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時?司馬懿出山的時機又指的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什麼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司馬徽會說一句「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個「時」指的是什麼?為什麼曹操三請司馬懿,最後還是用了非常強硬的手段把司馬懿帶回,司馬懿是怎麼的害怕嗎?還是司馬懿覺得自己出山的時機已經到了?對司馬懿來說,他的時機又是什麼呢?
因劉備真正確立勢力地位時,曹操方面已經牢固占領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而且還是在各方面最有優勢的地區,無論人力、物力、地域資源都遠遠高於劉備勢力;司馬徽在諸葛亮追隨劉備時說「得其主而不得其時」,就是說這個形勢。
諸葛亮就好比千里馬,劉備及伯樂。
在劉備手下諸葛亮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施自己的報復。
因此說諸葛亮跟對了「隊伍」得其主。
但是在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之時,可以漢末的大局已定。
北方為曹操。
而在中國古代,不論是經濟、軍事還是政治都是北方為重。
天下三分已得其二。
即使劉備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再怎麼厲害,天下大局已定。
因此嘆息: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當初,是司馬徽最終說服他去輔佐劉備的,為的是不讓他真的成了一個「村夫」 他們也知道恢復漢室江山是不可能的 但是,老師也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打心眼裡不希望這樣一個曠世奇才就這樣的埋沒,雖然談不上是伯樂,但也是做為老師對學生的最大心愿吧!這樣,他「得其主」了。
而劉備的所謂的恢復「漢統」,根本也就談不上「得其時」,或者說是這個「時」已經不是「漢天下」了,這可能也是諸葛他個人的心態吧!在說,不能完成統一原因也根本不是「時」決定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大敗,退回北方後再次徵召司馬懿,這次司馬懿屁顛屁顛就答應出山了,史書上說的直接原因是「若復盤桓,便收之」,也就是曹操說了,還不乖乖的給我出山,我就收拾你。
司馬懿被嚇怕了,然後就出山了。
可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司馬懿並得不到曹操的信任。
也許是曹操有相人之術,也許是他對危險之人有天生的警覺性,或者是司馬懿出山還不痛快讓曹操所不喜,反正司馬懿就被冷處理了一段時間。
直到後來曹操要稱魏王,以荀彧為首的漢室忠臣堅決反對,司馬懿卻堅決站在了曹操一邊,在這之後,他才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後來司馬懿還勾搭上了曹丕,用手段幫曹丕拿下了世子之位,最後成了曹操的四大託孤重臣。
可司馬懿願意出山輔佐曹操,僅僅是因為被嚇到了嗎?顯然不是這麼簡單。
第一次徵召他的時候,曹操就懷疑他在作假,曾找刺客試探他,不過被司馬懿化解了。
那麼這次司馬懿也能感受到曹操對他的不滿,肯定能感受到曹操的怒氣,可是他就是不出山。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個人覺得這得從司馬懿考慮事情的出發點說起,他是世家子弟,所以他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首先想到的不是他自己,也不是國家社稷,而是他們家族的利益。
曹操在官渡之戰大敗袁紹,這是和司馬家族利益相衝突的,不是說司馬氏和袁氏有什麼勾當,而是曹操一直重用郭嘉這樣子的寒門子弟,有益的打壓世家的力量,這是司馬氏這樣子的世家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這個時候司馬懿是不會出山幫曹操來打壓世家的。
而曹操要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將權利利益集權到他手上,打壓世家是必然的選擇,而且擊敗袁氏這個天底下最大的世家後,又是他打壓世家的最好時機。
可是赤壁大敗後,曹操元氣大傷,連征討馬超都要考慮許久,其實就是他赤壁大敗後,傷了元氣,他已經沒有實力再發動一次大戰了。
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卻需要世家的支持,沒有世家的支持,他將寸步難行,單靠發動百姓屯田,甚至讓部隊都去軍屯,已經彌補不了他大敗後的創傷。
當時畢竟還是世家的天下,元氣大傷的曹操也不敢再打壓世家,不然世家聯合起來反對他的話,那他的江山就有被傾覆的危險。
曹操是想讓他曹家的人替漢而立國的,本來赤壁一戰如果大勝的話,他便可攜統一天下的曠世功勞直接讓漢獻帝禪位的。
現在敗了,那些依然支持漢室的世家,便有足夠的實力反對曹操稱帝。
所以這個時候曹操為了曹氏家族,就必須得到更多世家的支持,就不得不拿出一部分權利來做交易,而已司馬懿為首的司馬氏,就抓住了這次的機會,成為了曹操的堅定支持者,從而撈得了巨大的政治資本。
所以說司馬懿是天下絕頂聰明之人,是最會審時度勢的一代智者,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當對他有利的時機沒有出現時,他又是最能忍得住寂寞的人。
這樣的人,實在是聰明到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屢戰屢勝時曹操請不動司馬懿 為何赤壁大敗後司馬懿卻願意出山
自打黃巾起義到三國一統,廣義上的三國時期,出現了無數傑出的風流人物,而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氏,最終成為了這紛爭天下的最大贏家,三國歸晉,司馬懿的後人短暫的統一了江山。這其中,司馬懿的功勞是最大的。...
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他什麼時候出山最合時宜呢?
《三國演義》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司馬徽是比諸葛亮還要神化的人。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先生」,東漢末年襄陽名士,素以知人,育人,薦才著稱。那時人物品評成風,司馬徽是當代名士,不管誰找他品評,他都...
司馬徽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個「時」是什麼意思
《三國演義》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司馬徽是比諸葛亮還要神化的人。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先生」,東漢末年襄陽名士,素以知人,育人,薦才著稱。那時人物品評成風,司馬徽是當代名士,不管誰找他品評,他都...
三國智謀最牛排第一的人,不是郭嘉賈詡司馬懿,而是他!
有人說,在三國之中,特別是《三國演義》里,郭嘉是三國智謀中最牛的人,他料事如神,袁紹出擊官渡,曹操欲提傾國之兵與之決戰,但又恐怕後方的劉表和劉備偷襲,是郭嘉,獻計先定劉備,其餘人不足憂慮,一舉就...
三國時期最大的boss,他暗中掌控整個天下,連曹操都被玩弄於股掌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
三國最犀利的謀士:能夠看透諸葛亮!他若出山,還有曹操什麼事嘛
當大家都那麼說時,水鏡先生卻說:「 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l意思顯而易見,幾十年之後,水鏡先生的話成真了,諸葛亮最終還是壯志未酬。其智慧與視野可見一斑!如果水鏡先生出山,歷史會不會就此改變呢...
劉備落魄時,水鏡先生推薦諸葛亮,為何不推薦自己的侄子司馬懿?
漢朝末年,漢室衰微, 奸臣禍國,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當時可謂是人才輩出,有很多人名留青史,至於是非,立場不同,無法評判對錯,水鏡先生在給劉備推薦人才時,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孔明光復漢室,鞠躬盡瘁,到頭來徒勞無功,水鏡曾一言道破真相!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十常侍作亂,董卓把持朝政,百姓怨聲載道。劉備,為光復漢室,挽大廈之將傾,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揭竿而起,從新野彈丸之地,到收復荊州,進去西川,攻下漢中,自封漢中王,終成三分天下。
臥龍鳳雛,可安天下!但後面還有一句,令三國群雄哭笑不得!
司馬徽被人稱作水鏡先生,博學多識,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在公元198年,荊州牧劉表在襄陽設立學校的時候,司馬徽客居襄陽。當時有人對劉表說:「司馬徽是個稀世奇士,只是沒遇上知己。」於是,劉表...
為什麼水鏡先生只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卻不提「冢虎」司馬懿?
三國時代有許多非常有名的預言,如影響袁術一生的「代漢者,當途高」、如曹操做夢時候的「三馬同槽」!小編認為,對劉備來說,影響他最大的預言,莫過於當年匹馬躍檀溪,水鏡先生司馬徽對他說的:「臥龍鳳雛,...
司馬懿一生有兩大勁敵,一個壓得他喘不過氣,一個同他惺惺相惜
說到三國裡面的英雄人物,大家都能夠想到劉備的三個兄弟,這三個人在正統士大夫的眼中是「名門正派」。而說到曹操,人們比較喜歡說他是奸雄,曹操也承認世人對他的這種評價,曹操在三國中有多次大笑的場景,有...
三國時期,若此人出山,諸葛亮、龐統都得顫抖!
導讀:諸葛亮和龐統皆是《三國演義》中頂尖的謀士,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精通奇門遁甲、擅於內政;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擅於謀略,精通行兵布陣,出奇制勝。當時二人被譽為「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
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為什麼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三國演義中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是司馬徽和劉備的一番交談,因為徐庶剛被曹操「拐走」,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那司馬徽是怎麼介紹諸葛亮的呢?司馬徽說:孔明常常自比於管仲、樂毅,孔明的才能是不可估量...
三國隱藏最深的大boss,早已安排好一切,讓司馬家族成為大贏家
導讀: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起義,成了壓垮漢室的最後一根稻草。儘管後來起義被成功鎮壓,但朝廷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袁紹、劉表等人擁兵自重,漢室名存實亡。各勢力之間相互征伐,百姓民不聊生,有才之士...
三國幕後真正的推手,策劃了三國鼎立、晉朝建立
三國時代的奇人異士多不勝數,那誰才是三國期間最厲害的謀士呢?有人或許說是諸葛亮,諸葛亮神機妙算,是司馬懿,他智慧過人,心計城府最深,或是鬼才郭嘉,善用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