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人都知道空城計,《三國演義》使得它家喻戶曉,不管空城計是不是諸葛亮的發明,到底使用沒有使用過。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場諸葛亮對司馬懿的鬥智,司馬懿都是輸家,諸葛亮都是贏家 。


但是並不真的是這樣,空城計中誰是輸家誰是贏家,還需要還得好好想想。

這兩個人都是足智多謀中的高手。

但是,諸葛亮是人臣的智慧,司馬懿是人主的智慧。

用現代語言來講,諸葛亮是打工仔的智慧;司馬懿是老闆的智慧。

諸葛亮在馬謖失街亭之後被迫演出空城計,其膽識才情已經為人所知。

但是司馬懿面對空城,猶豫不進,是真的膽怯嗎?如果真的是膽怯,那就太低估一個有雄心的將軍的謀略了。

據史書記載,當年一開始,司馬懿不願意再曹操手下供職,但是曹操威脅他的生命,沒有辦法。

但是後來,他用自己的才幹,慢慢控制了軍隊,形成了自己的班底。

所以一個形心逐漸膨脹,欲得天下的人,怎麼會拿自己的性命冒險,進一座疑雲密布的城池呢?

第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功臣死;」這樣的故事司馬懿知道的太多了,他當時已經取得了局部勝利,沒必要為了趕盡殺絕而冒險。

第二,比人主玩的「飛鳥盡,良弓藏」更絕的是,人臣在這場倖存者的遊戲麗,也會打出一張牌,叫做「養寇自重」,防止曹操在自己把諸葛亮滅了之後把自己滅了。

而司馬懿用了這招讓曹氏家族先竊取天下,而被司馬懿家族搞得雞犬不寧。

而當時在白帝城的時候,劉備託付諸葛亮說:如果自己孩子不行,你就取而代之。

但是諸葛亮沒有那個雄心壯志,他自己的人生定位早就已經定好了,所以在實際上,諸葛亮參與營造蜀國的事業失敗了,文化上必然把他弄成贏家,不僅是道德贏家,而且還是軍事贏家。

然而歷史又是極其真實的。

誰笑到了最後?誰是最後的贏家?是司馬家族。

而輸家又是誰呢?是那些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百姓們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司馬懿當真不敢進去嗎?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裡面膾炙人口的故事,空城一曲真絕唱,千載誰堪伯仲間。那麼面對一人一琴一城,司馬懿就真的真的這麼膽小甚微?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最近很火的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我覺得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