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朝代很委屈:一個以軍人為首腦組成的國家竟然備受欺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活中有多的人和事都會被誤解,但是時間卻是最公正的,久了一切都會大白於天下。

然而有一個朝代,卻被我們長期誤讀甚至被說成積貧積弱,那就是宋朝。

宋朝的單兵素質不輸於任何朝代

中國主要朝代的創業君主中,只有趙匡胤出身於職業軍人,然而,趙宋王朝偏偏以對外軍事作戰不競不振而著稱。

在重新解讀歷史的今天,我們該怎樣看待宋代這種既 「以兵立國」又「崇文抑武」的現象呢?

對外戰爭的失敗歸根結底是因為幽雲十六州的喪失,無戰馬,沒有相當於坦克的利器

關於「積貧積弱」,自上個世紀中期,學界一直就有這樣的認識,教科書上通常也這樣說。

錢穆先生《國史大綱》就痛感宋代是「積貧難療」、「積弱不振」;最近幾年,有一些直接或間接的討論,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

我們看到,在宋人的說法中,「積貧」大多是自民生角度著眼;「積弱」則是指本朝國勢。

而近代以來批評的「積貧積弱」,則都是針對趙宋王朝整體國力的評斷:積貧,是從宋代國家財政用度出發(例如冗兵冗官冗費等)的認識;積弱,是針對其國勢疲弱、備受欺凌的慨嘆。

這樣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宋代「生於憂患,長於憂患」的特徵,但涵義比較含混,征諸歷史事實也並不那麼確切。

但是戰爭的勝率依然保持在70%的高度,盛唐都不及

明史專家黃仁宇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中針對宋代提出一個疑問,說「一個以軍人為首腦而組成的國家,自始注重國防,偏在軍事上的作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

在今人想像中,「軍事上的作為」是指對外作戰的成就;而在當時,五代擾攘動盪主要源自禁軍,出身軍事統帥的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為防範內部變亂,穩定政權,首先是要收攬軍權,控御軍將。

太宗及其後的君主,亦竭力倡導軍將循謹馴順。

就趙宋而言,「天下大勢分為南北」(章如愚語),始終處在「國依兵而立」 的局勢下,「兵衛者,國之爪牙」(張方平語);正因為如此,對關係全局的爪牙之馭制一直是朝廷所不敢釋懷的。

宋代文武關係的調整,主要是通過文武殊途定位實現的。

一方面仰仗文臣,使其操持國柄;另一方面,則以豐厚待遇籠絡武將,「依重兵而為國」(張方平語)。

至於後人批評的「崇文抑武」政策,初衷是有鑒於五代局勢,防範武將跋扈,保證統治安定;這一政策在民間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形成了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

宋代軍事方面的問題,包括與北族政權的對峙緣起,要置於安史之亂到澶淵之盟兩個半世紀的長過程中觀察。

後晉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北族政權與中原王朝的對峙線,南推到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這樣的軍事地理格局當然對北宋相當不利。

但軍力不振的關鍵在於最高統治層的戰略決策失誤,也可以說是太宗以來「守內虛外」「強幹弱枝」政策以及猜忌方針帶來的嚴重後果。

就軍隊的作戰——尤其是守御戰——能力來看,實際上不似通常想像的那般不堪。

許多軍將士兵在艱苦卓絕的情勢下,用自己的脊樑撐持著兩宋的防衛格局,使當時的經濟、文化能有機會得到較為充分的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文抑武開創文官政府新時代

北宋是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立國的,因此他對武將、軍人掌權的危險有清醒認識。再加上五代時期國家被將領所左右的歷史經驗,所以趙匡胤立國之後非常重視對武將的限制,確立了以儒立國、重文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