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曹操用什麼手段來挑撥劉備、孫權關係的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

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治所郴縣,今湖南郴州)、長沙(治所長沙,今湖南長沙)四郡。

而曹操權衡利弊,決定主動放棄江陵(今湖北荊州),命曹仁退守襄陽。

後劉備又從孫權手上借得南郡(治所江陵),於是在荊州形成小三分局面。

曹操據有襄陽、南陽;劉備據有南郡(部分),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孫權據有江夏、南郡(部分)。

這只是大致形勢,當時的荊州,三家勢力錯綜複雜,占據的土地犬牙交錯,要詳細說明情況,非得再有一篇文章的篇幅才行,鑒於本文只是給普通讀者看的,這裡不做詳細論述。

曹操占據的襄陽最是要害,襄陽向來是中國戰爭史上南北相爭的要點,戰略地位非同凡響。

襄陽地處南陽盆地南部,古人稱:「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

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

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

」[①]其地形,群山環繞,一水縱貫。

面向漢水、背靠峴山,東有桐柏、大洪,西有武當、荊山。

漢水從襄陽城東南下,沿河谷出石門,經石門至於江漢平原,是襄陽對江陵用兵的主要通道。

西北向可經陸路入武關抵關中,也可從水路溯游而上至漢中;昔年秦國攻楚,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北向出魯陽(今河南魯山)可進尹、洛,直逼洛陽;這是楚國威脅周人,問鼎之輕重走的路線。

西北向出義陽三關可威脅豫州;楚國爭霸中原,這條是主要進軍路線。

東南下經章陵(今湖北棗陽南)、抵隨縣,直趨沔口;後來吳人進攻襄陽,這是一條經常的進兵路線。

可見襄陽之地四通八達,制約東西南北。

曹操著眼於經營襄陽,保證了對荊州南方的形勝之勢。

三國襄陽地圖

最初的時候,曹、孫、劉三家的關鍵點在江陵。

當時曹仁和周瑜在江陵一線血戰,雙方殺傷甚眾,曹操率先出招,命曹仁主動放棄江陵,撤守襄陽。

這是曹操生平幾個精彩決策之一,雖然江陵像根釘子一樣嵌入長江江防之中,能夠對孫權和劉備形成極大威脅,但曹操赤壁新敗,孫、劉聯軍勢頭正旺,在這個時候硬抗其鋒芒未必是明智之舉。

曹操在赤壁戰後曾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這指的是當年他打敗袁譚,占據黎陽,想趁勢掃蕩河北,郭嘉認為,「急之則相持,緩而後爭心生。

」[②]曹操這時想起郭嘉正是想起郭嘉當年對河北局勢的分析,用於孫權、劉備身上也正合適。

所以曹操主動放棄江陵,扔出這塊骨頭試圖分化孫、劉聯盟,而之後事態的發展證明這一手極其高明。

曹操放棄江陵後,因為襄陽被曹操所掌握,江陵至夏口(今湖北漢口)一線就成了抵抗曹操的一線陣地,而江陵因為荊襄大道的緣故,首當其衝。

周瑜進占江陵後,孫權在江淮(合肥方向),荊襄(江陵方向)獨力抵擋曹操,劉備居二線,幾乎不承受來自曹操的壓力。

而赤壁之戰後,三家對荊州的瓜分,孫權最是吃虧,孫權在打敗赤壁打敗曹操和江陵血戰曹仁中出了大力,獲得的後果只是解除了覆滅的危險和占領了南郡(即江陵);曹操雖然赤壁戰敗,又主動放棄江陵,卻牢牢占據襄陽,呈高屋建瓴之勢;劉備出力最少,卻收益最大,本來是喪家之犬,搖身一變成了小土豪,周瑜還把南郡在長江以南的一塊地分給了他,劉備把大本營設在油江口(今湖北公安西北),改名為公安。

[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明星陣容演繹漢末版《獵場》(二)

  2曹魏宗室頭號雙花紅棍從來不需要存在感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親率主力北攻襄陽。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一說為前鋒接戰不利,又遭遇疫病於是退兵),劉...

赤壁之戰的神秘人物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