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會被後人捧的如此高,不只是因為他的忠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研究《三國演義》,就不能不評述關羽這個重量級人物。

中國有文聖孔子,當然也有武聖,就是關羽關雲長。

細研《三國志》《蜀書》中的記載《關張馬黃趙傳》,總體評價關羽是中華兒女的奇男子,集炎黃子孫優秀品格之大成,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寫此書評。

一、關羽生平

關羽(公元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又被稱為美髯公、關公,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

東漢末年著名將領。

書載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手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和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在桃園三結義的大哥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

後來劉備、諸葛亮占領西蜀,留下關羽鎮守荊州。

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魏國,圍襄樊、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動。

但因江東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殺害於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

關羽死後,孫權將其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孫權也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

劉備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

因此民間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尊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關公」被台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

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對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多加以崇祀。

關羽出身很苦,早年父母雙亡,自幼酷愛武藝,力大過人,武藝超群,但總體還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與敵爭鬥中變得勇猛無比。

在涿郡結識了劉備與張飛,三兄弟成為結義兄弟,立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成就一番事業。

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鬥中,溫酒斬董卓名將華雄而一戰成名。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決戰前的白馬之戰中,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後來為尋失散的大哥劉備,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與劉備匯合。

赤壁之戰後,劉備又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斷曹仁後路。

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拜關羽為元勛,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關羽一生的光輝頂點是在襄樊之戰中威震華夏。

建安24年(219年),奉劉備命令,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自己率軍向樊城的曹仁進攻。

曹操派出大將于禁率領七軍援救襄樊。

于禁大將龐德與關羽交戰,用箭射中關羽。

到了八月,天降大雨十餘日,漢水因此暴漲,關羽掘江堤以大水灌于禁軍,于禁投降,龐德不降被斬。

關羽乘勝對樊城發起猛攻,曹仁以死守城。

關羽又派別的將領包圍襄陽。

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於徭役,舉旗造反,歸附關羽,遙受關羽指揮,關羽的聲勢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關羽根據地荊州遭到孫權大將呂蒙偷襲,糜芳、傅士仁投降孫權,同時南郡丟失,關羽被迫向南回撤。

撤退途中,士卒潰散,關羽退至麥城。

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遇孫權大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享年60歲(另一說58歲)。

後人有詩讚曰:「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

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

氣挾風雷無匹敵,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

關羽身上有很多好的品質,雖然已歷時近兩千年,在今天更應該拿來為我所用。

翻閱資料,都是溢美之詞,只有毛澤東主席把他的缺點說得比較中肯:「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我認為關羽有以下幾方面優秀品質值得今天的我們認真學習。

一是忠誠仁義。

人活天地之間,孝義為先。

關羽一生追隨劉備,顛沛流離,剛剛過上幾天舒心日子就被害離開了人世,這也是後人扼腕嘆息的主要原因。

在被圍屯土山約三誓後,愛惜人才的曹操極力拉攏,封以高官厚祿。

但關羽不為所動,但心中亦然記得曹操的恩情。

在華容道劫殺赤壁大敗的曹操時,曹操只一句:「五關斬將之時,還能記否?」關羽立即冒著殺頭的危險義釋曹操。

詩曰:「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

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二是草根英雄。

從北宋開始,出於國家安定的需要,公元 1102,關羽被封為武安王。

後來越封越多,光緒帝乾脆把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算是到了頂點,再也沒法封了!其中原因無怪乎在於,關羽是苦孩子出身,他的成功寄託了很多草根通過個人奮鬥成功的夢想。

現在的草根節目火爆也是這個原因。

我們自己沒有成功,但身邊有相似經歷的草根成功;我們雖然沒有行動,可我們有夢想!

三是鋼鐵意志。

在襄樊之戰中,關羽被流箭所傷。

神醫華佗說:「箭頭有毒,毒氣已滲入骨頭,需要在手臂上開刀,刮掉骨頭上的毒素,才能徹底好轉。

」關羽沒有用華佗推薦的麻藥「麻沸散」,而是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

同時請手下眾將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割肉吃酒,談笑自若。

關羽的鋼鐵精神,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東北抗聯的楊靖宇將軍,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正因為有他們不可思議的鋼鐵意志,才會讓外寇不敢小視我大中華!

四是傲骨英風。

孟子云:「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此之謂大丈夫。

」關羽「虎父不嫁犬女」的故事歷來被後人詬病,我卻從中讀出了關羽身上的傲骨英風。

」聽說關羽有一女未嫁,孫權派謀士諸葛瑾前去提親,關羽一眼便看透其陰謀,勃然大怒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其實,奪取關羽鎮守的荊州一直是江東孫權的既定國策,即使關羽答應了婚事,只不過是往江東白白送去人質罷了。

雖然這或許為孫權偷襲提供了口實,直接導致了關羽敗亡,但是他卻說出了許多人想說而不敢說的痛快話,壯哉雲長!

還是《三國演義》的詩寫得讓人嘆為觀止:「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忠義凜然參天地,成敗豈足論英雄!

他是中國歷史最傳奇的人物之一,他是忠義仁勇、義薄雲天的完美化身,他的故事被後人口口相傳,他留下的成語婦孺皆知。他是很多行業的祖師爺,在各種地方都很容易見到他的塑像,他死後身首異處,民間稱之「頭枕...

一本書,讓關羽墓至今無人敢碰!

據記載。關羽逝世於公元220年,死後頭葬在河南洛陽,身子葬在湖北當陽。所以現在洛陽、當陽各有一處關羽墓,民間盛傳,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故曰,魂歸故里。」

戎馬一身 浩然正氣——大刀關公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情與義值千金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