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宋王朝三條國訓,看宋太祖趙匡胤的為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趙匡胤生前,曾在太廟裡立下石碑,後來的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廟裡去拜碑,並默誦誓詞。

這石碑立在太廟寢殿的夾室中,除了北宋歷代皇帝,別人都無從得知。

就是新皇帝去拜碑時,也只有一個不識字的內侍跟隨,其他人都離得很遠,弄得很神秘。

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後,宮門被打開,人們才得以縱覽,不過是很簡單的三條:一是保全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二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三是子孫不得背棄上述誓言,否則即遭天罰。

此外,趙匡胤還給柴家發了「丹書鐵券」,憑此券柴家子孫犯罪永遠免死。

相比其他朝代開國皇帝,趙匡胤做的相當不錯。

滅前朝皇族,殺開國功臣似乎已是慣例。

當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沒有費一兵一卒,將兵權就奪了,才沒有帝王開國後殺功臣的悲劇,與歷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創建的宋朝以其鮮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國文治盛世的頂峰,可謂中國君主專制史上的最開明的一個王朝,因此,儘管宋朝300年的基業中,長期積弱,但在民間卻享有盛譽,並對後世歷代產生深遠影響。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舊黨爭當中失勢的官員並沒有被殺,趙匡胤溫厚的個性透過這個石碑遺訓,表現在整個宋王朝的政治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宋朝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天堂?

宋太祖趙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說為鐵塊上)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宋朝歷任皇帝在即位時,都必須拜讀這份遺訓;不過,這份遺訓至為機密,除了特定宮中人士之外,甚至連宰相都不知道。後來金朝打敗宋朝,占領皇宮時...

日曆|同為少年天子,他卻沒有康熙那般幸運

整理:糖人今天是公曆2月3日。公元960年的今天,中原又一次改朝換代,趙匡胤建立北宋。這事還產生了一個典故:陳橋兵變,或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今天就介紹一下這件事的直接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