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為什麼甘願當做「兒皇帝」甚至割去幽雲十六州其中有何隱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幽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也被稱為燕雲十六州或幽薊十六州大概範圍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北京天津的全境,十六州名字分別為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這十六個地方,在古代這片腹地有著天險之稱,易守難攻,若失去則中原之地即會完全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通過北宋的數次戰爭可以看出基本都和此地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北宋的衰變和滅亡也與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五代十國

北宋一朝一直希冀收復此地,因此宋太宗趙光義甚至還差點命喪高粱河,此後的百年間,宋朝一直受到北方契丹族的騷擾不能絕斷,可以講歷代北宋皇帝對失去此地的原因恨之入骨,但要提及這段燕雲被割讓的歷史我們不能不提及一個人,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石敬瑭,因為他的一個舉動導致了後來數百年中原王朝的不安寧,但當時為什麼會造成石敬瑭寧願這樣做也要割去幽雲十六州是否另有隱情呢?下面就帶大家來梳理一下這段塵封歷史的脈絡。

李存勖

唐末自黃巢起義後,大唐運勢衰頹,石敬瑭出生於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當只有15歲時的石敬瑭,唐朝即為朱溫所滅,自此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小時的石敬瑭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但是對兵法卻是情有獨鍾,特別是對戰國名將李牧和西漢初年的周亞夫崇拜有加,當成年後的石敬瑭被和李嗣源結上了姻親(李嗣源後來成為了後唐第二位皇帝)成為了他的乘龍快婿。

同時後唐開國者李存勖也對其讚賞有加讓石敬瑭統領三軍,並視其為心腹之人。

李嗣源紀念祠

石敬瑭驍勇善戰,多次救主,在一次李存勖和後梁的交戰中當時的梁將劉鄩偷襲李存勖差點將其活捉,而石敬瑭得到消息後親自率領十幾位衛兵進入敵營奮力殺敵,最後掩護了自己的主人李存勖撤退,事後李存勖對石敬瑭感恩戴德,並賜給他錢財物品,自此石敬瑭的名聲大振,除此之外石敬瑭還也多次在危機時刻就了自己的老丈人李嗣源,這使得後來登基後的李嗣源對其倍愛有加,同時為日後石敬瑭在後唐王朝中所占據的有利地位打下了基礎。

石敬瑭

李存勖於公元923年在褚將的擁戴下在魏州稱帝並改國號為「唐」史稱「後唐」,李存勖同時也成為了後唐的開國皇帝唐莊宗,不過這個根基不穩的王朝一直是四面楚歌,公元926年後唐同光四年,趙在禮在河北發生兵變時,李存勖遣派李嗣源招降,但是行進至河北魏州時,李嗣源的軍隊內部發生譁變,紛紛要求讓李嗣源登基稱帝,但此時的李嗣源猶豫不決,石敬瑭為岳父支招,說服其不要在軍變時刻還要再去效忠李存勖這樣只有死路一條。

最後李嗣源接受了石敬瑭的主意而領兵南下汴京,當打到汴州城下時李存勖後悔哀嘆一聲自己不能成大事後敗逃。

而就在同年李存勖在洛陽遭遇興教門之變最後落得身死他首的下場,李嗣源據此而趁機進入了洛陽,在那裡登基稱帝成為了後唐第二位皇帝並提拔石敬瑭為陝州府兵馬留後的官職。

石敬瑭(清)

石敬瑭對李嗣源稱帝有功,後被連升多級,並賜為「竭忠匡運寧國功臣」的名號,公元927年進爵為開國伯,後加為開國公,由此可見石敬瑭在李嗣源一朝的地位有多麼的高。

隨後幾年時間裡石敬瑭多次為後唐平叛內亂立下赫赫戰功,在當時的朝內功績可謂是無人能比,不過這樣功高蓋主的成績自然為日後遭到妒忌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後唐長興四年因契丹、突厥犯邊,石敬瑭被再次推到了戰場前線,唐明宗李嗣源親自為其踐行,然而此次的北上機會讓石敬瑭掌握了後唐河東地區的軍政大權為日後石敬瑭起兵稱帝做了很大的貢獻。

耶律德光

石敬瑭對唐明宗李嗣源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其實一開始他根本就沒有推唐建晉的想法,從李嗣源稱帝前後多次救主的事跡即可看出,但是天不遂人願,公元933年後唐長興四年李嗣源突然病故,剛登基的李從厚還沒能站穩腳跟即被李從珂發動兵諫逼宮,石敬瑭看到大勢已去順勢抓到了李從厚並且交給了李從珂邀功,可見此時的石敬瑭已經展現出了見風使舵的本領。

李從珂成功上位後先是任命石敬瑭為太原節度使、北京留守兼大同、彰國、威塞等軍藩悍馬步總管的職位,但是李從珂自始至終都不信任石敬瑭,並且將他作為自己的一個最大威脅時時提防。

後唐版圖

聰明絕頂的石敬瑭早已發現了李從珂要除掉自己的蛛絲馬跡,因此日夜擔慮,最後瘦的皮包骨頭,而石敬瑭妻子李氏(李嗣源的女兒)看到後趕緊向自己的母親曹太后求情,希望李從珂將石敬瑭放回去,曹太后雖然不是李從珂的親生母親但是他對曹太后一直敬重有加,同時看到石敬瑭如此模樣,感覺到不會有什麼威脅了就同意了曹太后的求情將石敬瑭放回了河東之地。

五代十國爭霸

石敬瑭回到河東後開始了推翻李從珂政權的準備,在多次試探李從珂對其是否有殺心的情況下,石敬瑭最後鐵心造反,公元936年後唐清泰三年的五月間,李從珂聽從了大臣薛文通的主意調動石敬瑭並趁機殺之,石敬瑭敏銳的感到了威脅,因此在接到詔書後假意服從,但李從珂多次催促讓其非常害怕,為了能夠活下來,他慌不擇路的去派了桑維翰勾結了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做了千古罵名的「兒皇帝」。

後晉版圖

石敬瑭故意逼怒李從珂並讓他交出皇位傳給李嗣源的親生兒子李從益,當時已經狗急跳牆的李從珂怎能同意,因此就下令罷免了石敬瑭的所有官職,甚至殺害了石敬瑭在京城的家眷老小,這讓石敬瑭徹底對後唐死了心,當兵至太原的時候,城外飛石滾滾,於此危機時刻他不得不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為了能夠保許自己謀的大位,石敬瑭竟然以「割讓幽雲十六州,進貢與向契丹稱臣當「兒皇帝」」為條件,就連劉知遠(後來的後漢高祖)都認為這樣的條件太過屈辱,但是石敬瑭在如此情形之下沒有辦法只能一意孤行。

契丹族

通過上面的史實可以看到,當時石敬瑭割燕雲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他不委曲求全的向耶律德光求救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李從珂在瞬間之下就會將河東之地的石敬瑭給滅掉了,而且在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石敬瑭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肯定也是希望能夠成就帝業,在遼朝人的支持下,石敬瑭大敗後唐軍隊,並在公元936年登基稱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後晉,而石敬瑭則成為了後晉高祖。

汴京復原模型

石敬瑭向比自己小十餘歲的耶律德光稱父親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同時這也成為了後世對其謾罵的把柄,而影響最深遠的則是石敬瑭丟掉了燕雲十六州自此契丹民族占領了長城一帶的戰略要地,丟掉燕雲的天然軍事屏障,而使契丹能夠很容易的通過快馬加鞭長驅直入到中原腹地,自此給黃河流域的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公元942年石敬瑭在憂鬱中病逝時年51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石敬瑭為何被稱為「兒皇帝」?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是個在中國歷史上臭名遠揚的人,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而他的所謂「父皇帝」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卻還比他小10歲,這真是千古笑柄。然而,細觀歷史風雲變幻,這其中究竟傳達...

五代十國之後晉

後晉(936年—94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起初建都洛陽,後遷都東京開封。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

五代十國(4):認準乾爹,前程無量

認乾爹這一套路可謂在娛樂圈舉不勝數,乾爹字面本是純義,可在當代它卻足足是個貶義,尤其在娛樂圈,為了自己名氣與前途都想找一個背景強大的靠山做乾爹。其實在五代十國,有一個人乾爹的鼻祖,他把認乾爹這層...

五代十國,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

大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後就開始沒落,藩鎮割據,亂世出英雄,這不是一句空話,今天的主人公雖然名聲不好,但也絕對是個有本事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石敬瑭,出生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太原汾陽里,家裡排行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