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官渡之戰袁紹的空軍部隊跟地道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袁紹跟曹操鬥了這麼久,都沒占到什麼便宜,實在磨得沒什麼耐性了。
按照小說的統計,袁紹有五十多萬人,曹操有三十多萬人,袁紹的部隊多出二十萬多萬,實力相當懸殊。
事實上雙方實力的懸殊還要更大,因為袁紹沒什麼鄰居,鄰居都被他吞併了,因此袁紹可以帶著這五十多萬人全部投入到針對曹操的戰爭中。
而曹操那三十多萬人,必須分出大量部隊防禦馬騰、劉表、孫策甚至張魯,能用於曹袁大戰的,只有區區七萬。
夠要命了吧,對於曹操來說,還有更糟糕的,那就是人家五十多萬人有充足的糧食吃,自己這七萬人一旦出動,那是連飯都管不了幾頓的。
曹操惟一的優勢就是手下士兵單兵作戰能力強,上下執行率高。
但是士兵能力再強,除非個個是葉問,都能打十個,要不也難以彌補七萬對五十萬的劣勢。
曹操的劣勢,就是袁紹的優勢。
袁紹的部隊還沒出動,手下謀士團的一哥田豐又來勸諫。
田豐再提舊事,愣說不能打,打則必敗。
袁紹徹底憤怒了,憑什麼自己幹什麼,都有田豐站出來說不對呢?袁紹是老闆,他要求的是自己把握全局。
袁紹本身就善謀,他只有兩個方面需要謀士,一種情況是自己舉棋不定的時候,找謀士們出來投個票,另一種情況是自己決定一個大方向,謀士們商議一下這個方向該怎麼完成。
比如說現在,大戰在即,袁紹需要的是田豐獻計如何打敗曹操,而不是想聽到不能去打,打則必敗。
袁紹就算給田豐賭氣,也得打贏這場仗。
謀士逄紀不斷在旁邊煽風點火黑田豐,因此袁紹收押了田豐,讓他在牢房裡等著看自己凱旋歸來,然後再狠狠的羞辱他。
袁紹也是蠻拼的,為了打贏這場仗,除了機動部隊五十多萬意外,袁紹又徵調了二十五萬大軍,共計七十五萬人攻打官渡。
這回曹操的七萬人就算都是葉問也不好使了,人數懸殊太大。
曹操定下戰略,要想得勝,必須速戰速決,來次斬首行動,幹掉袁紹的中軍即可,如能殺了袁紹,這七十幾萬大軍就只剩內訌了。
跟袁紹不帶田豐一樣,曹操也沒帶自己的首席謀士荀彧,因為曹操需要荀彧留守許都,穩固大後方。
袁紹手下有幾個靠譜的人物,頭一位就是審配。
審配的身份是謀士,但又不單純是個謀士。
審配是個帥才,第一次曹袁大戰的時候他就是統軍大帥。
袁紹手下這些謀士,田豐、沮授、郭圖、逄紀、許攸都很聰明,但是實用性都不強。
雖然能叨叨,但是沒起到積極作用。
審配不一樣,不僅獻計獻策,還得身體力行去部署,甚至關鍵時刻還得發明創造,儼然小諸葛亮的作風。
可以說審配就是袁軍的靈魂,審配的作用就相當於當年呂布身邊的陳宮、日後劉備身邊的諸葛亮,強於董卓身邊的李儒。
戰將當中,袁紹還有張郃、高覽、韓猛、淳于瓊等高手。
在人才儲備方面,曹操明顯更勝一籌,張遼、徐晃、李典、樂進、許褚、于禁等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雙方大軍在官渡城外遭遇,曹操做好軍事部署,和袁紹互相罵街之後,派出張遼、許褚大戰張郃、高覽。
還沒分出勝負的時候,急於速戰的曹操派出夏侯惇、曹洪領精銳部隊兩邊夾攻袁軍。
按照一般邏輯,此刻袁軍應該大亂,曹軍三路進攻大獲全勝,還有可能在亂軍中斬殺幾個大將。
不過袁軍當中的總指揮是審配,審配早就做了準備,事先埋伏好了弓弩手。
弓弩手們出現在了夏侯惇、曹洪的背後,萬箭齊發,曹軍大亂。
然後袁軍中軍的弓弩手也出現協同作戰,箭如飛蝗,張遼和許褚不能抵擋,也敗退回城。
曹操大驚,率軍堅守官渡,再也不敢出戰。
本來人數上就處於劣勢,實在是敗不起。
而且曹操發現,自己的部隊真不比袁軍精銳,一對一單挑優勢也不大。
曹操退守官渡之後,審配繼續展開針對官渡的軍事部署。
官渡是許都的屏障,攻下官渡,許都就暴露在袁紹的面前。
為了攻克官渡,審配安排大規模的空中打擊。
在沒有飛機、飛彈的那個時代,審配令人在官渡城外築起多座土山,土山很高,站在上面能俯瞰官渡城全景。
袁軍站在土山之上往城裡射箭。
曹軍很鬱悶,這玩意太恐怖。
因此曹軍發明了防空警報,只要聽見梆子響,曹軍就把盾牌頂在腦袋上。
有的趴在地上,身上蓋上一塊擋箭牌。
這種被動挨打不能還手的日子讓曹軍過得很難受。
空襲一輪接著一輪,讓曹軍士氣低落,傷亡慘重。
曹操的謀士集團中,有一個發明家劉曄。
針對袁軍的空中打擊,劉曄發明了當時的高射炮:投石車。
曹軍製造出大量投石車往土山上開炮,袁軍傷亡慘重,自此不敢登山放箭。
審配是個視野開闊的軍事家,決定把立體化作戰玩到底。
既然空軍不奏效,那就玩地下。
在當時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絕對河南官渡找袁郎。
袁紹接受審配的建議,派人挖地道,企圖一直挖到曹操中軍大帳。
試想一下,曹軍正在開會,突然從地下鑽出幾萬土行孫來,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袁軍大規模挖土的行為,引起了曹軍高度重視。
劉曄經過分析,認為這是地道戰。
為了遏制袁軍的計劃,劉曄派人在大營周圍挖了戰壕。
袁軍在地下挖著挖著看見陽光照進來了,一抬頭才發現挖進了戰壕,別耽誤趕緊跑啊。
要不讓人家拿長槍戳死在溝里多冤枉。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的耗了倆月。
袁紹沒問題,曹操的糧食逐漸供應不上了。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目測袁紹勝利在望。
曹操越堅持越沒信心,是繼續堅守,還是先回許都?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曹操給荀彧寫信問計。
荀彧鼓勵曹操,讓他繼續堅守。
曹操為了找到突破口,派人四下巡哨。
終於,徐晃的副將史渙截獲了一條重要情報,袁軍大將韓猛即將押運一批糧草過來。
這情報太重要了,正所謂沒有吃沒有穿,自有敵人送上前。
曹操決定向這批糧食下手,搶不走也給他燒了。
韓猛是個高手,高手普遍會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目中無人。
為了這次計劃的成功,曹操派出了徐晃、史渙、張遼、許褚去伏擊韓猛。
韓猛措手不及,被打的打敗,袁紹急派張郃、高覽去救援。
史渙燒了袁軍糧食,雙方混戰,袁軍失利,雙方都收兵回營。
這些糧食對於袁紹來說其實也算不了什麼。
曹軍此舉無非是噁心一下袁紹,鼓舞一下己方士氣,畢竟決戰以來還沒有過勝績。
不過這次軍事行動卻對全局形成了重要影響,產生了巨大的蝴蝶效應,左右了這次戰爭的勝負。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看到這次戰鬥產生的深遠影響。
袁紹麾下七位猛將,第二堪比趙雲,第三戰平張飛,第四單挑許褚
眾所周知,袁紹是三國前期實力最強的諸侯,他坐擁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幾乎已經奪得了天下的二分之一。袁紹跟白手起家的劉皇叔不同,他出身漢末的名門望族。自袁紹的曾祖父起,袁家四代人共有五人位居三公...
官渡之戰,曹操如何以少勝多?如何七萬戰七十萬?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
為什麼許攸投靠曹操導致袁紹10萬大軍不堪一擊,瞬間奔潰?
官渡大戰,袁紹兵馬比曹操多得多,許攸投曹操後,張郃、高覽降曹,袁軍各營相互驚擾,出現潰敗。十餘萬大軍,袁紹僅帶了八百人渡河逃回河北,曹操光俘虜就獲得八萬。為什麼許攸降曹的影響那麼大?
曹袁官渡決戰前夕,天下主要謀士對勝敗形勢如何看待?
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並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最終曹操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打敗袁紹的十萬大軍,為統一中國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戰,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那麼,在官渡決戰...
三國演義之曹操取得官渡之戰勝利的轉折點許攸叛變
袁紹在韓猛失利的戰鬥中讀出兩個信號,第一個是曹操要對自己的糧道下手,第二個是曹操要對自己的糧倉下手。只要糧道和糧倉穩固,就能和曹操耗到底。 再看看自己手下這票人,叨叨叨叨說同事壞話的時候個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