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中的郭嘉與《三國演義》里的郭嘉,差別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 「表」, 「志」,不符合一般正史的規範。

《三國志》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因為魏、吳兩國之前已經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自然也成了陳壽著寫《三國志的》的基本史料,而蜀國沒有專設立史官,故自行採集,而最終成書陳壽最後僅得十五卷,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一本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但是其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他寫演義時相距陳壽著寫正史在時間上晚了大約1150年左右,雖然《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但是故事就是故事,那面會出現藝術上的加工和偏離歷史的誇大。

正文:

一、出場

相同之處是,郭嘉一開始都是投奔袁紹去但,袁紹對郭嘉敬重,但是一段時間後,郭嘉就發現袁紹不是良主。

於是郭嘉離去,隱居六年。

不同之處是,正史里曹操失去了戲志才這樣擅長於謀略的謀士,於是寫信給荀彧讓其給自己推薦一個;而演義里第十回,恰逢曹操招賢納士,荀彧向曹操推薦程昱時,程昱和荀彧提起他老鄉郭嘉,於是兩人向曹操共舉郭嘉。

關鍵的是,演義第十回中,程昱向荀彧推薦郭嘉時,荀彧說了一句:「吾幾忘卻」被人斷章取義大加利用,抨擊郭嘉可能不過爾爾。

其實郭嘉時白衣出身,雖然「少時有遠見」,但是不見正史說「少時被舉薦」,而且他離開袁紹後隱居六年,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身為曹操身邊的大忙人荀彧,一時忘記也是很正常的。

二、施展才華

相同之處是,曹操收留劉備、下邳攻呂布、官渡戰袁術、遠征烏恆、定計遼東等等這些事件中,郭嘉的計謀在核心上正史和演義中都大同小異,基本上演義時遵循正史的,只是或者過程、或者文字描述稍有文學加工,畢竟《三國志》稍微簡陋,《三國演義》是故事要稍微豐富一點。

不同之處只是幾處細微之處,稍微提一下就是了,演義第十三回,曹操回援兗州時,郭嘉提醒泰山險路可能有埋伏,這個是《三國志》沒有記載的;演義里曹操面試郭嘉的時候,郭嘉靠的就是《十勝十敗》,而正史中是在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來鼓舞士氣。

三、去世

正史裡面,放任二袁讓其內鬥和治理遼東之計是袁紹死後,遠征烏恆前就獻給曹操的,後袁熙輸給袁尚,投靠曹操,最後藉此機會曹操就殺了袁熙,後來烏恆單于被殺,袁尚逃到公孫康處,給公孫康將他的頭去獻給曹操。

正史里郭嘉是一路跟隨大軍出征,沒有半途留在易城養病,正史里只記載從柳城回許都時,半路因氣候、水土和勞累去世。

演義里郭嘉是出征烏恆時,路過易城時,因病留在易城養病,最後去世。

他臨死前,才對曹操獻計讓二袁自相殘殺,和治理遼東之計。

所以簡單一分析,單單只分析郭嘉所參與的重大事件,除了在細微之處,與正史和演義有所區別,而作為核心的是郭嘉的計謀,其實並未沒有絲毫出入。

所以,郭嘉在正史和演義里,差別不大,唯一讓讀者看起來有區別的是,演義經過文字描述後,讓讀者在觀感上覺得郭嘉太神奇了,僅次於演義里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PK鬼才郭嘉到底誰比誰強?

知名學者易中天曾在他的作品《品三國》中對諸葛亮與郭嘉作了比較。認為倆人是同一個級別的人物,對劉備、曹操同樣重要,而且易中天說兩人還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時都只有二十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