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偷改皇帝密令一字挽救1000多人的性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君無戲言,古代皇帝說的話,哪怕是說錯了,大臣也要無條件的執行,否則皇帝就會很生氣,後果相當的嚴重。
如果遇到善於納諫的皇帝,對於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是一種幸事,剛愎自用的昏君就比較坑了。
有沒有敢違背聖旨的大臣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人物。
張居翰,唐朝末年河北清河人士,可能是為了生存,一狠心入宮當了太監。
當時的唐朝,早已不復當年的繁華,甚至可以說是千瘡百孔,藩鎮割據、宦官干政愈演愈烈,皇帝幾乎成為擺設。
唐僖宗在位時期,20多歲的張居翰被任命為南護軍判官,這算是他仕途的起點。
想要在勾心鬥角的皇宮中出人頭地,簡直難如登天,對於張居翰這種沒有顯赫背景的來說更是如此,但也並非沒有一丁點機會。
既然起跑線比不上別人,就必須加倍努力,無論上司交給張居翰多麼艱難的任務,他從不會抱怨,把它當做機遇,爭取百分之一百二的完成。
因為辦事認真,懂得察言觀色,張居翰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官職也隨之提升,從奉官內侍,一直飆升為內府令,而且幾次被皇帝點名表揚。
唐昭宗當時準備派個大臣到幽州辦事,目的是想在幽州節度使身邊安排個親信,及時掌握軍隊的調動情況。
經過一番考慮,唐昭宗選擇了張居翰,並賜予他緋色官服,如此高的待遇不是一般大臣能享有的。
張居翰沒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如此信任自己,在心裡暗暗發誓,就算肝腦塗地,也要報效皇帝的恩情,不能辜負他的期望。
來到幽州之後,張居翰絲毫不敢懈怠,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而且與節度使劉仁恭相處的相當融洽。
轉眼間任期已滿,張居翰不得不奉旨返回京城,重情重義的劉仁恭捨不得他走,連夜寫了一封奏摺,請求皇帝讓張居翰繼續留在幽州,得到了允許。
當時手握重兵的朱溫,說宦官奪百官之權,把朝廷搞的烏煙瘴氣,應該把他們全部剷除。
唐昭宗哪敢不聽從,只能按照朱溫的意思去做,絕大多數宦官都被幹掉,而張居翰在劉仁恭的力保下得以倖免,但不得不隱姓埋名。
唐朝滅亡後,張居翰投奔到李克用的帳下,別看他是個太監,打起仗來一點都不含糊,尤其是與朱溫對陣時,更是身先士卒,恨不得親手殺掉朱溫。
李存瑁稱帝,任命張居翰為樞密使,五代時期的樞密使,沒有多少實權,基本上相當於宰相,但至少可以說明,李存瑁對他還是比較器重的。
後蜀將領王衍,寫信投降後唐,李存瑁欣然接受,並且許以高官厚祿。
不久後,李存瑁又反悔了,就下了一道密令:「王衍一行,並宜殺戮。
」該密令被張居翰看到,心腸仁慈的他,偷偷改了一個字,把「王衍一行」改為「王衍一家」,挽救了王衍手下1000多士兵及隨從的性命。
來源:凱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