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舉薦關羽為漢壽亭侯,為何離開曹營後,關羽仍自稱漢壽亭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有網友提問:經過曹操的舉薦,關羽獲封「漢壽亭侯」。

按說曹劉兩家本是對手,關羽為什麼千里走單騎離開曹操後,仍以漢壽亭侯自居?這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1、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

關羽,漢壽亭侯,死後追封「壯繆侯」;張飛,先封新亭侯,後封西鄉侯;馬超,先封都亭侯,後封阨鄉侯;黃忠,封關內侯,死後追封「剛侯」;趙雲,封永昌亭侯;死後追封「順平侯」。

劉備的五虎上將

需要說明的是: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從亭侯開始起步的;張飛、馬超在蜀漢立國後提升一級為鄉侯;黃忠至死只是關內侯,趙雲至死只是個亭侯,他們二人死後追封的只是諡號爵位,沒有實質意義;關羽、馬超的亭侯均是東漢朝廷冊封的。

2、關羽的亭侯爵位其實不低

按照漢制,軍中侯爵以小到大依次為:關內侯、亭侯、鄉侯、縣侯。

在漢朝,通過軍功獲封其實非常難,飛將軍李廣終其一生沒有封侯,其子李敢霍去病出戰,出生入死獲封關內侯;曹操的祖父曹騰,則是漢桓帝時獲封的費亭侯。

關內侯、亭侯的門檻相對較低,而鄉侯、縣侯若非皇帝格外賞識或建有奇功,是非常難以獲得的。

因此關羽獲得的亭侯,爵位其實不低。

而且和張飛、趙雲、黃忠不一樣,這些人的爵位是由劉備蜀漢政權冊封的,關羽的爵位是在朝廷皇帝那裡「備案」的。

關羽的亭侯爵位其實不低

關羽千里走單騎離開曹操後,仍以漢壽亭侯自居,其實與蜀漢政權的立國之本一脈相承的,即忠漢、忠君,用的是漢朝皇帝的冊封。

雖然有曹操的舉薦,但授爵的是漢朝皇帝,跟曹操並沒有關係。

3、關羽為何被追封「壯繆侯」

關羽死後被追封「壯繆侯」。

關於「繆」的讀音,自古就引發了很多爭議,並直接影響到這個諡號是丑諡、惡諡還是好諡的判斷。

持正面看法的人認為,「繆」與「穆」音同甚至就是同一個字,而「布德執以曰穆,中情見貌曰穆」,推行道德而主持正義叫「穆」,內心所想表露於外叫「穆」。

持反面看法的認為,「繆」雖為多音字,但均不讀「穆」字音,正確讀音為miù,而名與實爽曰繆,就是名與實不相符叫「繆」。

關羽為何被追封「壯繆侯」

根據記載,周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有大功,死後安葬時周王朝制定了諡號法則。

這個法則被後朝後代所沿襲,其中對於「穆」、「繆」均有明確的解釋和說明。

關羽的「壯繆侯」稱呼,真實反映了劉備和蜀漢文官武將對關羽的評價。

其實,直到明朝之前並沒有人認為不妥。

但明清兩代,關羽被推崇備至直至神化,按照國人的習慣,既然「武聖」都是「聖人」了,就應該沒有任何缺點,應該是完人,因此對於「繆」字的解讀開始推陳出新,並推翻了前人的說法。

圖據網絡,文為指動濟南原創,轉載請註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的後代為什麼要這樣貶低關羽?

關羽,蜀漢名將,後世的「武聖人。」關羽作為三國時代的著名人物,遭人深入人心,為人熟知,尤其是他與劉備的君臣兄弟情誼,更是流傳千古,為人津津樂道。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關羽兵敗身死之後,劉備的後...

關羽「漢壽亭侯」的封號,許多人竟誤讀至今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鮮明豐富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而深受國內乃至海外華人的喜愛,而關羽關雲長因其武勇和忠義成為最受歡迎的三國人物之一,後世更給予武聖的尊號,民間尊稱「關...

劉備父子為何唯獨沒有給關羽封侯?

東漢末年,天下紛爭,群雄並起。身為是漢朝宗親,中山靖王劉勝後代的劉備和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後劉備又得諸葛亮、趙雲、馬超等文臣武將的輔佐而建立蜀漢,與曹魏、東吳成三國鼎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