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雖然精彩,但文中存在一處巨大的硬傷,完全不合常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赤壁之後,劉備占據荊州的南陽、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五郡;荊州的襄陽郡、南郡和章陵郡仍在曹操手中;孫權得到了江夏郡。

此時的劉備軍團,向北要直面曹仁鋒芒,必須派重兵抵禦曹軍來犯;東面與孫權雖說是聯盟,但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對於東吳也不可能不有所防備。

而且劉備盤踞荊州一直是打著劉琦的名號,自身在荊州其實仍立足未穩,根基不深,所以當時劉備根本沒有辦法騰出更多的兵力,去攻取益州。

再說,益州之主劉璋雖然昏庸懦弱,但畢竟經過父子兩代經營,根基穩固,且益州民風彪悍,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益州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實在是非分之想。

就算圖取西川在劉備的戰略規劃之中,短期無法實現,又豈能把自己的戰略意圖當做藉口和理由,到處宣揚呢?偏偏演義中竟是這樣描寫的。

話說,劉琦死後,魯肅借弔唁之名,再向劉備討要荊州。

廳堂之上,雙方竟然上演了一處「空口無憑,字據為證」的戲碼。

諸葛亮說:「曹操的地盤短時間是打不下來的,西川的劉璋昏弱無能,我主公考慮奪取他的地盤。

等得到了西川,到時候自然就歸還荊州給東吳了。

魯肅聽了一臉無奈,只說到回去沒法向孫權交差。

諸葛亮說:「考慮到閣下空手回去,不好向孫權交差,面子上難堪,我主公願意同你寫下借據,簽字畫押,等我們奪取了西川地盤,一定歸還荊州給東吳。

說完,劉備親自寫下借據,簽上自己名字,諸葛亮簽了,魯肅也簽了。

如此,打發了魯肅回去。

過了很久,東吳並不見劉備有動兵的跡象,孫權坐不住了,問魯肅: 「當初你說劉備攻打下西川就還我荊州的,現在也沒見他有動兵的跡象,雖然簽了字據,確沒定日期,那我東吳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收回荊州啊?」魯肅無法應答,只能再前往荊州討個說法。

魯肅來到劉備廳前,話還沒說上,只聽到劉備坐在屏風後嚎啕大哭的聲音。

魯肅一臉懵圈地望著諸葛亮,這時諸葛亮開口了:「當初主公和你簽字畫押,等取了西川就還荊州給你們。

後來仔細一想,西川的劉璋也算是主公的弟弟,都是漢室宗親,血脈相連吶!這要起兵去打劉璋,兄弟相殘,恐怕要被天下人恥笑。

要不去打西川,還了荊州,主公又無處安身。

兩難之事,該如何是好啊!想到這裡,主公不禁傷心欲絕啊!」

這番狀況,魯肅話也沒和劉備說上,又打發回去了。

魯肅路過周瑜處,周瑜聽了魯肅的講述,知道老實的魯肅被耍了,氣的跺腳:「老弟啊!你又被騙了,劉備哪裡是什麼仁義君子啊!當初劉備還是劉表的座上客時,他就懷有吞併劉表的意圖,更別說現在的劉璋了。

」接下來,周瑜便想出來一招假途滅虢的計策,就說東吳願意出兵幫助劉備取下西川,就當是給劉備的嫁妝,到時候劉備得了西川把荊州還給東吳就行了。

實際周瑜是計劃著大軍西進經過荊州時,以借糧犒軍之名,突襲劉備,直接拿下荊州。

魯肅依了周瑜的計策,又掉轉船頭再往荊州而去。

三國時期雖然沒有現在的網際網路。

但各方諸侯勢力也會四處安插探子、細作,打探各方消息,掌握天下動向,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孫劉兩家上演了如此諸多戲碼,甚至周瑜為了誘騙諸葛亮,更是浩浩蕩蕩,拔動了水陸五萬大軍要過荊州向西川進發。

西川派出來的探子,必定早就向上匯報給劉璋了。

至於,後來周瑜計策被諸葛亮識破,堂堂東吳大都督,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郎竟然活生生地被諸葛亮三氣而死。

這前後經過,荊州、東吳各地必定茶餘飯後人口相傳,劉備對西川的意圖豈不是天下皆知!

所謂防人之心不可。

劉璋知道了劉備的意圖,日後又怎麼會引狼入室,邀請劉備帶兵入川呢?就算是劉璋邀請,劉備心有所圖,孤軍入川就不擔心被劉璋瓮中捉鱉嗎?

所以,《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和魯肅、諸葛亮和周瑜圍繞著荊州歸屬展開一系列的鬥智鬥勇,內容雖然精彩無比,但存在巨大的漏洞,這個漏洞使得日後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在常理上站不住腳,也不合乎邏輯。

(此為原創作品,禁止任何抄襲或剽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哭」出來的江山

《三國演義了》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劉備的哭了,作為一個亂世英雄,整天哭哭啼啼,或許會讓人覺得失去英雄風範,可是哭也是一種智慧,劉備以「哭」保荊州就是最好的例子。赤壁大戰後,劉備按諸葛亮的安排,...

《三國演義》中最不靠譜的計策

在《三國演義》中,所謂的荊州是有九座大城市構成,被稱為荊襄九郡。九郡當中,江夏郡為劉琦占據,南郡、襄陽郡、荊州城在曹仁和周瑜大戰的時候,被諸葛亮用計竊取。南陽郡為曹操占據。剩下的四個大郡:零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