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威震逍遙津一役,東吳出動了多少虎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逍遙津之戰」,是曹魏「五子良將」張遼的巔峰之戰。

此戰,張遼到底創造了怎樣的神話?他和東吳虎臣之間,到底產生了怎樣的碰撞?咱們通過張遼看江東。

張遼

逍遙津之戰其實是「合肥之戰」的一部份,合肥之戰是一次戰役,逍遙津之戰只是其中一場戰鬥。

合肥之戰前後歷時半月左右,逍遙津之戰發生在合肥之戰的尾期、孫權撤軍的時候,大家千萬不要把兩者搞混淆。

合肥之戰是在曹操進攻張魯的時候,孫權主動發起的一次旨在打開曹魏東方缺口的戰役。

此戰,魏、吳雙方的陣容對比如何呢?

一、曹魏

曹魏的主將是張遼,副將有:李典、樂進,還有一個護軍叫薛悌

張遼和樂進是曹魏「五子良將」其中之二,李典雖未入選,但也是悍將一名。

曹魏兵力約7000人。

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特別是張遼手下,最早一批是來自呂布時期的「并州飛騎」

并州飛騎

二、孫吳

主將當然是孫權,參戰大將有甘寧、呂蒙、潘璋、宋謙、徐盛、陳武、凌統、蔣欽、賀齊,及孫權的親近監谷利

江東十二虎臣

「江東十二虎臣」占了六位:甘寧、潘璋、徐盛、陳武、凌統、蔣欽。

另外六位:程普、韓當、黃蓋三員老將被孫權棄用;董襲已於兩年前的濡須之戰淹死;周泰有可能在孫權身邊,但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丁奉當時屬於甘寧軍,應參與了此戰,但還是個愣頭青,沒有什麼職位。

孫吳兵力約10萬。

大多是孫吳第二代將領統帥,主要以水軍和水軍陸戰隊為主,缺乏騎戰高手。

合肥之戰的經典出現在首尾兩個階段。

一、起初階段

孫權剛剛到達合肥城的時候,耀武揚威,目空一切,由於力量對比太過懸殊,就連曹魏的將士都認為這是一場很難打的仗。

但張遼卻不這麼認為,他經常在曹操身邊為將,養成了「兵權謀」的軍事素養,加之他本身又是「兵形勢」的將領。

所以,一開始,張遼就給了孫權一個下馬威。

合肥城上的張遼

他趁吳軍新到,立足未穩,召集了800死士,在黎明前襲擊了孫權的大營。

他在城樓上早已看清楚孫權的位置,於是直接襲擊孫權本部。

吳軍還在睡夢中,打死也不會想到魏軍會主動進攻,被張遼如砍瓜切菜一般殺散。

張遼殺死吳將兩人(不知陳武是不是其中之一),士卒數十人,將徐盛和宋謙營殺散(徐盛、宋謙皆負傷,徐盛武器都被打掉了),直奔孫權。

孫權嚇了一跳,眾將皆在趕來的途中,孫權只有暫時往山坡上躲避,立於高地,等待吳軍來援。

幸好猛將潘璋趕到,殺死逃兵,組織反攻,剛好賀齊也到,才將戰局逆轉。

張遼在山下叫孫權出來單挑,孫權哪敢,組織眾將將張遼圍困。

張遼見戰略意圖已經達到,便幾進幾出,將所有將士救出後,才回到城裡。

這一戰打得東吳人膽寒,為後來魏軍的死守堅定了信心。

二、結尾階段

孫權攻合肥十多天毫無進展,本來就是卯足了勁兒的孫權泄氣了,於是率軍撤退。

結果他又犯了起初的毛病,沒有做好曹軍追擊的防備,便隨意的後撤。

結果大部隊都過了逍遙津,到了逍遙津南,自己的小部隊卻還留在逍遙津北。

張遼看得真切,全力率兵追襲孫權,騎兵將其中一個渡橋破壞,將孫權困在津北。

幸虧甘寧、呂蒙、凌統、蔣欽還在津北,死戰保護孫權,最後谷利重重的抽了一鞭子馬屁股後,孫權才跳過斷橋,逃出生天。

凌統打得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了,遍體鱗傷,最後憑著良好的水性,跳河才逃了出來。

逍遙津之戰

數一數,整個合肥之戰,張遼面對的孫吳將領(有名有姓的大將)達到了十個之多!

筆者一直有個疑問:江東這麼多英雄豪傑,為何敵不過一個張遼?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盛是否有資格並列十二虎?(三國風雲)

文/小關平有幸讀了羅肇前先生的《三國征戰史》,對其若干歷史疑點的分析深為敬服,但他也有許多觀點語出驚人,比如對董卓、麴義等人的軍事能力評價過高等等。本文暫不爭論那些問題,就談談其中一個觀點:「徐...

說三國:江東十二虎臣

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曹仁、 曹洪 、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而東吳除了四英傑,

震驚!一匹白馬竟拯救了一個東吳!

合肥城中,曹軍士氣大振,合肥城外,吳軍人人沮喪,張遼在城內按部就班布置守備,孫權耗在城外不敢攻城,一時曹軍有戰心,吳軍有歸意,勉強堅持了十多天,孫權終於決定撤圍回軍,既然勝無望,不如走了吧。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