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歷史!太原還出過一個遺臭萬年的兒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太原出皇帝,其中有很多流芳百世的皇帝,比如趙簡子、趙襄子、漢文帝劉恆、李淵、李世民等等,但也出了不少遺臭萬年的皇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留下了千古罵名的「兒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出生於山西太原西南,太原汾陽里,沙陀族人,在家中排行老二。
自小話很少,但是酷愛兵法,立志成為一名勇將,長大後的石敬瑭善於騎射,驍勇善戰,受到代州刺史李嗣源的器重,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後來又受到李存勖的青睞,將他調往軍中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號稱「三討軍」,將他視為自己的心腹大將。
年輕的石敬瑭很懂得感恩,多次救李嗣源、李存勖於危難之中。
李嗣源的稱帝石敬瑭功不可沒,雖然李嗣源對李存勖並無二心,但當時的局勢,石敬瑭還是勸李嗣源要順應時勢,稱帝是上策。
於是,李嗣源稱帝後,石敬瑭加官進爵,但沒多久,李嗣源病死,李從厚繼位,李從珂因此發動了岐陽兵變,使李從厚派去鎮壓他的將士歸降於他,然後領兵殺向洛陽。
石敬瑭看局勢已定,就將李從厚的隨從全都殺死,然後將李從厚幽禁起來,去向李從珂請功。
但是李從珂並不信任他,處處猜忌於他,無奈,就決定反了。
反了之後,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知道自己寡不敵眾,於是向契丹請求救援,契丹王耶律德光獅子大開口,除了要求石敬瑭在奪取政權後向契丹稱臣之外,還要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石敬瑭的屬下紛紛勸阻,但石敬瑭稱帝心切,照單全收,而且還認了比他小11歲的耶律德光為父親。
這才在契丹的幫助下,滅了後唐,定都汴梁,改國號為「晉」。
但這個兒皇帝豈是那麼容易當的,每天戰戰兢兢,生怕得罪父皇帝。
後來吐谷渾部和契丹矛盾加深,他夾在中間很是難做。
抱著對這個兒皇帝歷史的好奇心理,我在轉轉上淘了本《殘唐五代史》查閱了一下那段史料,竟然發現他的晚年甚是猜忌,不喜士人,專任宦官。
吏治腐敗,朝綱紊亂,以至民怨四起。
於是石敬瑭憂鬱成疾,於51歲離開人世,真是可悲啊!
縱觀石敬瑭的一生,年輕時驍勇善戰,受重視受尊重,後來為了稱帝,做出了遺臭萬年的事情,時至今天,仍被世人恥笑。
此人一心為百姓著想,歷任皇帝都委以重任,司馬光卻罵他是奸臣
今天要講的這位主人公,身處亂世,經歷奇特。他一生歷仕四朝十位皇帝,而且能被歷任皇帝都委以重任,始終擔任將相、三公這樣的高位,把整整一個時代都串了起來,實屬罕見。他的名字叫馮道。
宋朝319年的罪人――石敬瑭
石敬瑭,別稱兒皇帝,五代十國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曾幫助李嗣源登基,經營河東,衝鋒陷陣,戰功卓著。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以兒國自稱,在契丹幫助下大敗後唐軍隊,建立後晉。後晉天福七年(942年)...
他為了當皇帝獻出了六分之一的土地,此舉危害中原數百年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也有好吃懶做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也有損人利己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草菅人命的人;有身懷民族大義的人,也有為了一己私慾置天下蒼生於不顧的人。前一種人,是民族...
古往今來誰是「天字一號」賣國賊
古往今來誰是「天字一號」賣國賊說起古往今來的「天字一號」賣國賊,一般人都會認為是明末的吳三桂或者抗戰時期的汪精衛。其實不然,古往今來真正的「天字一號」賣國賊就是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這是中國歷史上...
丟了幽雲十六州,除了石敬瑭,還有一個人要承擔責任
公元916年,河東之主李存勖與後梁名將劉鄩[xún]大戰於清平。李存勖的軍陣還沒列好,老辣的劉鄩就引兵掩殺過來,打得李存勖措手不及。眼看兵敗如山倒,當此情勢危急之時,河東軍一員驍將策馬而出,帶領...
頗具才能的石敬瑭為什麼在契丹人面前那麼軟,甘當兒皇帝?
石敬瑭(892年——942年),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
五代後晉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
石敬瑭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晉開國皇帝,就是晉高祖,出生在892年。也是原來後唐皇帝的女婿,手下擁有自己的軍隊,最終是藉助了契丹的軍事力量,讓自己坐上了皇位,成立後晉。因為得到契丹的軍隊,一度把他視...
石敬瑭為何被稱為「兒皇帝」?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是個在中國歷史上臭名遠揚的人,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而他的所謂「父皇帝」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卻還比他小10歲,這真是千古笑柄。然而,細觀歷史風雲變幻,這其中究竟傳達...
石敬瑭為何稱他為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是怎麼回事
五代十國,天下大動亂,」亂慌慌你方唱罷我登場「,君王就如走馬燈似的走過,無法給觀眾帶來絲毫印象,即使是一國之君也僅僅是比旁人稍稍多一點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讓後人記住的又有幾人?但是,五代中卻有一...
石敬瑭是誰 為何稱他為兒皇帝 割讓燕雲十六州是怎麼回事
五代十國,天下大動亂,」亂慌慌你方唱罷我登場「,君王就如走馬燈似的走過,無法帶給台下觀眾絲毫印象,即使是一國之君也僅僅是換得比旁人稍稍多一點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讓後人記住的又有幾人?但是,五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