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忠義——洛陽關林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林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七公里的關林鎮,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望熊耳青黛,東傍伊水清流,是武聖關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國唯一的「林、廟、冢」合祀的古代經典建築,始建於漢代,重修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畝,現存明清殿宇廊廡150餘間。

後院還建有一清代石龍碑亭。



關冢始於漢末,如今綠草如蓋,高峻出塵,雖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

「關林翠柏」是「洛陽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蔥蘢回合,每當大雨急住乍晴之時,雲氣如煙,似裊裊香篆,悠悠繞冢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稱奇。

千百年來,關羽作為忠義化身、道德榜樣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敬仰。

他的「忠義仁勇」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由此形成的「關公信仰」這一特殊文化現象,已成為溝通海內外華人、親情的橋樑和紐帶。



關羽字雲長,東漢延熹三年(160年)生於河東解梁常平里(今山西運城常平村),19歲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並跟隨劉備轉戰南北,為匡復漢室立下汗馬功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起襄陽戰役,斬龐德,擒于禁,兵震朝野,孫權棄信義背叛孫劉聯盟,出兵偷襲荊州,關羽功虧一簣,退走麥城,突圍時在當陽西北臨沮被孫權部將潘璋、呂蒙虜獲殺害,大義歸天。

孫權恐劉備起兵尋仇,便將關羽首級連夜獻給當時在洛陽的曹操,企圖嫁禍於他。

曹操識破孫權計謀,敬重關公忠義,刻沉香木續為軀,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於關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墓出土青龍偃月刀是假的 宋代才有了偃月刀

早先,有人傳言關羽墓出土了青龍偃月刀,引起國內網友轟動,不過事實證明,這個消息是假的,關羽墓里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而且,考古人員和一些古學專家也明確的表示,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在真正的歷史...

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為何見死不救? 原因很簡單!

要說三國中那個人物最成功,有很多人會說司馬懿,因為司馬懿熬死了三國所有的高手,最後坐收漁翁之利,其實在關羽面前司馬懿這些都算不得什麼。這時候會有人想關羽不是下場每場慘嗎?敗走麥城身首異處,關羽雖...

原來關羽死後,被埋在了這些地方

關帝廟就是為了供奉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而興建的。關帝廟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與後人尊稱的「文聖人」孔夫子齊名,被人們稱之為武聖關公。 一座關帝聖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