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營眾多謀士,曹操為何最信任郭嘉?他的特長,其他人萬不能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07年,曹操在官渡之戰取勝後,以勢如破竹之勢,統一了河北、河南、山東、兩淮之地,卻在征討烏桓的白狼山之戰時,失去了他極信任的謀士郭嘉

接著曹操又兵不血刃收取荊襄,當陽之戰虎豹騎急襲,將劉備打得丟盔棄甲,此時勢力之強,甚至已經超過了光武帝劉秀稱帝之時。

在當時絕大多數人看來,曹操統一天下已成定局,至多不過兩三年內,如關中韓馬,漢中張魯,益州劉璋等,就就得一一拱手而降了。

賈詡提出了先穩定荊州,安撫百姓,穩定人心,不要急下江東的建議,曹操無奈不聽。

程昱認為孫權必定和劉備合力抗曹,曹操又不信。

賈詡

賈詡:【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太祖不從,軍遂無利。

程昱:【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

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

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

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

」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

結果赤壁大敗,收服的荊州水軍六七萬人被殲滅,隨後南郡大戰一年又以失敗告終,被迫放棄荊州大部分地區,退保襄樊。

曹操在有生之年統一中國的夢想,就此破滅。

曹操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眾謀士:……

曹操與郭嘉

夷陵之戰前,趙雲力諫劉備伐吳之戰必然時日長久,相持不下,倒不如趁曹操新死,曹丕篡位,人心不穩時急攻關中。

黃權也認為東吳水軍順流,蜀軍進易退難,不如自己為先鋒先行,劉備坐鎮後方。

趙云:【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

」先主不聽,遂東征。

黃權:【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先主不從。

無奈劉備一意孤行,招致大敗,四萬中軍精銳全軍覆沒,沙摩柯部武陵蠻軍一萬人同樣全滅,黃權部江北軍兩萬人投靠曹魏。

劉備自己亦因兵敗慚恨,一命歸天。

新生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註定了蜀漢從此先天不足、偏安一隅。

諸葛亮亦痛惜不已:【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以為法正若在,則必能規勸劉備,蜀漢必無此敗。

那麼,曹操以為若郭嘉不死,自己赤壁之戰不會敗;諸葛亮以為法正不死,劉備夷陵之戰不輸,是否正確呢?

賈詡&程昱:受傷害……

趙雲&黃權:很無奈……

客觀地說,曹操、諸葛亮之言,皆非事後把逝者拖出來推卸責任,而亦可算是某種程度的實事求是。

作為謀士或下屬,最難能可貴的,從來並非提出正確的建議;而是有足夠說服力,讓君主聽從你的正確建議。

魏之郭嘉、蜀之法正,恰恰就是能讓曹操、劉備聽取正確建議的那個人。

這點上,賈詡程昱、趙雲黃權皆不能及,因此他們雖在前有先見之明的智慧,可是對君主和本方政權而言,意見不能被採納,等於全無用處,只能眼睜睜坐視大軍兵敗,自己預見變為現實。

另一個鮮明例子是劉曄,他勸說曹操奪取漢中後,飛速出兵攻蜀,否則等到諸葛亮等人抓緊時間穩定人心,據守險要關隘,那日後就再難攻取。

劉曄

曹操不聽,反而說什麼「人心苦不知足,得隴望蜀」。

結果事後方知,此時蜀地人心惶惶,劉備日日殺人亦不能安定人心,令曹操追悔不已,錯失了將蜀漢政權扼殺於搖籃的機會。

夷陵大戰,吳蜀大軍相持一年,劉曄又勸曹丕乘虛南下,攻滅東吳,曹丕卻滿足孫權表面稱臣,同樣不聽。

等到陸遜大破劉備,孫權志得意滿,拒絕讓自己兒子當人質了。

曹丕憤然攻吳,劉曄以為吳軍新勝之師,士氣如虹,又有長江天險,倉促進攻必敗,曹丕再次不聽,三路伐吳慘敗而歸,最後感慨「天生長江、地分南北」,從此也絕了一統天下的念頭。

劉曄洞察先機,料事如神,而曹操、曹丕父子卻多次拒絕他的正確建議,其中一個隱藏緣由,就是他身為光武帝劉秀的嫡系子孫,是正宗的東漢宗室,比劉備這個西漢皇帝的遠支宗親,離皇室血脈更近得多。

如漢獻帝的父親漢靈帝,原本也只是東漢第三任皇帝漢章帝的玄孫,當皇帝絕嗣時就被選為皇帝了。

袁紹看中並一度想要擁立為帝的幽州牧劉虞,若論血脈也和劉曄一樣,都是光武帝之子的後裔。

如果漢獻帝持續和曹操對抗,不肯屈服,漢靈帝這支繼承權被廢黜的話,「曹丞相說了,你劉曄劉子揚來當這個大漢皇帝」,都未必便不可能。

所以劉曄這樣的敏感身份放在新朝,能參與軍國大事,已經算曹操父子有氣度了。

他的戰略洞察力未必在早逝的郭嘉之下,卻永遠難得曹氏父子全盤信任,也是人之常情。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是否真有立刻以武力征服江東,完成統一的計劃?只怕未必。

他連荊州也才剛剛到手,遠談不上統治鞏固。

因此《程昱傳》里表彰程昱有認為孫權聯合劉備反曹的先見之明,亦等於說曹營其他智者,包括荀彧荀攸在內,包括曹操本人在內,都一廂情願認為孫權一經威嚇,便會和公孫康殺二袁一樣,殺了劉備這個頭號反賊,獻其首以歸附中樞,才對此盲目樂觀。

曹操的本傳《三國志·武帝紀》談及赤壁之戰,之所以只提「與備戰」,不提周瑜和東吳軍,說白了正是此時信息不對稱,曹操只是虛言恫嚇,並沒有當真以孫權為對手,臨到戰前,作戰目標僅僅是劉備軍。

可見其已陷入信息迷霧,對孫劉聯盟更一無所知。

考慮到郭嘉竟能精準預言孫策之死,對孫策個人性格作風的分析也言出必中,推測他在江東必有一個可靠的情報來源,亦不足奇。

軍師祭酒:郭嘉

曹操赤壁戰後大為懊悔,痛惜郭嘉早逝,正是萬萬沒想到孫權是吃軟不吃硬的人,虛言恫嚇「會獵江東」,卻起了反作用。

其後曹操主力和孫權糾纏十年,在淮南地區多次大戰,對雙方都是得不償失,反讓劉備趁機西進做大,終令天下三分,數十年後方得一統。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梁棟傾。

是以,若郭嘉不死,對他言聽計從的曹操便肯定不會誤判形勢,而是從容布置,徐徐推進,既無赤壁之敗,則無論孔明周瑜如何天縱奇才,也是無力回天,劉備孫權也只能引頸就戮了。

如果曹魏王朝早早一統天下,又何來司馬篡政,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因此,從207年郭嘉去世,到220年曹操歸天,曹操每當有事舉棋不定,便懷念起郭嘉在世時的運籌帷幄,也就在情理中了。

惜哉,奉孝!痛哉,魏武!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關注狐狸的微信公眾號:狐言論史huyanls1012)。

和您分享感興趣的歷史、小說、影視話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強謀士一覽 得一便可得天下

作者:wikking,微信公眾號:大草學地,禁止轉載第十名 小毒士——程昱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人,三國魏國名臣。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後跟隨曹操於兗州,封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

倘若奉孝不死,曹操能統一天下嗎?

建安十三年,曹操已經先後擊敗呂布、袁術、張繡、袁紹等,又北征烏丸掃平邊患,聲勢之大,天下無人能及。西涼馬騰入朝參拜,西蜀劉璋派遣使者通好請求歸降。曹操又接受荀彧的建議輕兵以向宛城葉城,恰逢劉表病...

曹操的謀士有哪些 曹操的謀士中哪個厲害

曹操的一生其實是非常注重賢士的,因為他門下的不管文武赫赫有名的就有很多,許多受人歡迎的三國歷史人物就是在曹操的門下。曹操能統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權都是靠這些謀士在背後為曹操策劃,那麼曹操的謀士都有...

曹操麾下十大謀士排名, 第一名不是郭嘉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政治上的主動,同時推行唯才是舉的人才選拔制度,意思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如何,也不管你私德口碑好不好,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提拔和重用,所以當時天下人才投奔曹操的最多,也使得...

三國時期最強20位謀士排行榜!

第二十名:徐庶   初仕劉備,後成為曹操的部下。徐庶與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和本郡人石廣元同稱為四大名士。徐庶幼年愛擊劍,行俠丈義,常以仁俠自居,他替人鳴不平,將人殺死後逃跑,後被官兵捕獲,...

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謀士們都在做些什麼?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戰役,直接造成了三國局面的形成。當時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兵力強盛,統一中國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絕對優勢的時候卻遭到失敗,不能不讓人惋惜。被諸葛亮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