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空城計破綻百出,司馬懿為何故意不識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謖失了街亭,司馬懿領著15萬大軍向西城縣急急而來,此時的西城縣裡,只有包括諸葛亮在內的2500人的非戰鬥人員,情勢危急萬分。
於是「空城計」就出來了:諸葛亮命人布成空城狀,自己則帶兩小童,在城牆上焚香撫琴,好一派氣定神閒胸有成竹的樣子。
司馬懿遠遠看見,止住隊伍,「認定」諸葛亮必有埋伏,不可輕進,徐徐而退,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城府之深如司馬懿,難道他不知道用一小股兵去試探一下虛實?萬一是計,所損不大;萬一不是計,那可是活捉諸葛亮的千載之良機,「擒賊先擒王」,有什麼有比這個更具有戰略價值的事呢?讀三國的人,大都為司馬懿中「空城計」而認為他不夠厲害。
殊不知,這才是司馬懿厲害的地方。
過去,君臣相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臣子,「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的,能不小心計議?兔死狗烹,能輕易把兔子殺死嗎?
司馬懿年輕時就加入了曹操集團,與曹操若即若離,一直都不被曹操信任,或許曹操早知司馬懿的才能,疑忌他不安分,有野心,不太敢給他機會。
或許司馬懿為了自保,知曹操疑忌心太重,賜死過楊修和荀彧,不敢表現,不願表現。
直到曹操晚年,身邊能幹的謀臣死的死,殺的殺,面對諸葛亮的「北伐」攻勢,無人可用,才重用了司馬懿。
在這種背景之下,司馬懿既然能幹若此,自然明白自己對曹操的巨大價值,就在於有一個厲害的「伐魏」高手存在。
若沒有這樣的高手,以當時魏的實力,就沒有了可怕的眼前威脅。
還有,倘若司馬懿滅了諸葛亮,必然會達到所謂的功高蓋主。
若如此,司馬懿對曹氏集團而言,不單沒有了存在的價值,還無形中成了巨大的威脅,這樣,不就要大禍臨頭了?
空城計的成功,與其說是諸葛亮的厲害,不如說是得到了司馬懿暗中的配合,實質上,是兩個高手之間對情勢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的默契。
司馬懿識破了孔明的空城計,為什麼不將孔明生擒?
笑看歷史,品讀三國。《三國演義》不同於《三國志》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傳奇小說作品,在我國流傳甚廣。其中的各式各樣的傳奇故事每每讀來都讓人拍案叫絕。其中最能體現諸葛亮智慧化身的莫過於「空城計」了。明羅...
「空城計」司馬懿真的是因為諸葛亮的疑兵之計撤軍嗎?
大家好,我是小劉。首先熟知三國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空城計這一典故,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之戰,魏平西都督司馬懿奪取了要塞街亭。諸葛亮因馬謖大意失街亭正自責用人不當。此時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
司馬懿難道真沒識破諸葛孔明的空城計 諸葛亮一生中最痛恨的人不是曹操也不是司馬懿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隱居於湖北襄陽隆中,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
司馬懿真的中了諸葛亮設下的空城計?智者的博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史書上三國時期因為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全部撤退,這一段歷史大家肯定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小編今天要說,司馬懿真的是被嚇退的麼?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
馬謖失街亭,孔明擺空城計,司馬懿為何裹足不前?只因這四字天機
「空城計」作為經典劇目橋段,可謂街頭巷尾婦孺皆知,由此而引發的「三國風潮」曠古絕今,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永恆話題。此計衍生自章回體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作為《三十六計》敗戰計中的第三十二計,諸葛亮...
諸葛亮破綻百出的空城計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司馬懿故意放了水
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傳奇小說,它不同於陳壽的《三國志》。作者羅貫中在小說中增加了很多演繹的成分,其中諸葛亮的計謀被突出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最能體現諸葛亮智慧的莫過於「空城計」。空城計發生...
諸葛亮的空城計真的騙了司馬懿嗎?
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挂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
司馬懿對諸葛亮說:我知道你空城計那些把戲,大家心照不宣,雙贏
司馬懿是一個擁有雄才大略的統帥。說到軍事才能,諸葛亮與司馬懿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以司馬懿的睿智和冷靜,加上長期對諸葛亮的研究,他是故意中諸葛亮的空城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