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關羽比,他們毫無名氣,卻做了件可令關羽汗顏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在中國留傳了幾百年。

我們也都知道這個故事的廣泛流傳是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所謂「千里走單騎」,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

不過,歷史記載中的這個故事比較簡單。

《三國志·先主傳》提到,官渡之戰期間,汝南黃巾軍餘部劉辟投靠袁紹對抗曹操。

袁紹派劉備率兵和劉辟等人一起進攻許縣附近各縣,這時候,關羽也從曹操處逃到了劉備的身邊。

《三國志·關羽傳》對事情經過又做了一個補充:臨行之前,關羽還留書作別,到袁紹的地盤去投奔劉備。

曹操的手下得到關羽離開的消息,紛紛建議曹操派兵追趕。

曹操說了一句:「各為其主,勿追也。

從以上的兩個記載來看,關羽離開曹營是歷史的真實,但他的離開和小說中描述的情節不盡相同。

雖然都是留書作別,但是歷史上曹操並沒有親自送別,僅僅是命令手下不用追趕,放關羽自由離開,關羽的「千里走單騎」其實是在曹操的默許下完成的,途中並未受到任何阻攔。

綜合以上的對比和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上關羽的「千里走單騎」沒有出現意外情況,也不需要關羽過關斬將,更像是一次短途旅行。

如果把關羽這段無驚無險的離去姑且算作是「千里走單騎」的話,那在三國歷史上,還有兩個也可以稱之為「千里走單騎」的故事,比關羽的「千里走單騎」難度更大,體現出來的內涵都比關羽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來介紹第一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蜀漢將領廖化。

據《三國志·廖化傳》記載,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而亡。

關羽手下將領廖化不得已投降東吳。

儘管如此,廖化「身在吳營心在漢」,心系舊主劉備,無時無刻都想找機會回到劉備身邊。

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裡,廖化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終於想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主意:詐死。

廖化的精心準備和布置終於騙過了所有人。

公元221年,廖化出發向益州逃去。

臨行前廖化不忍心拋下自己的母親,母子二人「晝夜西行」,歷盡艱辛,終於在秭歸同劉備會合。

比之於關羽的「千里走單騎」,廖化的「千里走單騎」除了與關羽共有的「忠義」,還多出了中華民族一向提倡的「孝」,實在是難能可貴。

第三個「千里走單騎」故事的發生時間是青龍元年(公元233年),不過故事的主角不是一個,而是有四個:秦旦、杜德、黃強、張群,他們都是孫權的臣子。

這個歷史故事,最初被記錄在三國時東吳太史令韋昭的《吳書》之中,後來司馬光又把這個故事搬到了《資治通鑑》之中。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初,公孫淵派人向東吳稱臣,孫權很高興,於是在三月派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中郎將萬泰、校尉裴潛等人率軍萬人,攜帶金銀珠寶、奇珍異貨,乘船渡海前往遼東,賜封公孫淵為燕王。

孫權的舉動在東吳內部引發軒然大波。

自丞相顧雍、張昭等大臣都直言相勸,認為此舉不妥。

事態的發展,正如大臣們事先所預料的那樣。

公孫淵認為江東距離遼東太遠,難以依靠,便打起了重歸曹魏的如意算盤。

東吳這支龐大使團也就成了公孫淵向曹魏效忠的禮物。

張彌、許晏到達遼東後,公孫淵先是藉故不見,之後派兵發動進攻,將張彌、許晏、萬泰、裴潛殺死,其餘吏兵被俘。

公孫淵將被俘吏兵拆散,把秦旦、張群、杜德、黃強等六十人軟禁在玄菟準備加害。

四人看穿公孫淵的詭計,經過集體商議後,決定魚死網破。

但是事情泄露,秦旦、張群、杜德、黃強翻牆逃出。

秦旦、黃強在前探路,杜德負責照顧張群,以野菜、山果為生。

後來秦旦、杜德到達高句麗國,並從高句麗國輾轉萬里,返回東吳。

當秦旦等人見到孫權後,不禁「悲喜不能自勝」。

孫權被他們的壯舉所感動,將四人都提升為校尉。

對比這三個「千里走單騎」可以發現最後的這個故事意義更加重大:體現了秦旦、張群、杜德、黃強的隨機應變,表現出中華民族所一向倡導的「忠、孝、仁、義」的道德操守。

不過,這三個「千里走單騎」的故事的結局是完全不同的。

關羽因為這件事情,被很多作家、戲曲家杜撰改編,大書特書,為後世者緬懷頌揚;廖化沒有那麼好運氣。

雖為史料所載,卻為後人所遺忘,如果不是因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成語,恐怕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廖化是誰;而最後的這個「千里走單騎」的故事,雖然更加曲折離奇,跌宕起伏,但後世又有幾人記得呢?真希望有編劇、導演能將這個動人的歷史故事挖掘出來進行一番加工改造,好讓我們能好好地緬懷秦旦、張群、杜德、黃強這四位不遠千里、不懼艱辛、排除萬難才不至於流落異國的華夏志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年之謎:究竟是誰將關羽推上了神壇?

在港台警匪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一幕:警察在執行重大任務前先拜一拜關公,祈求保佑順利擒賊歸來;而他們的任務對象匪幫同樣拜著關公,祈求保佑幫派壯大發展……黑白兩道同時祈求一個神仙保佑,不知道...

大小喬只是妾?30條三國逸事讓你重新認識歷史

1.三國時的沛國譙縣出過很多名人,比如曹操,以及他的一堆表兄弟和幕僚。但還有個小生,這人了不得,敢為天下先,給自己搞了個洋文名字,還是梵文的呢。但是當時大家還不會寫天城文,還是要拿漢字寫,就寫成...

愛頂牛的孫權,碰上比驢還倔的大臣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中,孫權最年輕。當上東吳首腦那年,還不到二十歲。由於年紀輕輕就當了主公,孫權偶有急躁不沉穩的時候,甚至會耍耍小脾氣、愛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