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亂世的曹操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究竟是英雄還是奸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奸賊,奸雄,能臣,英雄,這幾個完全矛盾的詞語相繼出現在各種歷史典籍中,也正是歷史記載的相互矛盾,我們今天來評說曹操時才會產生如此大的分歧。

曹操的祖父是宦官並且被封侯,曾經服侍過皇后皇帝,曹操的父親曾用金錢把朝廷大官太尉買來當,都可以算得上是顯赫的人物,可是宦官腐敗家庭的出身卻讓他受到了官僚士大夫群體的排擠,不願想命運低頭的曹操選擇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方式來改變自己命運,而他的這個舉動也為我們引來了關於曹操的最大的爭論,曹操究竟是奸雄還是英雄?

為了消除自己家庭出身的陰影,曹操堅決向官僚士大夫群體靠攏,就是在官僚士大夫群體當中找一個名頭最大,話語權也最大的人物,向其積極靠攏,最好能夠爭取到他的評價,他理想的目標是許劭,許劭是汝南郡平輿縣人,這汝南許氏在當時官僚群體當中掌握了很強的話語權,就是他對後進人才有很權威的評價權,凡是得到他評價的今後在仕途上就有可能破格得到提拔,東漢時期品評人物的風氣很盛,這種品評人物是官僚士大夫群體發展自己的勢力,排斥異己的一種手段,就相當於這是一個圈子,如果這個圈子不認同你就進入不到這個主流社會。

曹操就去找許邵,又是說好話又是送禮,然後請他給自己做一番評價,史書上說許劭很鄙視他,準確的說不是鄙視他這個人,應該說是鄙視他的出身,所以開始就不願意給曹操做評價,但在曹操軟磨加硬泡或一些脅迫性的措施後,許劭就做了一個評價,這個評價就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就是說你是清平時代的奸賊,但是亂世你是英雄,聽到這麼一個評價以後曹操是大喜而去,在這裡能就能看出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他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第二他又是一個很會上手段的人,軟的不行就來硬的總有不同的手段等著你。

在許劭的評價流傳下來有兩個版本,一種是剛才講的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出自於《後漢書許劭傳》,另一種見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的孫盛的《異同雜語》這部書,《異同雜語》裡邊的版本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前者記載曹操是英雄,後者評價曹操是奸雄,這兩種版本長期以來就有爭論。

我們來看看曹操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曹操曾經對自己連同劉備評價是「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意思是當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我們兩位算得上,可見他自己最認同的就是英雄這兩個字。

其二就是英雄這個版本出自於《後漢書》,《後漢書》的性質是正史,但是奸雄版的《異同雜語》既然簡稱《雜語》那就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類,不算正規的史書,所以這個《雜語》的可靠性不如《後漢書》。

第三,就是古代詞彙的理解與現在不一樣,比如說諸葛亮的出師表里有一句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裡的卑鄙就是指的地位卑下低賤,與品德沒有關係,但是用現在人的理解說一個人卑鄙,就是說他的品德很壞.

在古代「奸雄」這個詞彙來源於荀子裡的文章,《荀子》裡邊有一篇叫《非相篇》,裡面就提到了社會上有一種人叫做「奸人之雄」,這裡意思就是指壞蛋裡邊能夠稱雄的,也就是說壞蛋裡邊最厲害的,實際上就是大壞蛋,但是我們現在的奸雄通常理解是奸詐的英雄,就是說這個人很奸詐,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英雄一個,只不過是比較奸詐的英雄,既有褒又有貶,可是古代的奸雄完全是負面的,沒有一點褒揚的意思,荀子在《非相篇》裡邊說,凡是一個君主要治理好一個政權,首先就要把這種奸人之雄全部從肉體上消滅,其次才來收拾一般的盜賊之類的,他說這個奸人之雄根本就沒有辦法來改造他,換句話說,壞透了,本質上是壞透了的大壞蛋,到了漢代,奸雄和姦人之雄同時出現在史書當中,而且都是負面的含義。

那麼曹操當時聽了許劭對他的評價如果是亂世之奸雄,說他是無可挽救的大壞蛋,他還會大喜而去嗎?所以說唯一的可能就如《後漢書》里記載的,說曹操是亂世之英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三國演義走進歷史曹操的天空

最近,又對照著看了一遍新舊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就電視劇本身,可以說是一部恢弘巨製。無論老版還是新版《三國演義》,因為都是搬小說上影幕,難免脫離不開原著關於"尊劉貶曹"的政治性傾向。應該說從劇情...

三國名將之曹操(一)亂世英雄

他是曹魏身分最特殊的名將,既是東漢朝廷的大臣,也是曹魏王朝的奠基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操是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大詩人。今天作為名將來講,所以只說他軍事上的戰功。在講戰功之前,先得弄清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