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人因為替關羽修墓祭祀而名留史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這說的是武聖人關羽。

相傳他被孫權殺後,腦袋送給曹操,以離間他和劉備,卻被曹操識破,鑲以沉香木軀體,隆重下葬,以向劉備表示,丫的我跟孫權那小子沒有合謀整你們哦,都是他自己搞的!

(影視劇里的關羽)

孫權一見不妙,曹操這是翻臉不認人啊,不行,我也得把關將軍風光大葬!

我之所以說曹操翻臉不認人,乃在正史《三國志》里是這樣寫的,「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

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可見,孫曹之間是有過小動作的。

而且是曹操主動……

至於關羽被葬何處,《三國志》中沒寫,就這麼一句——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反正,後來關羽確實是有兩處墓園,一處在河南洛陽,稱為關林;一處在湖北當陽,稱為關陵。

稱關陵者好理解,陵園嘛,為何洛陽的叫關林呢?

其實林是比陵更高級別的墓葬。

百姓的墓叫墳,王侯的叫冢,皇帝的叫陵,聖人的,才能叫林。

按說,關羽的最多也就叫冢而已。

曹操通過漢室給過他的正式冊封是漢壽亭侯,也就是漢壽這個地方的亭侯,算是侯爵里最低等的了;他死後,被蜀漢追封為壯繆侯——其實這個壯繆中繆字,是不怎麼好的,「名與實爽曰繆,言名美而實傷」,意思大概是名不副實吧——無論是高是低,是褒是貶,關羽都只是侯爵。

然而,後來歷代不斷給他加封,到了清代,成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與文聖孔子齊名。

孔子在曲阜的墓地不是也叫林嗎?文聖的是孔林,武聖的, 當然就是關林了。

(影視劇里的孔子)

孔子死後,是遵照當時的禮制下葬的,《禮記•檀弓上》中說,「古也,墓而不墳」,也就是並無墳頭堆土,只是平坦一塊,後來他的地位不斷上升,終於由一方平地而成孔林。

與孔子類似,關羽在當陽的墳墓最開始也是如此,最開始只是土墳,後來不斷擴大,直到百畝。

在此過程中,有三個人,因為替他修墓而名留青史。

據清朝同治年間修訂的《荊門直隸州志》關陵條記載,「孫權以諸侯禮葬之,邦人墓祭,歲以為常。

宋開寶中,詔置守塜三戶。

淳熙中,襄陽太守王銖始建祭亭,環以垣牆,樹之松柏。

元至元中,玉泉僧慧珍作祠門以表之。

明成化三年,詔修武安王墓,邑令黃恕請立廟,春秋祀之,此廟祀之始。

(影視劇里的關羽)

這句話中出現了四個人。

孫權,大家都熟的;

襄陽太守王銖,我查了一下,好像只出現在此處,《宋史》之中大概沒有傳記——當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不知這麼號人物。

玉泉寺的僧人慧珍,也僅出現在此處。

該寺是高僧智顗於隋文帝開皇十二年(592)創建,到慧珍時已有六百多年。

至於黃恕,則僅是縣令,更不可能在正史中有傳。

因而,可以說他們三人,是替關羽修墓而進入史冊,否則,就算他們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只怕也要淹沒於歷史長河之中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史為鏡(時評、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墓今何在?比韓信還多,四處

關羽墓在中國有四處:一在洛陽,葬關羽頭;二在當陽玉泉山,葬關羽身體;三在成都建關羽昭烈招魂處;四在山西老家解縣建有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國墓葬史上實屬罕見,不過,後兩處基本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