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即使沒有劉備,孫權一樣可以打敗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三國中最大的幾場戰役,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戰,今天虎臣要和大家討論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中,如果沒有劉備的加入,孫權有沒有可能打敗曹操呢?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孫權

史料上是這麼記載的: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

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吳主傳》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周瑜傳·引江表傳》

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周瑜傳》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武帝紀》

後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傳》

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先主傳》

孫權

一位網友認為:軍事姑且不論,從名義上說,沒有劉備,孫權就絕不敢與曹操相抗。

漢末之世,世人還十分終名分之別,所以袁術僭號而天下討之,曹操封王而魏諷等以叛。

因此曹操書信與孫權,江東士人都要求歸降,其一就是因為孫權還是名字上的漢臣,曹操則代表了漢帝。

當時的江東孫氏,以淮泗軍閥占據江左,原本孫策作為前袁術部曲已經受到士族敵視,孫策死時已經是風雨飄搖,所以孫策才會對張昭說出「君可取而代之」之語。

後來雖然經過孫權的一系列懷柔政策,但是本地大族的離心傾向還是十分明顯。

如果孫權拿不出合理的名義對抗中央,那就取得不了大族的支持,那時的孫權也就和益州劉璋一樣的眾叛親離下場。

而劉備何人?著名的反曹赤幟,有獻帝衣帶詔,反曹反得名正言順。

所以劉備後來說,他「行事每與曹操反之,其事乃成」,也正是這個原因。

可以說,且不論劉備在赤壁、烏林的戰鬥中發揮了多大作用,沒有與他的聯合,孫權充其量只是臧霸之流而已。

說不定做臧霸都不行。

孫權

另一位網友認為:東吳需要劉備什麼?1. 名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厲害在哪?掌握了輿論權以及在古代很看重很看中的一個武器,就是法理。

替天子討賊,大家同仇敵愾,所向披靡。

劉備有獻帝衣帶詔又是皇叔,和劉備聯盟孫權在輿論和法理上與曹操有了制衡,有了一拼的那一些「虛」的資本,「實」的資本就是軍事實力,水軍上看孫權不虛曹操,事實也確實如此。

2. 勇氣:孫權可以和曹操一戰,也可以投降曹操,這一點在孫權自己開股東大會時文臣投降武將抵抗這種激烈的分化下領導人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

私以為孫權本人是主戰的,不然也不會托信於周瑜更不會容忍諸葛亮入吳。

微觀了講,諸葛亮舌辯群儒,孫權在主戰上完全掌控主動權,增加了東吳的勇氣,這時候東吳才得以相對的上下一心。

宏觀了講,劉備雖然當時沒啥硬實力,但還是有點作用的,例如敵後打打埋伏之類,畢竟也是一股軍事力量,畢竟兩股力量僵持不下的時候第三方的加入是可以在大局上產生一定波動的。

劉備

不知道看完這兩位網友的回答,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呢?歡迎關注虎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一戰,其實並不需要東風!

赤壁之戰只是曹滅劉的一個局部戰爭,但是產生的影響很深遠。第一點,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後不再把追求國家統一當做第一要務了。赤壁的失敗,給了曹魏軍事集團當頭棒喝,同時也給北方一些面和心違的各個小集團一個...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源於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

歷史上了諸葛亮與周瑜到底誰更厲害

毛宗崗曾說用美人陪襯大美人是演義很高明的創作手法。演義里周瑜生來就是為了襯托"絕世美人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羅貫中雖然不忘有時在他頭上插點花,但那是為了使他襯得別人更好看用的。所以他就是死了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