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講曹操很容易就想起《三國演義》,更會想到那白臉奸臣的形象。

這種形象大致是北宋以後逐步形成的。

蘇軾《東坡志林》記載說北宋聽書人「聞劉玄德敗,顰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說「曹操其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我雖然不是曹操一黨,但非常佩服他。

」可見歷來人們對曹操的評價不一,那麼曹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其實批評曹操的人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曹操殺人。

第二種觀點是曹操篡漢。

  

我們就對這兩種觀點逐一分析。

對於殺人我們來分析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慘案。

案件發生的背景是曹操為躲避董卓的迫害,從京城裡逃出來,路過呂伯奢的家。

然後的情況史書記載有三種版本:

《魏書》記載如下「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

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世語》記載如下「太祖過伯奢。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孫盛雜記》記載如下「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

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魏書》的記載不太可靠,我們暫且不談。

《世語》說曹操路過呂伯奢的家,呂伯奢不在家。

他的五個兒子都在,對曹操也很好。

曹操認為自己違背董卓,疑心他們想害自己,於是夜裡殺了八人逃走了。

顯然這種說法也是矛盾重重,如果曹操「疑其圖己」怎麼還會去呂伯奢的家呢?說「五子皆在」怎麼又說曹操殺了八人呢?《孫盛雜記》說曹操在呂伯奢家裡聽見磨刀霍霍的聲音,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緝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把呂伯奢一家殺了。

殺人之後曹操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個說法是比較可信的。

這段記載中「悽愴」這兩個字很重要,其實這是曹操的一種自我安慰,也就是說曹操自己也知道自己殺錯了人,也很難過。

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是為自己殺人找個藉口。

但這句話到了《三國演義》裡面變成了曹操理直氣壯地說了這句話,而且把這句話改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羅貫中這樣寫無非就是突出曹操的奸詐。

所以我們說曹操奸詐大多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

說曹操篡漢也是無稽之談,因為他從名份上說並沒有篡漢,只不過他迎奉了漢獻帝罷了,真正篡漢的是曹丕。

至於說曹操「協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不確的,因為這個說法是袁紹的謀士田豐說的,而曹操內部的說法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這兩句話在已經上有很大不同,「協天子以令諸侯」是指挾持獻帝來威脅眾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指迎奉獻帝來威懾敵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他是一個聰明透頂的人。

曹操西征張魯時,決戰前夕對方聽說是曹操親自來了,將士們都伸長了脖子,踮起腳尖都想看看曹操長什麼樣子,結果後面的人往前面擠,前面的人也再往前擠,混亂不堪。

曹操於是打馬上前道:「諸位是想看曹操吧,我就是曹操。

大家看清楚了,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和你們一樣。

不過我比你們多的也就是一點智慧吧。

他又是一個狡猾奸詐的人。

曹操也愛殺人,也殺了不少人,比如說:崔琰、禰衡、孔融、許攸、楊修、荀彧等等。

至於他殺人的目的與原因,我們以後再講。

他又是一個愚不可及的人。

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丕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收為己用。

孔融就寫了封信給曹操,說當年周武王攻下殷都的時候,把妲己給了周公。

曹操說,這沒這個事啊,就回去翻書,翻來翻去翻不到,於是寫封信問孔融,這個典故出自哪裡啊?孔融說「以今度古,想其當然耳」曹操這才明白孔融是諷刺他。

他又是一個坦率真誠的人。

曹操有一篇《祀橋太尉文》我們知道橋玄和曹操是「忘年交」,而且交情非常好。

所以曹操非常想念他,說:「記得你老人家當年和我約定,說將來我路過您的墳前的時候,如果不拿一隻雞、一壺酒來祭拜的話,我走出三步以外我肚子就要疼。

今天我用一頭牛來祭奠你老人家,我的肚子就不疼了吧!」

他又是一個寬容大量的人。

官渡之戰時袁紹讓手下陳琳起草一篇檄文。

這個陳琳洋洋洒洒的慰問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後來陳琳也被俘虜了,曹操說:「陳琳啊,兩軍交戰,都要發表聲討書,這個很正常。

不過呢,你罵我父母幹什麼,我父母又沒得罪你.」陳琳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曹操說:「算了算了,你也是個人才。

」就讓陳琳做了司空軍謀祭酒。

呂布有一個謀士叫陳宮,原來是曹操的手下,後來背叛曹操投奔了呂布。

呂布戰敗以後,陳宮做了俘虜,曹操跟陳宮說:「只要你投降,咱們倆的事既往不咎。

」但陳宮有骨氣,他堅決不投降。

臨殺他之前曹操對他說:「公台啊公台,你要是死了,你的母親可怎麼辦啊?」陳宮說:「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會殺害他人的父母,我的母親怎麼樣,你看著辦好了。

」曹操又說:「公台啊公台,你死了以後你的老婆孩子又怎麼辦?」陳宮說:「我聽說以仁治天下的人不傷害人家的子女,我的老婆孩子怎麼樣,你也看著辦好了。

」陳宮死後,曹操對待陳宮的家人比陳宮和他做朋友時還好。

他又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

有一個叫邊讓的文學家,聽有才的,他看不起曹操。

後來曹操毫不留情地就把邊讓殺了,和邊讓一案的還同時有好幾個士人,其中有一個叫桓邵的向曹操跪下來磕頭,痛哭流涕。

曹操說:「哼哼,求饒就不殺嗎?殺。

」他為什麼要殺這幾個文人呢?究其原因,第一這幾個文人罵了他,這是主要原因。

第二,曹操也是一個冷酷的人,也是殺人不眨眼的人。

但是後來曹操也為此事做了深刻的檢討。

曹操又是一個坦率真誠的人。

曹操臨死時的遺令說我死了以後,房子裡放的那個薰香你們把它分掉。

我的那些歌姬都很辛苦,不要虧待她們,讓她們繼續住在銅雀台。

這些人閒著也是閒著,可以學習用絲帶編草鞋。

蘇東坡對這份遺囑給了八個字的評價「平生奸偽,死見真性」易中天先生認為蘇東坡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傢伙一輩子狡猾奸詐,臨死之前露了馬腳,原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

而且認為這體現出了蘇東坡平庸。

但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蘇東坡的這句話正是「唯大英雄能本色」的體現,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曹操奸詐一生,到死前終於現出了他的真性,這種真性是指曹操也和平常人一樣有著自己的思考。

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品三國》中這樣評價曹操「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性格最複雜、形象最多樣的一個人。

他這個人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

看來曹操好像有好幾張臉,但又都長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矛盾,這真是一個奇蹟。

」 

其實曹操還是一個大氣的人。

我們去讀讀曹操的詩《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就可以感覺到這種大氣,這種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所以古人評價曹操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我看曹操,主張以赤壁之戰為中軸,赤壁之戰之前曹操是一個英雄,他實行了屯田制,迎奉了獻帝,頒布了「唯才是舉」 等等。

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開始不斷殺人,有了稱王的野心。

所以我對曹操的評價就是亦奸亦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原來我以前的認知都是錯的

曹操,字孟德,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在宋代之前,曹操在人們的心中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宋代以後,曹操的形象卻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曹...

陳宮寧可跟著呂布這樣沒腦子的,都不跟著曹操

曹操為什麼殺陳宮?曹操是個很大氣的人,能夠包容。你看張繡把他的兒子給弄死了,歸降的時候照樣和張繡把手言歡;陳琳寫文章把他的祖宗十八代罵的雞飛狗跳,曹操打下冀州,立刻就赦免陳琳無罪;還有那個禰衡,...

不懂裝懂說三國--千古奇冤誰最冤--曹操VS竇娥

竇娥苦、竇娥冤,六月飛雪,大旱三年,六載沉冤得昭雪,天地風雲盡歡顏;曹操冤、曹操苦,惡名傳世,千年不復,何時還他清白身,浪花淘盡英雄賦;自從羅貫中寫了三國演義之後,曹操就變成了歷史上的大奸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