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頁讀5分鐘到每年讀700本|破解快速閱讀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快速閱讀術》
簡介: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包里放著一本書,想要隨時閱讀,卻發現始終未動。
於是,什麼時候都能讀就成了什麼時候都不讀。
這本書就將幫助你改變閱讀理念,制訂閱讀計劃,徹底走出閱讀速度慢的窘境。
書中闡述的閱讀術,與「眼動訓練」「快讀翻頁」等完全不同,而是從閱讀理念出發,改變閱讀習慣
作者:
印南敦史,作家、書評家、自由撰稿人、編輯。
1962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曾在廣告代理公司工作,擔任過音樂撰稿人、音樂雜誌主編,後成為自由職業者。
自從在廣受商界人士歡迎的網絡媒體「生活駭客(LifeHacker)日文版」撰寫書評以來,他發現快速閱讀大量書籍的有效方法。
書評正文:
本書為誰而寫?
各種各樣的慢讀者,一行看好幾遍,一本書看好幾月,讀書講求三到,都會影響我們的閱讀速度。
作者不是說慢讀不好,只是如果你想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量,可以參考本書方法,我這裡整理此書評,也分享給你。
快速閱讀真的好嗎?
作者認為「無論多麼仔細地研讀,還是會忘記大部分的內容」。
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記憶效果並不成正比。
讀書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
什麼是「流水式閱讀」?
我們能夠輕鬆地享受音樂,卻為何在翻開書籍的時候,一定要「擺好架勢」,一本正經地去讀呢?難道我們不能像欣賞音樂那樣,更加輕鬆地閱讀書籍嗎?
流水式閱讀是信息大爆炸時代最合理並且可以「避免堆積」的閱讀方式。
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方法?
養成閱讀習慣的步驟一:在「每天同一時間」讀書
不僅是讀書,任何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都是在每天同一時間做這件事。
這個時間可以定在工作開始之前10分鐘、午飯後10分鐘、睡前10分鐘
等,努力將讀書時間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形成生活規律的第一步。
我個人建議將閱讀時間固定在頭腦清醒的早晨。
另外,確定閱讀的地點、場景、情境,同樣重要。
養成閱讀習慣的步驟二: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
書籍可分為三種類型:
1. 不必讀的書。
2. 無法快速閱讀的書。
3. 可以快速閱讀的書。
閱讀並不適合自己的書籍就是浪費時間,因此不必讀。
首先是內容具有較強的故事性的,如小說、隨筆等,漫畫、繪本也屬此類。
第二類無法快速閱讀的書,說起來沒有什麼標準,就是自己想要慢慢品讀的書籍。
大致的比例標準是:
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占九成,無法快速閱讀的書占一成。
養成閱讀習慣的步驟三: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
每天讓不同書籍的內容流過自己的腦海、內心,是流水式閱讀的基本模式,這裡主要講的是給自己一個緊迫感,讓你快速能夠讀下來,避免因為一本書過度疲倦而放棄讀書。
閱讀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平時接受的信息量劇增,才導致很多人「讀不了書」或「讀書速度緩慢」。
吸收的太多也容易頭疼,需要適當的釋放,這裡作者給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把這些有用的東西記在別的地方,減輕大腦的負擔輕鬆的開啟的下一本,而且因為記憶會慢慢淡忘,所以我的理解就像我們常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針對閱讀慢作者總結為呼吸式閱讀法也就是輸入輸出,不斷循環。
我這樣總結更容易理解些。
呼吸式閱讀法如何進行?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一:
「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斷
令人心動的段落,不要記憶,要記錄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二:
「一行精華」,採擷最精彩的一行
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出屬於你的摘抄集錄,掩卷之後,再次瀏覽,並從中挑選出「最精華的一行」,僅此一行。
可以說,閱讀一本書的所有價值,皆凝於這一行。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三:「一行評論」,回味重要段落
這個也就是自己的一個總結,體會和思考,用一句話記下來;
具體步驟是:
先記下日期、書名、作者,然後摘抄「一行精華」,在此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
這個可以和之前的摘錄區分,單獨再用一個本子。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四:自我評定讀書足跡
為了再次確認我們積累的閱讀成果,建議大家以12本書為單位,定期回顧自己記錄下來的摘抄與感想;
如此,看清了自己的閱讀偏好,就容易明確後續閱讀書籍的大致方向,確定自己的意向。
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本身非常單純、愉快,有利於我們堅持閱讀習慣。
鑑定跳讀內容的三個標誌:
標誌一:
為了區別其他同類書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標誌二:
印證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事例、經歷在商務類和自助類的書籍中,為了印證作者闡述的理論或觀點,常常會列舉一些事例或作者自身的經歷。
一般來說,論證的順序是:
理論→事例→理論(總結)。
標誌三:
渲染期待和危機情緒的誇張表達
如何提高閱讀速度的4個步驟: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合理利用序言與目錄,是確保高效輕鬆閱讀體驗的鐵則。
閱讀目錄,還可以把握全書的整體框架和論述的推進過程。
這是作者和編者精心構想的最佳結構序次,僅僅把握整體框架就可以讓你受益匪淺
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
為什麼僅需5行就能對內容心知肚明?
掌握了標題結構,就可以決定跳讀單位
難以決定是否跳讀的章節,只讀最初5行和最後5行之後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
只需閱讀各個章節的最初5行和最後5行。
僅僅是不假思索地照搬這種讀法,就能節省大量的閱讀時間
商務類書籍、時下一些暢銷類書籍的解釋說明性內容,一般多採用以下結構。
1. 開局 提出主題或觀點
2. 中局 舉例展開說明主題,用論據論證觀點
3. 結局 基於事例及論據,再次確認主題或觀點
每一個話題的開頭,一般都會率先提出即將展開論述的主題或觀點。
簡明扼要地揭示出「下面將要談論什麼話題」「作者想要說什麼」等問題。
儘管篇幅長短不一,不過一般來說,都在5行左右。
並非只有依序閱讀,才是正確的閱讀方法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文意銜接不上的情況,這時就可以再回頭瀏覽一下中局的內容。
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後再閱讀。
有想查閱的詞彙,所以翻開字典;因為有想了解的信息,所以打開谷歌。
同理,讀書的時候,不要對那份隱約的期待置之不理,而是要將其明確,考慮清楚「我究竟想獲得什麼」
只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關鍵詞搜索閱讀法
如果覺得只閱讀包含關鍵詞的部分不能完全理解其內容,那麼我建議大家倒退幾頁開始閱讀。
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請注意緩急有度。
具體說來,就是要擁有兩種以上的閱讀節奏。
不僅要有仔細閱讀時的基本閱讀節奏,還要有1.5倍速的中速閱讀節奏,2倍速的高速閱讀節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閱讀節奏等。
像這樣,設計出多層級的閱讀節奏以備隨時調用。
不會遺忘的閱讀」秘訣:不求記憶地閱讀
因為想要記住,所以忘記!不要記憶,而要記錄
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籍?
制訂一周閱讀計劃
一日一本視同等閒以「一周6本」為基準前面說過,我現在基本上是在以一周10~14本,一個月50~60本,一年700本的速度在閱讀書籍。
打破興趣壁壘
增加喜歡的書籍只選擇自己想讀的書籍,讀書就會千篇一律
如何正確閱讀不能快讀的書籍
採用本書介紹的流水式閱讀法,制訂每年閱讀300本書的計劃,前提就是一天讀完一本內容為事實、主張(即能夠快速閱讀)的書,主要是一些商務提升自我的書籍;
花費時日的閱讀,安排在自由日進行,以此保持內心的平衡,一般是散文小說等等。
如何獲取要閱讀的書籍?
去圖書館!能夠開闊視野的選書方法;
去二手書店!感受尋寶的快樂
去實體書店!閱讀暢銷書的意義
如何管理閱讀完畢的書籍?
熱愛讀書之人,方能與書籍圓滿告別伴隨大量閱讀而產生的煩惱——如何收拾書架
捨棄不需要的書,會更加愛書;
「這些書,今後還會再翻開嗎?」有些人可能會反覆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但是一般情況下,讀過一次的書基本就不會再看了。
當時,我的書中也有擱置了一年都沒有讀的。
在我嚴格甄選「真正需要的唱片」和「不需要的唱片」之後,我發現了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
只有最大限度地去蕪存菁,才能達此境界。
無論有多大的空間,一個人能夠管理的書籍數量都是有限的。
因此,藏書最好也要實現某種程度的「流動」,隨時「通風換氣」。
養成定期評價自己讀書體會的習慣,就能夠輕鬆發現想要保留下來的書籍。
請大家一定要嘗試一下。
閱讀生活應該是快樂的:
書並非非讀不可,因此閱讀生活應該是快樂的;
10年之後,7 000本書的世界在向你招手;
更重要的是,
10年之後,
我們還能夠以13歲時的心境去讀書,
我們一生都能遇見令自己感動的書籍。
乾貨|這本書,教你一年閱讀700本書的方法
最近閒哥看了日本作家印南敦史寫的《快速閱讀術》受益良多,書的序言中提到作者通過此方法,每年的閱讀量達到700本之多,這實在對閒哥帶來了非常大的吸引力。這麼到底是什麼方法,能夠將閱讀速度提高到如此...
讀書筆記:一年讀700本書,是一種什麼體驗
1,「我喜歡讀書,想讀的書很多,可根本沒時間……」「下定決心,今天一定要看會書,可是已經睏了……」「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閱讀很多書,可是我的閱讀速度,實在太慢了……」很多人都在感慨:「我的閱讀速度...
掌握這四步,輕輕鬆鬆「讀書破萬卷」
在這個全民閱讀又逐漸開啟的時代,聽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的你究竟是熱血沸騰還是滿腹焦慮呢?今天,小編就帶你從科學的角度算一下從現在開始如何實現「破萬卷」吧。方法很簡單,你要做的是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