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江南、統一南北,卻在「斧聲燭影」的千古謎團中暴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話接上回,顯德六年(959年),陳橋兵變後大宋立國,趙匡胤使用兵變手段奪取了後周政權。

雖然得國不正,手段非常規,但卻確實是在大多數將領的擁戴下搞的事情,而且也沒有對開封和朝廷造成多大的震盪,政權的過渡基本沒有什麼波瀾。

接下來擺在趙匡胤君臣面前的問題就一個,那就是統一南北、匡扶天下。

趙匡胤(影視)

02

宰相趙普是趙匡胤的親信,兩人在周世宗柴榮麾下同朝為臣的時候就是很好的夥伴,後來在趙普等人的精心策划下,才有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

趙匡胤對趙普說:「我真的睡不著,你看這臥床之外全是人家的地盤。

」北有北漢和契丹,南有南唐、荊楚,西面還有個後蜀。

可以想見趙匡胤是真的睡不著,但凡想搞點事情的君王都睡不著,更何況是雄才大略的開國之君趙匡胤。

晚上再怎麼睡不著,天亮之後該幹的事情還是得干啊。

這個時候,聽說有人要搞事情,李筠和李重進叛亂,很明顯這哥倆是不服啊。

趙匡胤知道加強中央集權的機會來了,於是利用平叛改革軍制,分分鐘解決叛亂。

同時積極發展生產,鞏固大宋這塊新生招牌。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安排妥當,趙匡胤確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決策,他要回歸自己的老本行,通過戰爭與武力促成統一的局面。

03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趙匡胤部署兵力防衛西、北兩個方向邊境,主要是防範北漢勾結契丹南侵。

然後派大軍南下,以荊湖為突破口,拉開統一南方的戰爭,完成周世宗未竟之大業。

長沙橘子洲

當年十月,武平節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歲的周保權繼位。

衡州刺史張文表乘機兵變,占領潭州(今湖南長沙),威逼朗州(今湖南常德)。

周保權求援於宋,趙匡胤南下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決定以「假道滅虢」的方略,一箭雙鵰幹掉荊南和湖南這兩股勢力。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宋軍以幫助湖南討張文表為名,借道荊南。

荊南節度使高繼沖當然不敢不借,但這一借就有去無還。

宋軍攻占了江陵(今屬湖北)城,迫降高繼沖,荊南遂亡。

此時,周保權說叛亂已被平定,表示大宋軍隊就不要再南下了吧。

很明顯他年紀太小太天真,搞笑一樣。

聽說宋軍欲圖湖南,周保權急忙派人率軍抵抗。

二月底,宋軍水陸並進,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嶽陽北),繳獲戰船七百艘,占領岳州(今湖南嶽陽)。

三月初十,宋軍占領朗州,周保權被俘,湖南遂平。

天府之國-成都

04

湖南湖北都被收入囊中,接下來趙匡胤瞄準了天府之國——後蜀。

後蜀皇帝孟昶聞訊,豈肯坐以待斃,欲依託蜀地之險要嚴陣以待,同時遣使約北漢為援。

這時,趙匡胤獲後蜀叛將趙彥韜,得知蜀地兵力部署,遂下令攻蜀。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軍分兵兩路:北路率步騎三萬出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風州鎮),沿嘉陵江南下;東路率步騎兩萬出歸州(今湖北秭歸),溯長江而西進。

兩軍劍指成都。

孟昶命人率兵數萬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廣元)、劍門(四川劍閣東北)等關隘,十二月,宋北路軍占領利州。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北路宋軍突破劍門險要,又占劍州(今四川劍閣);東路軍突破巴東咽喉夔州(今四川奉節東白帝城),又連克萬州(今四川萬縣)、開州(今四川開縣)、忠州(今四川忠縣)、遂州(今四川遂寧)等地。

兩軍會攻成都,孟昶舉城投降,後蜀滅亡。

廣州

聽到成都投降的消息後,南唐、吳越等國的國君慌了,紛紛上表表示臣服。

南方只有南漢皇帝劉鋹拒絕附宋。

開寶二年(969年)六月,趙匡胤開始積極準備南征物資儲備,次年大舉南下攻伐南漢。

宋軍相繼占領賀州、韶州(今廣東韶關)、南漢國都興王府(今廣東廣州),劉鋹投降,南漢滅亡。

05

這個時候的南唐後主李煜仍然痴迷於他的詩詞歌賦,但也捨不得放棄江南國主的地位。

他表面上上表臣服以自保,暗中積極備戰以防宋軍來攻。

南京-秦淮河

趙匡胤志在平定江南,曾有名言:

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開寶七年(974年)九月,十萬宋軍出荊南,欲平南唐。

趙匡胤調吳越軍出杭州(今浙江杭州)北上策應,並分兵牽制湖口(今屬江西)的南唐軍,保障主力東進。

開寶八年(975年)正月初三,宋軍破溧水(今屬江蘇),又與十萬南唐軍激戰於秦淮河,大敗南唐軍,直逼金陵(今南京)。

在東西兩個方向的夾擊之下,金陵成為孤城,最終被攻破,李煜投降,南唐滅亡。

宋太宗

這一年是趙匡胤登上皇位後的第15年,他終於平定江南,完成南北統一,天下一家。

「先南後北」的戰略實施了一半,接下來該修理位於北方的經常與契丹曖昧不清的北漢了。

06

可是,這個艱巨的任務趙匡胤是搞不定了。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入宮飲酒,共宿宮中;次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

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離奇的是,繼承帝位不是趙匡胤的兒子,而是其弟趙光義,也就是宋太宗。

關於趙匡胤的暴死,《湘山野錄》中有「斧聲燭影」的說法流傳甚廣,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

「斧聲燭影」

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后,日後將帝位傳給趙光義。

北宋的歐陽修和司馬光等人修史的時候,都極力的迴避或者粉飾這段歷史,認為宋太宗即位合理,而宋太祖是正常駕崩。

個人覺得這只是北宋文人們駕輕就熟的套路,歷史的真相早已淹沒在開寶九年那個「燭影斧聲」的夜晚當中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是怎樣襲占荊州何湖南的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便對趙普說:「我睡不著覺,因為臥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盤。」在趙普的幫助謀划下,趙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後,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宋太祖趙匡胤為何雪夜訪趙普

宋太祖趙匡胤為何雪夜訪趙普趙汗青我這裡說的趙普肯定不是中央電視台的播音主持人。他是一千多年前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大宋宰相趙普。趙普,字則平,北宋政治家。後梁龍德二年(922)生於幽州薊州(今北...

中國宋朝皇帝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

宋太祖趙匡胤一生的幾次經典戰役和離奇去世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便對趙普說:「我睡不著覺,因為臥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盤。」在趙普的幫助謀划下,趙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後,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