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到底有多霸氣?由三則史實可見一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格瓦拉同志

開國帝王的胸襟大多都比較開闊、恢弘,在言談舉止中,往往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霸氣本色,宋太祖趙匡胤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為揭示宋太祖的胸襟本性,特摘選三則史實以示說明:

史實一:但凡一個新王朝建立後,其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處置前朝皇族,而處置方式的好壞優劣,往往能體現出開國帝王的胸襟與本性。

那麼,宋太祖是如何處置後周皇族呢?在宋朝人王鞏所著的《隨手雜錄》中,恰好記載過一則史實。

宋太祖趙匡胤劇照

趙匡胤稱帝後首次視察皇宮,見到前朝嬪妃懷中抱有一個嬰兒,便詢問她是何人,嬪妃據實回答是周世宗柴榮的兒子。

太祖聽後,臉上微微變色,便回頭向宰相趙普徵求如何處置,趙普惡狠狠地回答道:「殺掉他」。

此時大將潘美等人也在場,太祖便轉而徵詢他的意見,潘美唯唯諾諾,不敢回復。

太祖稍稍平復一下思緒,然後對眾人講:「我因形勢所逼,不得不承襲周世宗的皇位,如今再殺掉人家的兒子,於心何忍啊?」

潘美見狀,趕緊回復到:「臣與陛下都曾做過周世宗的臣子,如果勸說陛下除掉這個嬰兒,則有辜負當年世宗恩養之嫌;如果勸阻陛下捕殺,那麼陛下很可能會懷疑我的忠心,臣以故不敢妄言。

」宋太祖聽後微微一笑,然後對潘美講:「這個孩子還是送給你做侄兒吧,畢竟周世宗之子不可以再做你的兒子。

」潘美領命,並將其改名為潘惟吉。

此後,宋太祖再也沒有問起過潘惟吉的情況,而潘美也不說。

潘惟吉在北宋官至刺史,並壽終正寢。

後周世宗柴榮劇照

太祖皇帝初入宮,見宮嬪抱一小兒,問之,曰:「世宗子也。

」時范質與趙普、潘美等侍側,太祖顧問普等,普等曰:「去之。

」潘美與一帥在後,獨不語。

太祖問之,美不敢答。

太祖曰:「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

」美曰:「臣與陛下北面事世宗,勸陛下殺之,即負世宗;勸陛下不殺,則陛下必致疑。

」上曰:「與爾為侄。

世宗子不可為爾子也。

」美遂持歸。

太祖後亦不問,美亦不復言。

後終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隨手雜錄》)

史實二:宋太祖即位後,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方針,首先集中兵力消滅荊南、湖南、後蜀、南漢等政權,然後兵鋒直指江南,攻伐南唐。

南唐後主李煜愁苦無計,於絕望之下,派遣能言善辯的大臣徐鉉入汴,向太祖陳請「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

」徐鉉見到太祖後,盡情發揮自己表演天賦,情哀辭切,極力表白江南並無罪過,希望宋軍停止進攻。

南唐後主李煜劇照

太祖起初還能耐著性子跟他辯論,但耐不住徐鉉的巧舌如簧,漸漸地敗下陣來。

徐鉉一見太祖理屈詞窮,自以為勝券在握,便開始有點得寸進尺的意思,語氣變得逐漸強硬起來。

太祖一見大怒,索性使出武夫本性,拔劍出鞘,指著徐鉉說:「別說了!江南的確沒有罪過,但是天下終究要歸於一家,這就好比我在臥室中睡覺,怎容得下有旁人在我身邊打鼾?」這幾句話,盡顯帝王霸氣。

徐鉉聞言,兩股戰戰,惶恐而退,再不敢多說一句話。

五代十國後期形勢圖

十一月,徐鉉及周惟簡還江南,未幾,國主復遣入奏,辛未,對於便殿。

鉉言:「李煜以被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

」其言甚切至。

帝與反覆數四,鉉聲氣愈厲,帝怒,因按劍謂鉉曰:「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鉉惶恐而退(見《續資治通鑑長編開寶八年》)

史實三:宋太祖出身軍旅,說話辦事喜歡務實簡單的風格,非常討厭文臣儒士的咬文嚼字、繁文縟節的作風,這點在一件小事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話說太祖登基後準備拓展汴梁的外城,某日來到朱雀門視察,抬頭看到門額上寫著「朱雀之門」四個字,感覺非常彆扭,就回頭問宰相趙普,為何門額不直書「朱雀門」三字,偏偏要多出一個「之」字是何意?

趙普劇照

趙普回答稱,之所以加「之」,是將它作為助詞使用的,聽上去會感覺到文雅。

太祖聞言哈哈大笑,不屑地回答道:「可笑至極,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什麼事情呢?」

太祖皇帝將展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畫,獨趙韓王普時從幸。

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對曰:「語助。

」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見宋朝人文瑩所著《湘山野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七十七章前朝餘孽

李繼捧點點頭:「果然很美。」管家親自捧上了兩盞茶,潘惟吉接過茶啜了一口又放下,「李大人,今次來府上,是想討你一件寶貝,府上珍寶奇多,想來也不算什麼。」李繼捧不肯離開龕籠,只微微皺眉對管家道:「潘...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散聞軼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

宋太祖趙匡胤祖上幾輩為宦,多為文職

宋太祖軼事 宋太祖趙匡胤祖上幾輩為宦,多為文職。其父趙弘殷驍勇,善騎射,於戰陣中得顯赫功名。後漢乾祐中,趙弘殷率將士與蜀軍會於陳倉,剛一交戰左眼就被流矢射中。負傷後他卻「氣彌盛」,一舉大敗敵軍,...

宋太祖重文輕武是為了防止黃袍加身再次上演?

世人都說大宋朝是文人的黃金時代。一切的幸福,源自於宋太祖趙匡胤重文輕武。當年太祖以武力奪取後周天下,為了防止重蹈覆轍,太祖杯酒釋兵權,並且從制度上壓制武將,抬高文臣。於是重文輕武,遂成兩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