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閱讀500本書的他說:想要高效讀完一本書?2小時就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聽了一個關於讀書的講座,覺得受益匪淺,在這裡將內容整理成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經常和身邊的朋友聊天,發現大部分人讀書有三大困難

1、讀書慢

2、讀不進去

3、讀完記不住

我們需要走出讀書的兩大誤區

一、不要用看教材的思維去讀書。

很多成年人讀書還延續著上學時代看教材一樣的觀念,覺得如果不把每個知識點都消化吸收,就對不起這本書,這種讀書觀念對成年人來說很不可取,看教材是為了考試,因為你不知道要考哪裡,所以每一頁都要看。

成年人看書是為了致用,不用對一本書死磕,結果看的慢就生氣,看的慢就不想看,不想看就看的更慢,一本書里哪怕只有一行字對你有用,成年人看書一定要擺脫學生思維那麼這本書就值了。

致用:

1、對思考有用,書中心觀點對你的思考有啟發,開拓你的額眼界,糾正你之前對某個觀點的誤解,書中有一百個觀點,即使有九十九個你都知道,只要有一個新觀點讓你有所收穫,那就值了。

2、對行動有用:成年讀書多半是為了學習技能,指導自己的工作,一本書對你將來的行動有知指導作用,就是好書,看到新的觀點和方法,經過一番思考,這本書對我們工作就有了知道意義。

二、不要為了省時間而不做筆記

不少人看書時不喜歡做筆記,他們認為本來看的就慢,再做筆記不就更慢了?反正做了也不看,不如不做。

讀書不做筆記是很多人讀了記不住的重大原因,我們看了書過幾天就忘了,完全不記得自己都看了什麼,是因為我們不做筆記。

讀書就像吃飯,大部分時間,我們讀書就是信息輸入的過程,記筆記就是輸出知識消化的過程,一股腦灌進去的知識,如果不消化,那並不真正屬於我們,吃了不消化,等於白痴,不但不吸收還傷了胃

我們應該把做筆記當做一種習慣,當做讀書的一部分,看到書中某一段,這個知識不知道,這個觀點很新奇,記下來,看到書中介紹的一個方法很好,就記下來,想想自己以前有沒有用過類似的方法,將來如何用這個方法來優化自己的工作和學習,這些都是思考。

我們在吸收知識的過程當中也在創造新的知識,而就在創造新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消化掉了書中學到的的知識,做到真正的為我所用

萬維剛老師非常強調做筆記的重要,他把人讀書的過程比作從內存到硬碟的一個固化的過程,看書不做筆記,看的很快,看完也感覺自己記住了,但是沒過幾天,全忘了,一點印象也沒有,這是因為知識的記憶是有一個過程,你以為你記住了,其實他只是存在了你的緩存中,而沒有固化到你的硬碟里,結果吃了幾頓飯,睡了幾覺,內存全都沒有了。

所以做筆記不單單是思考的過程,也是鞏固印象的過程。

我們需要用記筆記的過程,將只是固話到大腦這個硬碟里。

提高讀書效率的四個技巧

1、主題式對比讀書法

書對比著讀更省勁,有的人買書很「摳門」,當然了,看書更「摳門」。

就是說,一本書看了十天半個月,還沒看完,效率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和找不到重點,屢不清脈絡也有關係。

當你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時,你也不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可以忽視掉。

這個時候你可以試一試主題式對比讀書法。

舉個例子,假如你要學習怎麼做PPT,最好在市面買最暢銷的十本關於PPT製作的書回來看,圍繞PPT的主題,十本書對比著看。

先了解十本書的大概,如果十本書中,有八本書都講到了同一個問題,例如:PPT製作的視覺化的思維。

那麼它肯定是PPT學習的一個重中之重。

當我們找到了重點,在集中火力學習。

這個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主題式對比度書法,不僅讓我們快速的找到重點,還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大量的重複的無意義的閱讀,很多講PPT的書,其實方法和原則都是大同小異的,甚至舉的例子都差不多。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一本一本的看,我們只需要找到最經典的案例,然後認真研究就可以了。

2、重視目錄

我們要高度重視目錄的作用。

很多人看書並不是很注重目錄,即使看也是大概用眼一掃就完事了。

這樣的問題就是,不認真研究目錄,我們就無法對整本書的內容有快速的把握,結果讀書沒有方向,麼有側重,效率自然也就不高。

目錄是什麼?目錄就是一本書的綱要。

集中的體現了一本書的思路,邏輯,詳略輕重,作者怎麼想,怎麼構思,我們可以通過目錄可以了解個大概,所以用好目錄很重要。

當我們拿到一本書時,先不要急著看正文,要好好的看一下目錄。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什麼?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些觀點,章與章之間有哪些聯繫,哪一章是重點?哪一張你之前就知道?哪一張你很感興趣?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再去看書,那麼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所側重,甚至可以不按順序,挑著讀。

另一點,目錄可以讓我們在看是讀之前就訂好策略,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復盤這本書。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讀到一個章節,就把這個章節的關鍵詞寫在目錄的旁邊,這個關鍵詞包括這個章節的核心知識點,以前沒聽說過的新知識點,非常感興趣的點,以及讀書時的所思所想,不用長篇大論,知己幾個關鍵詞,能夠起到提示的作用就可以了。

這時當我們把整本書讀完之後再翻看目錄,我們就會發現僅靠目錄和關鍵詞,就能復盤整本書,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讀書效率。

很多朋友說讀書記不住,讀完了也忘完了,這些朋友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這就是目錄讀書法。

3、控制節奏和注意力

我們說話講節奏,跑步講節奏,讀書一樣將節奏。

一本書中可能有一部分是精華,另一部分是廢話。

如果我們平均非配時間,這肯定是一種浪費,同時也不利於我們吸取書的精華。

所以控制節奏就需要我們在精華的部分慢下來,花一點時間細細的去品位去研究。

廢話的部分快起來,一眼帶過。

控制節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注意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從開始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不斷的衰退,普通人可能保持十分鐘的專注都很困難,況且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注意力集中是一個非常稀缺的能力。

所以我們必須把最好的那部分注意力分配給書中最精華的那一部分,而不是浪費在無聊無用的廢話上面。

那麼如何區分一本書的精華和廢話呢?一般情況下,序言和目錄都是一本書的精華。

序言會介紹一本書的寫作初衷和核心思想,它直接影響你下決定是否要看這本書。

目錄是一本書的總綱要,它體現了整本書的框架和邏輯,好好的細讀目錄,可以讓我們在第一時間快速的了解這本書。

如果你看了序言和目錄,發現沒有一個地方能夠激起你閱讀的興趣,那說明這個本書很大可能不是你的菜。

另外,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和興趣點不一樣,所以一本書的精華也因人而異。

我不建議拿起一本書就從頭到尾的看,而是從你最感興趣的那一章開始,如果最感興趣的那一張都讀不下去,那你可以直接和這本書說拜拜了。

4、帶著問題讀書

首先,帶著問題讀書,更容易有的放矢,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看書如果沒有目的性,很容易犯困,看著書上密密麻麻的字,一會就讀暈了。

可帶著問題去讀書呢,我們可以快速的提取書中的信息,麼有用的就快速的跳過去了,跟問題相關的就放慢節奏,這樣不僅讀書的速度提上去了,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也解決了。

其次,帶著問題去讀書,能讓我們更容易發現讀書的價值,更可以堅定自己持續讀書的決心,一本書讀完,發現自己什麼也沒有記住,什麼收穫也麼有,就很容易灰心喪氣,而當讀書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讀書的價值,就會慢慢的喜歡上看書,養成持續讀書的習慣。

最後,帶著問題讀書,可以幫我們快速的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事先一定會經過一個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調動我們已有的只是儲備,當我們讀完了一本書,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個過程中,我們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並把它放在我們的知識儲備庫里,這樣日積月累,我們就會搭建起屬於我們自己的知識大廈,最終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當我們的只是體系形成後,我們的理解能力,讀書效率,都會有一個跨越式的提升,因為大廈已經建成了,再讀的書,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小修小補,這個自然就駕輕就熟。

當然了,我們有可能會遇到顛覆我們世界觀的好書,奇書,導致我們的知識體系可能需要推倒重建,這是一個跨越式的進階,不過在我看來,這更是人生的一次機遇,當我們的世界觀大廈建成之後如果機緣巧合能夠再次推倒重建,那絕對是一次鳳凰涅槃的經歷,是人生的一個極大的幸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正的讀書,沒有書,只有筆記!

新房中,特地為自己留了一個房間,作為書房。配上書櫃、書桌、沙發、茶几。媳婦問我:你有多少書啊?我想了一下:沒多少。這是實話,我雖然讀了一些書,但卻沒有留下多少。大學畢業時,特地去廢品收購站,花了...

10分鐘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

今天小V給大家分享的課程是戰隼老師(知識管理專家)的「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參考閱讀時間:5min閱讀方法論心得實踐分享:怎樣把閱讀轉化為能力關於閱讀,我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如何選擇最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