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相——管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管仲的言論見《國語·齊語》。
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
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
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
一年後,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
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儘快趕回國內奪取君位。
管仲為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製衣帶鉤上。
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助下搶先回國,登上君位。
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桓公即位,設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
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
桓公接受了建議,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
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
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鄰、先內後外、待時而動的治國求霸之策,而桓公未聽其言,於次年輕率攻魯,在長勺之戰中被魯軍擊敗。
戰後,為使齊國儘快富強起來,達到民足、國富、兵強,管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經濟方面,他強調「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認為國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與經濟是否發展密切相關。
他廢除了齊國仍保留的公田制,實行按土地肥瘠定賦稅輕重的土地稅收政策,使賦稅趨於合理,提高了人民生產的積極性。
設鹽官煮鹽,設鐵官制農具,發展漁業,由國家鑄造錢幣調節物價,推動商品流通;鼓勵商民與境外的貿易。
齊國的經濟得到很快發展。
在政治方面,整頓行政區劃和機構。
把國都劃分為21個鄉。
其中工商鄉6個,鄉民專營本業,不服兵役,農鄉15個,鄉民平時種田,戰時當兵。
國都以外劃分為邑、卒、鄉、縣,均設官員管理。
10縣為1屬,全國共有5屬,設5位大夫管理。
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國君報告屬內情況。
這就形成了對全國的統治。
在軍事方面,管仲認為兵在精不在多,強調寓兵於農,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軍隊組織緊密結合起來。
在農鄉,5家為1軌,10軌為1里,4里為1連,10連為1鄉,5鄉為1軍。
每家出1人當兵,1軍為l萬人。
全國有3軍,國君自率1軍,二位上卿各率1軍。
每年春秋通過狩獵訓練軍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齊國由於管仲實行改革,很快強盛起來。
管仲又向齊桓公提出了實現在中原稱霸的謀略,即「尊王攘夷」。
所謂「尊王」,就是擁護周王室。
那時,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國互相爭戰。
首先舉起尊王的旗幟,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順地得到盟主的地位。
所謂「攘夷」,是指當時我國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國爭戰之機內侵,對各國造成嚴重威脅,領頭伐夷就能得到各國的擁戴。
齊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
齊桓公會同各諸侯國擁立太子鄭為天子,這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即位後,派人送祭肉給桓公以示嘉獎。
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諸侯國會盟,舉行受賜典禮,並依據管仲的建議,訂立了盟約。
至此,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先後主持了三次武裝會盟、六次和平會盟,還輔助王室一次,史稱「九會諸侯,一匡天下」,成為公認的霸主。
管仲為創立霸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因有殊勛於齊,被桓公尊為仲父。
更多精彩,請下載「學習安徽」APP
春秋首霸齊桓公,最終卻因昏聵活活餓死
隨著西周豐鎬二京被遊牧部落犬戎洗劫,諸侯們打退了犬戎之後,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後就回各自的封國了。平王東遷都到洛邑,並沒有遷徙豐、鎬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國的時候,只能依靠...
曹操歌詠他為五霸之首——齊恆公
曹操《短歌行》有言:「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詩中說,齊桓公...
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
管仲——還原一個千古名相的人生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齊國穎上(今安微穎上)人,史稱管子。管仲相齊四十年,是著稱於世的賢相,齊國就是因為他,才威震諸侯,成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這等偉業,與遇到鮑叔牙這個好朋友密不可分。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其中管仲是誰?這個人到底多有牛?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統率80萬大軍南征,諸葛亮出使東吳做連吳抗曹的說客,於是有了一段「舌戰群儒」的歷史佳話。張昭對諸葛亮說:我張昭是江東一個很不起眼的讀書人,聽說孔明先生在隆中的時候,將自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