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犯下的四大錯誤,導致蜀國在三國中最先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成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忠臣的代表,儘管他有很多缺點,但在當時中國那個時代,需要忠臣典範,三國演義便把諸葛亮描寫的近乎完美。
他犯了哪幾個致命的錯誤,導致了蜀國的速亡呢?
一,蜀國人才斷層
諸葛亮,事無巨細,必躬親之,沒有放權培養人才。
劉備在世的時候,蜀國的人才可謂是明星陣容,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黃權。
但劉備一死,老將相繼凋零,蜀國可用到人才真的屈指可數。
最後留給一個政治能力薄弱的姜維。
再加上後主劉禪昏庸無道,沒有人才強國的戰略思想,導致蜀國的速亡。
二,任人唯親
對於街亭這樣重要的戰略位置,卻派紙上談兵的馬謖拒敵。
劉備生前多次提醒過諸葛亮,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一定不可重用他,但他卻並不在意劉備的話。
三,對內對外總是妥協
東和孫權,北拒曹操這一政策,幾十年不變。
使得東吳得寸進尺,步步緊逼,最後奪取荊州殺死關羽。
其次對部下矛盾妥協退讓,總是採取兩邊安撫的辦法。
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馬超為左將軍,關羽不樂意,他採取的辦法竟然是派人去荊州拍關羽的馬屁。
還有對魏延和楊儀的矛盾也是兩邊安撫,留下了日後魏延反叛的禍根。
四,六出祁山,空耗國力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魏,才弱敵強也。
西蜀北伐,戰線太長,千里運糧,補給困難,國力、民力很快耗盡。
一旦斷糧,不戰自退。
可見,他自己也知道伐魏不可能成功。
知道不可能成功,偏要去做。
實際上,諸葛亮六出祁山,連年征戰,並沒有給蜀國人民帶來好處,蜀國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國力微弱。
諸葛亮每次出兵北伐,都要徵集全國大部分兵力。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諸葛亮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諸葛亮臥龍之才在謀算上確實出彩,但是在用人上實在一般。
失去了劉備的主控大局和禮賢下士,諸葛亮即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只能事倍功半了。
諸葛亮用的是戰神趙雲 為何讓馬兒跑卻不給吃草
《三國演義》開始時,對於劉備來說,已經建立了以關羽、張飛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將在趙雲迅速加入後已經得其三。然而這個強大的軍事核心組合除了對黃巾軍有不少勝利,在面對董卓、呂布和曹操等軍事集團時...
諸葛亮鞠躬盡瘁,六出祁山,但仍未統一天下,毛主席說三條原因
對諸葛亮軍事才能,古今中外很多人物都是贊同的,最早的陳壽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是肯定的,後來毛主席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是肯定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最後並沒有統一天下,我們來看看偉人是...
諸葛亮的失誤導致了蜀國最先滅亡?
有些人把蜀國最先滅亡的根源的大鍋丟給了諸葛亮,說諸葛亮沒有培養好人才沒有利用好人才,人才要這麼容易培養這麼容易利用還打什麼?諸葛亮又不會克隆,培養自己利用自己好了,所以這無疑是最好笑的,這鍋非...
黑白分明的幼稚,夢三國忠臣的完美典型
初看《三國演義》時,書中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忠臣和姦臣。關羽是好人與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則是壞人和姦臣的集中代表。黑白分明的幼稚,抵擋不住歲月的磨礪。再讀《三國》,對這兩個人的印象差不多完...
關羽如果守不住荊州,那這幾個人可以嗎?
公元220年,前一年,黃忠斬了夏侯淵,劉備入川成功,今年,關羽又水淹七軍,擒了于禁,軍勢浩蕩。但不久,關羽就敗走麥城,丟了荊州。如果你是劉備,提前知道了關羽會敗走麥城,那麼你會選擇誰來當主帥呢?...
蜀國被滅是誰的責任?誰才是導致蜀漢政權覆滅的人?
蜀國,是三國時期漢室後裔劉備建立的政權,關於其最終覆滅的原因,可謂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的說是諸葛亮六出祁山所致,也有認為是姜維九伐中原掏空了蜀國國力,再則是後主劉禪無能或歸咎為蜀漢...
三國中猛將如雲的蜀國,為何最先滅亡?
文有諸葛孔明,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的蜀國,不但未能統一天下,反而最先被滅亡,難道是國運不濟和出了個扶不起的阿斗?細細思來,恐怕真相併非如此呀,蜀國的滅亡絕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
鞠躬盡瘁!為何諸葛亮難以位列千古名相?
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歷史定論。其實,諸葛亮只能算是一個千古忠臣,並非千古名相;而史書中說諸葛亮是一個千古名相,這就有待於商討了。因為諸葛亮就是不能識大體、棄細務,凡事必親躬,說明身邊人才貧乏;...
神機妙算也會犯錯?盤點諸葛亮人生3大錯誤,黯然惋惜!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之美譽。諸葛亮無比聰明、神機妙算,未出茅廬,就能給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大戰略,可謂胸中有韜略。這樣聰明絕頂的人,難道也會犯錯誤嗎?所謂人無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