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宦官生逢亂世,不僅明哲保身,且改一字救千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真真
一
提起宦官,我們首先會想到手執浮塵,面敷白粉,行事娘娘腔的印象,似乎他們身上缺少了一股正氣。
但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充滿一身正氣的宦官大有人在,如唐玄宗成為無權無勢的太上皇被逼遷居西內時,面對殺氣騰騰的李輔國和五百騎攔住去路時,宦官高力士挺身而出,解救唐玄宗於危難。
高力士僅僅解救一人,歷史上還有一名宦官冒殺頭之罪,改一字救活千人。
此人是誰?他就是唐末至五代初年宦官張居翰。
二
張居翰辦事認真,得到唐昭宗皇帝的賞識,被派去監督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軍事,當時的幽州節度使是劉仁恭。
張居翰在幽州與劉仁恭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而且私交甚好。
天復三年(903年),昭宗傾盡全力誅殺宦官監軍。
九成以上的宦官監軍都被殺,而幸免於難的只有兩人,張居翰就是其中一人,幫組他死裡逃生的就是他的好友劉仁恭。
三
天佑三年(906年)七月,劉仁恭和李克用聯盟共同對付梁太祖朱溫時,張居翰居中運籌,立下了功勞。
李克用見其精明,便留而不遣,從此,張居翰又成了李克用的愛將。
張居翰在軍中的最出彩的戰績是潞州保衛戰,因守衛潞州有功,深的李存勖(李克用之子)的讚賞。
四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滅梁稱帝(後唐莊宗),大封群臣。
大將郭崇韜和張居翰為掌兵權的樞密使。
但是郭崇韜專權跋扈,又嫉恨宦官,張居翰為明哲保身,做事十分低調,對於商議的國家大事從不發表意見,才得以保全性命。
在個人的問題上他採取的是唯唯諾諾,但當危機數千無辜人的性命時,他表現的卻是大義凜然。
五
同光三年九月,莊宗李存勖命太子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出征後蜀。
蜀主王衍自知抵擋不住,上表乞降。
繼岌入成都時,王衍身穿白衣,銜壁牽羊,以草繩系頸,迎降道左。
李存勖召王衍赴洛陽,並賜詔書說:"固當列土而封,必不薄人於險,三辰(日、月、星為三辰)在上,一言不欺!"大意是說:「我會封給你一塊土地,不會薄待於你,日月星三辰為證,絕不虛言欺哄!」
六
王衍欣然動身,率領宗族、百官及其家族數千人,啟程東行。
他行至關中時,因河北亂起,只得暫留秦川驛。
李存勖欲東征平叛,擔心王衍在後方作亂,便下詔說:"王衍一行,並宜殺戮。
"張居翰在複查詔書時,認為王衍既己投降,現在又出爾反爾,於是,張居翰冒著殺頭的危險,將詔書貼在柱子上,將'行'字塗掉,改為家'字,於是"王衍一行,便成了"王衍一家"。
當時莊宗李存勖自顧不暇,也無心追究此事。
這樣,後蜀百官及王衍的僕役等一千餘人的生命,才得以保全。
七
後來莊宗李存勖被弒,明宗李亶進入洛陽,張居翰辭朝後歸隱長安,於天成三年(928年)四月二十七日(5月19日)壽終正寢,終年七十一歲。
張居翰生在唐末亂世,混在軍閥藩鎮,不管是晉王李克用還是幽州的劉仁恭,都是喜怒無常、嗜酷好殺的狠人,他能平安度過,多靠生性的平和靜默,不事張揚。
能過改一字而活千人,靠的是他一身的正氣。
戲子誤國古來有!幾百年前,這個皇帝被戲子斷送了一片江山!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大唐的隕落讓人唏噓不已。朱溫篡唐後的五十年里,中華大地就瞬間進入了又一個分崩離析的亂世年代:五代十國年代。有一個人曾有機會提前結束這個亂世,延續李家王朝,但最終沒能力挽狂瀾。
戲子皇帝軍事上勝唐太宗李世民曲藝上賽唐玄宗李隆基 如政治白痴
利益雖至關重要,但始終有一些仇怨是無法說放下就放下的,就像家族世仇。李存勖身上就背負著這樣的仇怨,針對的對象就是後梁的朱溫,這個曾暗算過父親李克用,令父親死不瞑目的「小人」。
五代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勖")(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檢校司空,遙領晉州刺史,後襲...
宰相偷改皇帝密令一字挽救1000多人的性命
君無戲言,古代皇帝說的話,哪怕是說錯了,大臣也要無條件的執行,否則皇帝就會很生氣,後果相當的嚴重。如果遇到善於納諫的皇帝,對於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是一種幸事,剛愎自用的昏君就比較坑了。有沒有敢違...
史上最仁義太監:塗改詔書一個字,救活千條人命
提起太監,給人的印象總是那麼的奸詐可惡,啥盆子都能扣到太監的頭上,反正在世人因眼裡太監就是一個不完整的人,身體的殘疾必然會導致心靈的扭曲,再加上太監出現了趙高、王振、魏忠賢這樣的禍國殃民之輩,太...
史上最仁義太監,塗改詔書一個字,救活千條人命,功莫大焉!
文/格瓦拉同志俗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我們對於一個人本質的評價,決不能只從他的出身、外表和從事的職業來分析,唯有不帶先入為主的成見,才能得到客觀公正的結論。其實,很多出身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