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會演戲的皇帝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很有才華,特別是開國皇帝都會表演,演的讓人信以為真。
歷史上開國皇帝演戲最精湛的要數趙匡胤了。
在他一生中,他表演了兩場重要的戲,一場戲讓他當了皇帝,一場戲讓他穩定了政權。
我們來看看他如何表演的。
第一場戲:陳橋驛兵變
趙匡胤早先是周世宗柴榮的手下,民間說當時柴榮、趙匡胤、鄭恩三人結拜,情同兄弟,三個人早年投在郭威手下做事,郭威沒有兒子,就收養柴榮為義子。
後來郭威駕崩後,柴榮被尊奉為皇帝,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他又南征北戰,決心統一全國。
但因身患疾病,39歲就去世了。
周世宗死後,由7歲的兒子即位,當時趙匡胤是後周禁軍的統帥,掌握大權。
一般來說,皇帝年幼,就會發生爭權奪利事件。
趙匡胤雖然想奪取皇位,但是又不想讓人說他欺負孤兒寡母,所以得想想辦法。
大年初一讓人謊報軍情,說北漢王和契丹一起進攻後周,小皇帝搞得心慌慌,於是命趙匡胤帶兵攻打。
不過當時朝廷上卻一片大亂,是啊,怎麼大年初一也不讓人歇歇呀。
全國惶恐,皇帝太小,國家盼望有一個大人物來收拾人心。
趙匡胤帶兵出征,卻讓自己的得力手下石守信等留守開封,表面上說是保衛國都,其實卻是做內應。
和前來送行的韓通虛以委蛇,韓通不是自己人。
趙匡胤拉著韓通,千叮嚀萬囑咐,我這一走,大周朝就靠擱下了。
你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希望你認真挑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然後依依不捨,掉下幾行眼淚。
這叫麻痹對方。
讓人散布謠言:「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
這令人們害怕,因為昔日郭威就是這樣奪取後漢天下的。
可當趙匡胤帶兵隊出發的時候,隊伍卻出奇的好,讓人感覺趙匡胤的部隊就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這無疑向世人表明,你們不要害怕,即使趙匡胤把隊伍打回來,對老百姓還是秋毫無犯。
讓禁軍軍校苗訓宣講天命。
苗訓是軍隊上的人,平時喜歡占卜看星象,搞得神神秘秘。
最近卻對士兵說天上有兩個太陽,黑光晃蕩很久了。
最後大家得出結論,趙匡胤就是又一個太陽。
既然天無二日,趙匡胤就要取代柴家小皇帝。
按照司馬光的筆記記載:甲辰日那天早起,士兵們早早起來在陳橋驛等候,一直在喊口號。
趙匡胤還未起床,趙光義趕緊報告給趙匡胤,趙匡胤急忙出門,眾人大聲喊:擁戴趙點檢作天子。
趙匡胤不允,眾人不聽,於是黃袍加身,牽著他的馬回京。
後來柴家母子就乖乖地交出了權力。
不過趙匡胤還痛哭流涕地說:我這是沒辦法,都是手下逼我這麼做的,我不想當天子,我這樣做對不起死去的先皇。
但是我不做皇帝,害怕部隊譁變,對國家不利。
這場戲就這樣結束了,趙匡胤如願的當上了皇帝,而且善待了柴家,還給柴家發了「丹書鐵券」,憑此券柴家子孫犯罪永遠免死。
第二場戲 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當上了皇帝,大加賞賜自己在軍隊中的好兄弟,加官進爵。
沒當皇帝之前,趙匡胤和這些軍隊中的將領關係非常好,當了皇帝之後,就有了變化。
為啥呢?趙匡胤自己的皇位就是通過兵變得來的,所以他對將領的軍權有很大的憂慮。
尤其是他上位之初,就暴發了李筠和李重進等兩位節度使的叛亂,更加深了他對這個問題的憂慮,也更增加了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如何讓自己的位子更加穩妥牢靠,如何消除五代以來不停重複上演的兵變,這是他上位後要做的頭等大事。
趙匡胤當上皇帝第二年,就找到宰相趙普問,「從唐朝結束以來的數十年,皇帝已經換了八個家族了,戰爭頻繁不休不止,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為何呢?朕想結束天下的戰爭,使國家長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
趙普提出對此:「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哪怎樣讓這些幫他打天下的將領把手中的軍權乖乖交出來呢,趙匡胤也煞費苦心想出了一招,繼續自己的表演。
公元961年7月初九,宋太祖趙匡胤在退朝後,留下了石守信、高懷德等一批將領飲酒,酒興正濃時,宋太祖說:「我當上皇帝全靠你們,可現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寧。
」眾將領忙問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們也被部下黃袍加身,你們也會身不由己啊。
」眾將領知道自己受到猜疑,石守信等將領跪下磕頭,哭著說:「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該怎麼處理,還請陛下可憐我們,指示一條生路。
」宋太祖藉機表達了自己讓他們放棄兵權的想法,建議「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不如多累積一些金錢,買一些房地產,傳給後代子孫,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君臣之間沒有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大臣們答謝說:「陛下能想到我們這事,對我們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這些大將紛紛稱病辭職,交出兵權。
藉此趙匡胤終於解除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深度揭秘一代雄主趙匡胤陳橋兵變背後隱藏的秘密
大宋開國君主趙匡胤以其雄才偉略鶴立於歷代帝王之林,為後人所景仰,憑藉其文治武功流芳百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雪夜訪普等故事尤為後人所津津樂道。歷史上的趙匡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陳...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他的父親是後梁、後唐、後漢的軍官,趙匡胤在後漢初年入伍,成了郭威的部下。郭威發動兵變,成立後周,趙匡胤積極參與,被郭威重用。他很早就掌握了禁軍這一支中...
陳橋驛「黃抱加身』』是怎麼回事?
陳橋驛「的袍加身」說的趦宋太祖趙匡胤代周的陳橋兵變,這得從趙匡胤 在後周末年慢慢發跡,敁終牮握屯要軍權說起,趙匡胤出身將門,家境優裕,從少年時代就獨自走南闖北。後漢乾 祐元年(948),他投到樞...
不流血而建立的大宋王朝——趙匡胤陳橋兵變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是宋的開國皇帝。依靠超群的武藝和出眾的膽略建立大宋王朝。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
爆笑鬼谷|一個河南人攢了個酒局,成了千古佳話
927年3月21日,在河南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宋朝第一代皇帝趙匡胤降生了。一般帝王出生時都自帶特異的BGM,趙匡胤也不例外,他出生的時候,據說是「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月不變」。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承上啟下,國富民強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
揭秘:趙匡胤黃袍加身
趙匡胤是宋太祖,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趙匡胤出生之時,有紅光繞室閃爍,有異香盈室,經宿不散,趙匡胤也體罩金光,三日不變。但無論後人怎樣附會,他還是人,還是肉胎俗種。 趙匡胤生於後唐天成二年(公...
他不辭職,趙匡胤當不了皇帝?宋太祖見了也要客氣的叫聲駙馬爺!
話說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當時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柴榮臥病回京,命趙匡胤任...
金戈鐵馬之兩宋烽煙錄第一篇《北疆狼煙》:第五集、陳橋兵變
五、陳橋兵變 上一講咱們講到,周世宗在彌留之際,為了確保後周江山和兒子皇位的穩固,費盡心思安排了一個個人能力突出、人人相互牽制、各方力量平衡的文武顧命大臣集團。周世宗去世後,他年僅7歲的兒子柴宗...
陳橋兵變——趙匡胤將門崛起
趙匡胤出身於河南洛陽將門之家,膽識過人,武藝超群,21歲時投奔郭威,成為郭威帳下的一名士兵。951年,掌握後漢軍權的郭威,謊稱契丹入侵,太后命他統軍北征。後漢大軍渡過黃河,到達澶州時將士們將黃袍...
被趙匡胤篡位的後周小皇帝柴宗訓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後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籍貫邢州堯山(今邢台市),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
「回味宋朝(一)」一場沒有腥風血雨的改朝換代(下)
(上接昨日)951年,郭威政變成功,改漢為周,是為周太祖,他提拔了在政變中表現出色的趙匡胤,讓他在皇宮禁衛軍里當了個小官。開封府尹柴榮是郭威的養子,後來趙匡胤又得到他的賞識並投至他的麾下。郭威一...
趙匡胤發動的陳橋兵變為什麼能成功
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奪取開封,建立宋朝,此後開創了300年的大宋王朝。陳橋兵變也被很多學者譽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在歷史上中華大地也曾經發生過多次因政變改朝換代的事...
他從從軍到坐上龍椅只用了十二年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我們且來看看趙匡胤早年的奮鬥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當時是五代中的後唐時代。他的曾祖父、祖父...
陳橋兵變時,唯一起來反抗的後周大將,死後被宋太祖追贈中書令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周恭帝還是個七歲的孩子,孤兒寡母也無外戚專政,出現不穩定局勢,十分艱難。有一將領,追隨後周政權左右,誓死效忠。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他拚死反抗,還沒出手就被殺,卻在死後得到追封...
同為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與後周郭威有什麼異同?
宋朝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原來是後周第一位皇帝郭威的小跟班,後來不斷得到提拔,成為後周軍隊的最高領導人,最後通過著名的「陳橋兵變」,實現黃袍加身。而郭威原來也是後漢的大臣,官至樞密使,相當於國防部長...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善待柴榮的後人了嗎
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周世宗柴榮文韜武略是當時亂世之中少有的有能力的皇帝,可惜柴榮最後在北伐契丹收復幽雲十六州時突染重疾,英年早逝。當初趙匡胤作為柴榮的部將被柴榮所賞識對其給予重用,柴榮死後趙匡胤改任...
「陳橋兵變」,欺負孤兒寡母的鍋,趙匡胤你還是背著吧
公元960年,以抗擊契丹入侵的名義,帶兵北上的後周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在陳橋驛被手下的兵將是黃袍加身,之後率領大軍回歸開封,將小皇帝柴宗訓拉下了馬,登基為帝,國號為「宋」。從此開創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