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關羽的墓葬地,為什麼一個叫關林,一個叫關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關羽是蜀漢的頭號大將,當然協助劉備鎮守荊州,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還一度圍困襄樊的曹仁,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但是好景不長,在東吳呂蒙的偷襲之下,大意失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身首異處,分葬兩地,墓葬地一個叫關林,一個叫關陵。

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三國志》裴註記載: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

當時孫權捕殺關羽之後,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於是乎,關羽身首異處,分葬兩地,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

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

那麼為什麼關羽葬在洛陽的墓地叫關林,葬在當陽的叫關陵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陵,《說文解字》:陵,大阜也。

攀越大土山的意思,為「帝王的墳墓」專用名詞。

林,則是聖人的墳墓。

關陵,原稱「大王冢」,符合關羽的諸侯之禮身份,但是隨著《三國演義》被廣泛傳播,千百年來,關羽忠義仁勇的形象已成為海內外華人廣泛崇拜的偶像;特別是宋代以來,關羽不僅為民間百姓廣為敬奉,還為儒家、佛家、歷代帝王所極力推崇。

據宋《佛祖統紀》載,中國佛教早就把關羽封為神,曰伽藍神。

宋代,封關羽為武安王;明代,即封為武聖人,還加封為大帝。

到清代,關羽則是集神、聖、帝於一身,封曰忠義神武仁勇靈佑威顯關聖大帝。

顯然,作為武聖,關羽已與文聖孔子齊名;而作為大帝,他也便與皇帝齊位了。

所以,當陽陵墓在明清時代按皇帝陵寢定製重修,有乾隆賜《威震華夏》匾額。

又因為關羽是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故而洛陽的墓地,就叫關林,成為關帝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之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三個人因為替關羽修墓祭祀而名留史冊!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這說的是武聖人關羽。相傳他被孫權殺後,腦袋送給曹操,以離間他和劉備,卻被曹操識破,鑲以沉香木軀體,隆重下葬,以向劉備表示,丫的我跟孫權那小子沒有合謀整你們哦,都是他...

你一定沒見過的三國網紅

從《三國》第一回桃園結義,到第七十六回敗走麥城,關羽在《三國》中絕對稱得上超級大網紅,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人物。這位故鄉河東解州的千古名將,年輕時就急公好義,扶危濟困,因殺死侮辱民女的縣尹而亡命天...

一本書,讓關羽墓至今無人敢碰!

據記載。關羽逝世於公元220年,死後頭葬在河南洛陽,身子葬在湖北當陽。所以現在洛陽、當陽各有一處關羽墓,民間盛傳,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故曰,魂歸故里。」

千年帝都拜「武聖」 游洛陽關林廟

大名鼎鼎的關羽「關二爺」大家應該都知道。作為三國時期的名將,他殺顏良、斬文丑、擒于禁等威震華夏,立下了赫赫戰功。後敗走麥城時被東吳偷襲,兵敗被殺。「關二爺」忠勇一生被後人奉為「武聖」敬仰。

關羽墓從未被盜過的真相:其實很簡單

關羽墓從未被盜過的真相:其實很簡單數千年來,盜墓一直是地下最火爆的活動,無數帝王將相的陵墓都被光顧過,可是東漢末年的關羽墓,近兩千年來,卻沒有任何人進去,這是什麼原因?關羽,蜀漢五虎大將之首,有...

原來關羽死後,被埋在了這些地方

關帝廟就是為了供奉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而興建的。關帝廟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與後人尊稱的「文聖人」孔夫子齊名,被人們稱之為武聖關公。 一座關帝聖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