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定了哪三條規定,讓後代皇帝必須執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960年的2月3日,一個在戲劇舞台上最多被展現的朝代誕生了,誕生那天就是一齣戲,叫作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趙匡胤當上了皇帝,史稱宋太祖。
公元962年,趙匡胤派人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的夾室中,謂之誓碑。
平時用銷金黃幔遮蔽,門鑰封閉甚嚴。
此後大宋新皇登基,都要由一位不識字的太監帶到密室里瞧瞧那塊碑。
碑上到底寫了些什麼,除了皇上誰也不知道。
直到金軍攻破汴梁城,打進太廟,人們方才看到此碑。
誓碑高七、八尺,闊四尺余,上刻誓詞三行:第一,不殺柴氏子孫(後周的後裔),如果他們謀反,就在監獄裡讓他們自盡,不能公開殺掉;第二,不殺士大夫,尤其是那些諫臣;第三,子孫如果違背了前兩條,天誅地滅。
宋朝歷代皇帝都還算聽話,讓太祖的這幾條中國歷史上迄今最為開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實的執行,達三百年之久,可以說它從根本上確保了宋朝成為中國文明的最高峰。
趙匡胤帶頭給一塊三行字的石碑磕頭,才確保宋朝300年江山
導讀:趙匡胤作為宋朝第一位皇帝,出生於公元927年,地點就在河南洛陽的夾馬營。趙匡胤出生在五代十國的亂世,長大之後也加入軍隊成了一名軍人。公元950年,23歲的趙匡胤結識了29歲的柴榮,遂北投鄴...
宋太祖趙匡胤為何不殺柴氏後人?不殺士大夫?神秘誓碑還原真相
整個北宋基本上不殺士大夫、言官,營造出一種很適合文人生活的氛圍。與歷史上其他王朝相比,文人士大夫再怎麼讓皇帝過不去,也不擔心性命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宋朝文壇也百花齊放,出現了歐陽修、王安石、蘇...
宋太祖的這條國策讓宋朝成為知識分子最嚮往的朝代
大家都知道陳橋兵變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這一天,風聞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後周宰相范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正月初二,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20公里...
宋朝真的不殺文官嗎?柴姓在兩宋為什麼受到優待?
兩宋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文章甚多,我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宋代的文官大部分都是被貶到苦寒之地,甚至海南。歷來這樣被貶的文官喜歡借詩言志,於是乎我們就看到了好多兩宋文官留下來的詩詞,活著說是他們的...
從大宋王朝三條國訓,看宋太祖趙匡胤的為人!
宋太祖趙匡胤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立了一塊三行字的石碑,保宋朝300年江山
導讀:趙匡胤作為宋朝第一位皇帝,出生於公元927年,地點就在河南洛陽的夾馬營。趙匡胤出生在五代十國的亂世,長大之後也加入軍隊成了一名軍人。公元950年,23歲的趙匡胤結識了29歲的柴榮,遂北投鄴...
一座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看的碑文,這也是為何柴氏是宋朝的皇親國戚
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柴氏江山,建立大宋王朝,應驗了當時民間流傳的「點檢做天子」傳聞(可能是趙匡胤製造的輿論)。陳橋兵變在五代十國事情算是比較文明的...
周世宗柴榮的後人在宋朝待遇如何,真有丹書鐵券護身嗎?
周世宗柴榮,雖然在位只有六年時間,但他在身前身後的名聲倒非常不錯。他在位期間,訓練士卒、裁汰冗員、招撫流亡、降低賦稅,使後周的政治頗為清明,中原開始復甦。他又東征西伐,為後周開疆拓土,使後周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