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里的大宋王朝·一 江南煙雨里的獨自等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絳唇·感興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江南煙雨里的獨自等待

1

青雲低垂,細雨絲絲,煙雨江南總會帶給人孤寂淒清之感。

江南是溫婉清秀的,她的溫婉讓人感受到繾倦纏綿,她的清秀讓人心曠神怡。

撐著油紙傘,走過一條條青石板巷弄,在孤寂淒清之上,內心升騰起一種滄桑和悠遠。

雨漸漸小了。

一個身著青衫的中年人,沿河信步走到城郊,不遠處的漁村裡,三三兩兩打漁船,止錨靠岸歸家,解下蓑衣、摘掉斗笠,一起卸去的還有一身疲憊。

那矮小村屋裡,有等待他們的婆姨、孩子,沒準還有一壺老酒,幾樣小菜。

那中年人抬起頭,看青雲隱去後的天,一排排雁陣飛過。

北雁南來,喔,又是深秋時節。

大雁總像公雞司晨一般,準確地報告著季節的變幻,山東巨野老家,此時已很冷了吧?那排列著整齊陣型的雁群,令行禁止,全憑領頭雁的本領。

人生也是如此,總有人要先行一步,引領風潮……

他是王禹偁,新任的長洲知縣。

剛過而立之年的他,血氣方剛,春風得意。

太平興國八年他中了進士。

先做了成武縣主簿,後調任長洲。

這個出身農家的新任地方長官,「詞學敏贍,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為己任。

他才華橫溢,又愛打抱不平;他關心民間疾苦,敢於直言諷諫;他愛品評當世人物,以董道直行、澄清天下為己任。

這樣一個人物,初入官場,春風得意馬蹄疾,正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時候,加之他性格剛毅,自然慷慨激昂。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這句話如果出離寫作的年代,或許會從中讀出幾許蒼涼悲壯,然而,作為一個初任地方首長的青年人,更多地蘊藏在字裡行間的應是一種蓄勢待發的豪邁激昂。

這樣看來,這位書生意氣的中年人站在江南漁村外的點點菸雨中,胸中激盪著「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朝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這樣的豪氣,眼前雖是雨恨雲愁,但一個書生報國的時代畫卷,正在他面前徐徐展開。

2

然而,讓王禹偁躊躇滿志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時代呢?

這是一個轉折的時代,一個謎一樣的時代,一個充滿變化和無限可能性的時代。

有宋一代最大的疑案當屬太祖趙匡胤之死和太宗趙光義的上位。

歷史上著名的「斧聲燭影」說的就是這件事。

「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宋史》中對趙匡胤的死,只有寥寥數語記載。

太祖怎麼死的?傳位給了誰?趙光義怎麼接的班?成為一連串的懸疑。

宋代的文瑩在《續湘山野錄》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趙匡胤兄弟還是一介平民的時候,他們碰到一個道士,道長對趙匡胤說,你有帝王之相。

後來,陳橋兵變,太祖黃袍加身。

對當初給他看相的道士念念不忘,撒下人馬去找,但久尋不得。

趙匡胤要死的那年,道長出現了,趙匡胤很高興,問他自己壽數幾何?道長說,癸丑夜,若天朗氣清,可延壽十二年,否則,命在頃刻。

到了十月二十日夜,太祖登上太清閣觀察天象,突然間烏雲四合、天氣陡變,大雪冰雹紛紛落下。

後來,太祖宣召晉王趙光義進宮,二人對酌至深夜。

太祖屏退了宮女侍衛,宦官、宮妾遠遠望見燭影搖曳,趙光義不時起身離席避讓。

夜半時分,殿外大雪已積數寸,太祖引柱斧戳雪,對趙光義說:「好好干、好好干!」

當晚,太祖駕崩。

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

雖然也有很多歷史資料說太祖之死與趙光義無關,但千載之下來看,這則野史里記載的往事流傳最廣。

蔡東藩的《宋史演義》里輯錄了稗官野史中關於當晚情狀的幾種記載,除與上文類似的一說外,又記說趙匡胤後背生疽,苦痛難耐。

趙光義進宮探視,突然看到趙匡胤背後站著一個女鬼,用手正錘他後背。

趙光義便拿起柱斧來砍那女鬼,不料女鬼躲閃,一斧子倒砍在了疽上,太祖一命嗚呼。

正史語焉不詳,小道消息便大行其道了。

不管怎樣,「父傳子、家天下」的慣例在北宋開國時便打破,總是一道奇觀。

影響太宗趙光義執政合法性的除了「斧聲燭影」,還有「金匱之盟」。

太平興國六年九月,太子太保趙普進獻了一份約書,主要記載了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臨終前將趙匡胤叫到床前,要他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的往事。

當時左右唯有宰相趙普在側,奉太后遺命,將這一事件記錄了下來,藏於金櫃之內,是為「金匱之盟」。

趙光義坐皇上六年了才拿出這份遺詔,可信度不高。

趙普發布這份遺詔,本是為了證明太宗皇位的合法性,然而,也為太宗製造了一個新的難題:自己百年之後,王位難不成要傳給弟弟趙廷美?

為了繼續幫宋太宗掃清障礙,趙普再度出山,「查實」了趙廷美「圖謀不軌」的罪證,連同政敵盧多遜一起彈劾,結果太宗自然准奏,盧多遜闔族流放,秦王趙廷美屢次被貶,最終鬱鬱而終,時年38歲。

因「斧聲燭影」備受困擾的太宗趙光義終於長出了一口氣:沒有人能對他的王位造成威脅了,百年之後承繼大統的只有自己的嫡傳子嗣。

這一年,正好是太平興國九年,也就是王禹偁就任長洲知縣的年份。

這一年,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因同情叔父趙廷美被迫害致死,抑鬱癲狂,瘋掉了。

同樣在這一年,太祖皇帝趙匡胤的舊部、「杯酒釋兵權」中的「男二號」、被解除兵權的大將石守信病亡。

他死後,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諡武烈。

公元984年的11月,太宗皇帝掃清了登頂權力巔峰的所有障礙,改元雍熙。

3

站在江南漁村邊上的新任縣長,當時遇到的國內形勢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官階不高的臣子,帝王家事實在是他可望不可即的。

那他滿腹的心事,究竟繫於何處呢?

不妨再來看看當時的國際形勢。

太宗繼位後,南征北討,完成了趙匡胤一些未竟的事業:太平興國三年,吳越國王錢俶將所據的兩浙十三州,近百個縣、60萬戶百姓和十幾萬的軍隊獻給趙光義,自己獲封淮海國王,自此大宋將江南平定;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先是打敗了作為援軍的遼國軍隊,進而攻克了趙匡胤生前三次親征未能拿下的北漢。

自此,趙光義統一了除「燕雲十六州」之外的全部版圖。

「燕雲十六州」是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區,在冷兵器時代,這片地區是中原帝國的天然屏障,「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可見其重要性。

然而,在五代十國時,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為謀求契丹人的支持,稱遼太宗為父,自己甘願為「兒」,契丹出兵幫助石敬瑭建立了後晉,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

終宋一朝,燕雲十六州一直是個噩夢,既讓大宋王朝的帝王將相魂牽夢縈,又讓他們時時膽戰心驚地面對如狼似虎的契丹人隨時可能南下的鐵蹄和屠刀。

太平興國四年,平定了北漢的宋太宗打算一鼓作氣奪回燕雲十六州,他親率大軍10萬人圍攻幽州(今北京)。

輕敵冒進的宋軍遭遇了遼軍的頑強抵抗,最終在三路遼軍的夾擊下,宋軍於高粱河一帶大敗,一萬多人戰死,宋太宗為流矢所傷,丟盔棄甲,在部將的護送下逃回宋境。

史稱「高粱河之戰」。

高粱河之戰是大宋立國之後遭遇的最大失敗,其損失絕不僅僅是陣亡一萬多名將士這麼簡單。

一方面,北漢被宋朝平定,宋、遼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沒有了,燕雲十六州又牢牢掌握在遼國手中,契丹人隨時有可能南下攻宋,大宋上到天子下至黎民始終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之下;另一方面,天子親征大敗虧輸,使宋軍在心理上就對遼軍懼怕敬畏。

宋太宗的好大喜功等於是捅了馬蜂窩,從此以後,遼宋兩國戰亂不斷,烽煙四起。

看過了當時王禹偁所處的時代和國際國內的形勢,大概就知道他在這首詞里所說的「平生事」了:出身農家的少年,天賦異稟,9歲能文,29歲中進士,30歲到長洲任縣長。

這樣一位仕途平順、性格耿直的讀書種子,面對邊塞頻繁的戰亂和剛剛平定、百廢待興的江南,自己到任伊始,自然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和使命感。

4

如果只從字面上理解王禹偁這首《點絳唇》,也許你感受不到更多的信息。

然而,與宋初的浮華文風相比,這首詞清新明快,不事雕琢,讀來情景交融,質樸淡然。

作為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深合王國維「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之說。

「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子美是前身。

」王禹偁自視甚高,在宋代率先提出繼承杜甫、白居易現實主義傳統,開北宋詞壇、詩壇風氣之先。

宋初的文人自視甚高自有其底氣:北宋結束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據的局面,詩詞曲賦自然不能因襲前代,別開一番生面成為書生報國的一大使命。

從王禹偁的履歷來看,他出身寒微,一生輾轉,多為州縣官員,他了解民間疾苦,敢於秉筆直諫。

他曾進《端拱箴》於太宗,批評皇宮的奢侈生活;曾抗疏為文學家徐鉉辯解其罪觸怒太宗,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任翰林學士時因言獲罪,被以謗訕朝廷的罪名貶知滁州,次年改知揚州;撰修《太祖實錄》時,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滿,再次被貶出京城至黃州。

出身和經歷造就了他直言敢諫的性格,直言敢諫的性格又註定了他難以見容於當世的命運。

「一生幾日?八年三黜。

」在《三黜賦》中,王禹偁對自己8年遭到三次貶黜多所感慨:老父隨自己顛簸於貶謫之路上,尚在襁褓的孩子跟著一路嚎哭,父母屍骨未寒,他又再度遭貶,進退兩難……

「屈於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謫而何虧?吾當守正直兮佩仁義,期終身以行之。

」文章的最後,在與古聖先賢做了一番對比後,他又重申了和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堅守仁義正直,終身不悔。

咸平四年(1001年)冬,48歲的王禹偁死在蘄州任上。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這首詞,在那個寒冷的冬季吟來,別有一番滋味。

歐陽修對王禹偁評價甚高:「想公風采常如在,顧我文章不足論。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間容貌任塵昏。

」蘇軾後來撰文感懷王禹偁說:「始予過蘇州虎丘寺,見公之畫像,想其遺風餘烈,願為執鞭而不可得。

與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混戰相比,北宋雖未建立漢唐時的政治版圖,但中原帝國大一統的事攻足以讓廟堂上的君王俾睨天下;從陳橋驛走出的大宋政權與生俱來就帶有的對軍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讓它的統治者倒向了文人;千秋功業的驕矜和出於政治平衡的帝王心術讓身處這個偉大時代的文人們一方面荷受君恩,激揚文字,同時也受到難測天威的排擠、指斥、貶謫;他們創造著並最終創造了一個令後世目眩的時代,同時,他們也被這個時代創造、改變、榮寵、厭棄……(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燭影斧聲什麼意思?燭影斧聲和宋太宗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

趙光義即位疑雲 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嗎

趙光義即位之事頗有疑雲,是為「燭影斧聲」事件,民間也一直傳說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趙光義穩固統治皇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先是...

真·宋太宗——趙光義

趙宋的傳承是很高風亮節的,什麼燭影斧聲,都是小事有金匱之盟為證。什麼是燭影斧聲呢?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問。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