇人?這個...
曹操最強謀士是誰?堪比張良陳平,不輸諸葛亮!一代毒士
賈詡,字文和,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其常出毒計,犀利狠辣,算無遺策。時人閻忠評價他說:「詡有良、平之奇。」本書對他的論述,分為五個部分。
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賈詡
人物簡介:賈詡(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曹魏著名謀士、重臣)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
三國最聰明的謀士,曹操最敬佩的人,諸葛亮都不及他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曹操、劉備、孫權、周瑜、諸葛亮等,但有一人並不為人熟悉,但他確實三國眾多謀士中結局最好的一個,何況是在曹操帳下他還害死了曹操最愛的大將典韋,最心愛最好的大兒子曹昂,最喜歡的侄...
閒扯三國(54):毒士賈詡
閒扯三國(54):毒士賈詡三國時期湧現出無數風流人物,既有響噹噹的武將,也有號稱經天緯地的謀士。然而風雲際會的亂世,各種勢力互相傾軋,英雄豪傑們往往不能自保而不得善終。武將拚死沙場,那是因為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