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心胸狹小不能容人的人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部《三國演義》讓周瑜蒙受了難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將也幾乎成為了嫉賢妒能、心胸狹隘的「代名詞」。
然而大量的史實告訴我們,周瑜並非我們傳統印象當中的樣子,他的心胸狹小、不能容人更是一種人為的惡意的假象。
《三國演義》刻意「貶低」周瑜,更多的是出於小說藝術的需要。
羅貫中承襲了「帝蜀寇魏、尊劉貶曹」的創作思路,諸葛亮作為小說的第一主人公,作者當然會不遺餘力地去烘托、渲染。
為了突出諸葛亮,羅貫中不僅虛構了許多情節,還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勞。
比如,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這才使得孫劉成功聯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東風,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則就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了。
對周瑜性格上的「惡搞」,也是為了映襯和對比諸葛亮,周瑜氣量狹小、意氣用事,方能顯示諸葛亮的寬宏大量、沉穩老辣;周瑜處心積慮,諸葛亮則從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諸葛亮就道高一丈。
可嘆!周大都督雖智勇兼備,但在諸葛亮面前,卻總是捉襟見肘,生生地淪為了陪襯。
儘管《三國演義》里周瑜的「劣跡」已家喻戶曉,但是,小說終究是文學藝術作品,不能等同於歷史的真實。
周瑜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
後孫策脫離袁術自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
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
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任水軍都督。
公元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權即位後,也十分信任周瑜。
公元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
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
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拚死取下了南郡。
隨後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
公元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
孫權聞訊後,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
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
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
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醜化,直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
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係,周瑜一方面主動割長江南岸地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外交行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劉備的梟雄本色,不願劉備一天天壯大,因此上書孫權,要求孫權將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但其實周瑜本人並未施美人計,孫尚香也是由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
在對劉備一方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則眼光看得更遠。
遺憾的是,千百年之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墊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則變成了一個老實得笨得出奇的人。
《三國演義》里的周瑜,大家都說是心胸狹窄的,氣量很小,嫉賢妒能。
這真是對《三國演義》最大的謬誤!
大家看《三國演義》,周瑜與諸葛亮明爭暗鬥,孔明處處計高一籌,周瑜懷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後快,有些人就說《三國演義》把周瑜寫的是氣量狹窄。
這是這本書表面上給我們的印象,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要看到問題的實質!
客觀來說,瑜亮之爭不是個人之爭,是國家之爭,是各為其主、代表各自集團的利益之爭。
個人之爭是名利之爭,是小人之爭,為各自集團之爭是代表國家利益之爭,是君子之爭。
瑜亮之爭顯然是君子之爭,是站在各自集團利益的基礎之上的鬥爭,所以顯然他們之間的爭鬥不是為自己,是為各自集團的長治久安而進行的鬥爭,所以,周瑜欲除諸葛亮,是想為東吳減少一個潛在對手,而不是對諸葛亮之才在自己之上的小人的嫉妒心作祟。
這其中的道理,《三國演義》中都有交代,只是被太多的人無視罷了!改編自《三國演義》的94版電視劇,很好地領會到小說的這些思想,在周瑜死後諸葛亮前去弔孝,之前諸葛亮與趙雲之間有一段對話——
子龍:「周瑜去世,荊州少一勁敵,軍師當高興才是!況且那周郎心胸狹窄,幾次欲置軍師於死地。
我聽江南來人言,周瑜死前遙望江北,嘆乎『既生瑜何生亮』,可見他對軍師之恨,軍師又何必傷感?」
諸葛亮:「人言周公謹忌才妒能,非也!否則,當年他也不會叫我兄諸葛瑾勸我歸順東吳。
可見周公謹並非忌我之智有勝於他,而是恨我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
周公謹風雅超群,乃一代儒將。
今壯志未酬,如星隕落,怎不令天下英雄同悲!」
可見《三國演義》里通過諸葛亮之口,高度評價了周瑜,也解釋了他們兩人之間的鬥爭的真諦,這就是站在集團利益基礎之上的君子之爭。
在古代對於人才的爭奪是殘酷的,諸葛亮這樣的大才對於當時的局勢能起關鍵性的作用,這樣的人才要是在友方那是大幸,要是對手那就是大麻煩,周瑜先派其兄諸葛瑾勸降不得,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除之!正如諸葛亮所言「周公謹並非忌我之智有勝於他,而是恨我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也」。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諸葛亮的確給東吳帶來了很多麻煩,不正說明周瑜的遠見嗎?
用現在的話說,周瑜是東吳集團里的「鷹派」,與他對應的是魯肅的「鴿派」。
「鷹派」人物的特點就是鐵腕政策,通常的表現方式就是軍事打擊。
周瑜欲對諸葛亮動刀也是「鷹派」慣用手法的一種表現。
比如,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用反間計通過曹操之手殺掉蔡瑁、張允也是一個實例,除去敵對陣營中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才,這跟欲除諸葛亮是同一個道理。
不能說殺掉蔡、張二人是智謀體現,欲殺孔明就是心胸狹窄。
有時候你的對手才是最了解你的人,周瑜深知諸葛亮是狠角色,將來是東吳的大患,這是周瑜想殺諸葛亮的根本原因。
他是為東吳的長遠大計著想,用「鷹派」的思維和手段去消除心中所患、所慮,並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嫉賢妒能、心胸狹窄」。
反之諸葛亮對周瑜的了解也很透徹、精準,如上面與子龍的對話。
另外諸葛亮在祭奠周瑜的祭文中對周瑜做了高度評價,雖然這裡有諸葛亮作秀的成分,但基本上道出了周瑜的平生貢獻以及為人、品德。
這些感動了所有東吳將士,包括孫權(孫權:「人曰孔明與公瑾不和,今觀其祭奠之言,人皆虛言也!」)。
周瑜推薦與諸葛亮私交甚篤的魯肅接替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其他「鷹派」,由此看出,兩位英雄相惜,心照不宣。
何來有為私慾而除之的私念?對眾口一詞的對《三國演義》的誤解讓人無奈,羅貫中對周瑜處處設有伏筆,只要細心領悟不難看出,我們不能只看到其表面,要站在他們所處的環境、所處的各自集團以及他們的出發點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小編興趣廣泛,愛好眾多,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讚,分享,評論,關注一下,電影資源共享,籃球NBA探討,好音樂分享,都是小編比較喜歡的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可多多騷擾在下,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周公瑾冠絕無雙,羅貫中竟然一派胡言
《三國演義》里的周瑜,大家都說是心胸狹窄的,氣量很小,嫉賢妒能。這真是對《三國演義》最大的謬誤!大家看《三國演義》,周瑜與諸葛亮明爭暗鬥,處處孔明技高一籌,周瑜懷恨在心,欲除之而後快,有些人就說...
貪戀美色、肚量狹小?你對周瑜的誤會有多深?
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英雄史。正史之外,以演繹和戲說為主的《三國演義》更是一部徹徹底底的英雄史詩。然而,都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尊劉抑曹,但全書被黑得最慘的卻不是曹操,而是東吳的大都督周瑜——
諸葛亮狂熱粉絲羅貫中,《三國演義》里掩蓋了周瑜的哪些真相?
周瑜是被人給氣死的?但歷史上對周瑜的評價是器量廣大,性情開朗,那麼又是為什麼世人都說他小氣狹隘,目光短淺,有嫉妒賢良之心呢?歷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真的如《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一樣嗎?
周瑜氣量不小,也並非被氣死 真實的歷史恰好相反
在三國那個風起雲湧、群雄逐鹿的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將才和文才。大多數人了解三國的途徑是通過《三國演義》。其中熟為人知的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有仁政愛民的劉備,有謀略超群的郭嘉…….可能大家對《...
美男人,偉丈夫,真正的周瑜,被文學抹黑的千古一將!
因為種種原因,歷史上有很多被冤枉被埋沒被誤解的人物。東漢末年的周瑜就是其中一個。 因為一部被章學誠稱作「三分虛構、七分真實」但實際是「七分虛構、三分真實」的《三國演義》,周瑜在中國家喻戶嘵。但人...
三國中周瑜為何會被抹黑?歷史到底是什麼樣
四大名著中,對《三國演義》情有獨鍾,其中許多的人物的列傳仍舊可以隨口說出。大學後,開始揣摩《三國志》,發現陳壽的才氣遠在羅貫中之上,文筆不得不讓人佩服。其中對人物的描寫可淋漓盡致,又尊重了歷史的...
三國被垂涎最多的女人:大喬小喬是幸還是不幸?
在金戈鐵馬的三國亂世,有兩位絕色佳麗的故事,被作為英雄美人的典型廣為流傳,同樣也成為當代猥瑣男們意淫的絕好對象。這就是江東二喬(古漢語中「橋」「喬」二字通用)。這兩位「著名」的美女,可惜歷史上甚...
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讀過三國或者看過電視劇的人,都非常熟悉諸葛亮三氣周瑜這一精彩的片段,精彩度不亞於舌戰群儒。自從赤壁之戰合作開始,周瑜就和諸葛亮開始了明爭暗鬥,周瑜開始想拉攏諸葛亮為江東政權效力,拉攏不成便想除去...
三國演義中小肚雞腸之人,歷史裡擋住「天命所歸」的曹操一統天下
東漢桓帝時,有顆黃色的星星出現在楚、宋分野。著名的星相家殷馗說,再過五十年,梁、沛一帶,一定會出現一個天下無敵的人。果然這一年曹操打敗袁紹,無人可以爭鋒,一統江山的時機到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
此人智勇雙全才華橫溢,正史中擁有完美形象的他為何遭後世狂貶?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三十二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三國演義》雖然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但是,這畢竟是一部小說,作者羅貫中雖然按照歷史進程來敘述整個三國故事,然而,其中有許多人物,都被羅貫...
「既生瑜,何生亮」,歷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個心胸狹窄,機關算盡,最後卻被諸葛亮氣死的人。然而歷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歷史三國演義: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出身士族,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可以說是當時很多女性同胞傾慕的對象,擁有大批女粉絲的周瑜,不僅出身不錯還精通音律...
《三國志》之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四大名著中,對《三國演義》情有獨鍾,其中許多的人物的列傳仍舊可以隨口說出。大學後,開始揣摩《三國志》,發現陳壽的才氣遠在羅貫中之上,文筆不得不讓人佩服。其中對人物的描寫可淋漓盡致,又尊重了歷史的...
此人不死,劉備蜀漢霸業難成,毛主席誇他,不是郭嘉,更不是龐統
在三國時期有一個少年英才,英姿颯爽,性度恢廓,有王佐之資,然而英年早逝,並被《三國演義》所抹黑,他就是周瑜,周公瑾。周瑜世代官宦之家,而且小伙子善通音律,放現在可以做個頂級的音樂製片人,而且長 ...
周瑜真的是「氣量狹小」的人麼?
《三國演義》對三國的歷史文化有很強的普及作用,但是它的一些描寫,也迷惑了作者對歷史真相的理解。其中對周瑜的描寫,就與史書有很大出入,這也是歷史小說與歷史真相大相逕庭的突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