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為什麼推薦臥龍鳳雛,自己卻不出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徽一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道盡了多少智慧。

要怎麼搞營銷,怎麼推薦人才,我想,都可以向司馬徽學習。

那麼司馬徽為什麼只是推薦人才,而不是自己出山呢?我想這方面的解讀很多。

也許是司馬徽懶於俗務,也許是司馬徽有識人之才,無經略之才,也許是司馬徽理論一流,實踐不行,再也許是司馬徽看透了結局,不想做無謂的爭取。

不管怎麼說,司馬徽自稱「水鏡先生」,這其中就蘊含著他的志向。

水原色是清的,但可以受影響而變色變渾濁。

鏡可照他人,也可照自身。

說明司馬徽無論對時局還是人生,抑或天理,有自己很好的認識。

荊州這麼多人才,為什麼司馬徽只是推薦臥龍鳳雛?最重要的是因為司馬徽不希望漢朝徹底滅亡,臥龍也好,鳳雛也罷,都心存漢室。

他們出來,好歹可以讓漢朝的旗幟飄揚下去。

與司馬徽遊歷的對象,其實是荊州非常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既不是官方,也不是民間,但他們也擁有巨大的資源,足以改變局勢。

我認為司馬徽其實是荊州的第三種生態。

劉備能夠結識司馬徽,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是三國第一伯樂?緣何他不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難免鬱郁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那麼,誰是三國第一伯樂?司馬徽也,時人稱為水鏡先生,史稱其...

漢末三國的名士雅號

漢末三國的年代,評議之風盛行。當時政府靠「察舉制」選拔人才,顧名思義,就是考察個人的品德才能再由地方官員舉薦。但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播更慢,地方官員也不會天天去走街串巷轉悠找人才,他又怎麼知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