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這才是最有效的閱讀小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別傻了,這才是最有效的閱讀小技巧

別傻了,這才是最有效的閱讀小技巧

閱讀總是帶有比較強目的性的行為:即便不為了解知識,查找資料;也為了消遣、從中獲得樂趣。

要想閱讀效率高,就得講究閱讀技巧。

閱讀最基本的技巧:總體把握整本書。

無論論文專著、文集、長篇小說還是教材,都有序和目錄。

「序」分作者自序和他序。

序言無外乎:本書寫作的背景、作者的心理歷程、編寫本書的目的、本書的內容梗概、影響地位、優點和不足等。

所以,一本書的序言可算是本書的「說明書」,它能幫助讀者窺視到本書的很多信息。

新書拿到手,序言必須得讀,而且要細緻認真地讀。

依靠它,能快速判斷出從該書能否找到所需資料,節省時間。

序言後面是目錄,目錄是整本書的綱,是每個主要章節的要點!不把綱放進腦中過一遍,便不能窺探整本書的大概。

了解目錄,跟我們看地圖是很相像的。

別傻了,這才是最有效的閱讀小技巧

拿到地圖,先分清楚東南西北、經緯度、主要城市的大概位置、城市的走向、主要公路水路、標誌性建築等等,腦子對這些有了大概認識後,再進一步了解每個城市的組成:黨政機關、學校、公司工廠、街道、公園、旅遊景點……等的方位。

很快,一張地圖的大概便放進腦子了。

讀一本書,用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把目錄吃透,即使還沒看裡面的章節,對整本書的編排、作者的觀點、基本內容便有了大概認識。

以讀長篇小說為例:小說目錄的編排正是根據故事情節的序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來設置的(也有倒敘插敘),目錄囊括了小說每個階段最精彩部分的情節內容。

通過翻看目錄,便可以對整部小說的架構有了大體認識,如果時間緊迫,要在短時間內把它讀完,用跳讀的方式,也不會造成閱讀不連貫的遺憾。

閱讀教材,吃透目錄更是必不可少,因為教材的目錄就是本教材的知識要點:不把它裝進腦子,後面的總結複習不好弄。

別傻了,這才是最有效的閱讀小技巧

以中學語文教材為例: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或多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是並列式的,(教學時,不要求從第一單元到第六單元的順序開展)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組織方向、拓展閱讀方向、複習方向、考試方向,幾乎都在裡頭。

把目錄「啃」下來,複習時,複習內容、方向一目了然,非常方便查漏補缺。

其他科目教材的目錄編排以遞進式為主,後面章節的學習是建立在前一章節之上的。

它更需要學生提前把目錄「消化掉」。

學習數理化不提前記住目錄而做到「胸中有丘壑」,絕對無法在該學科中拔尖。

歷史、地理、生物、科學等術科學習,提前「幹掉」目錄,學習效率即可事半而功倍!

拿歷史科來說,教材目錄以朝代順序設置,記住了目錄,等於把本教材包含的朝代記住了,整張網的概念形成後,把每個朝代的起點和終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政治舉措、改革變革、文化、戰爭、歷史意義……穿起來,形成一棵「歷史樹」,學習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至於閱讀專業性比較強的論文、論文集,不預先把目錄瞭然於胸,根本無法進行有效閱讀!

(本文是號主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張立科或莫言春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自學考試時掌握這幾種學習技巧,效率翻倍!

自考作為學歷提升的一種手段,自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人表示自己很努力的看書、學習,但是最後發現做題時還是照樣錯;馬上快考試了,有些知識點還是記不住。現在,小編就來給大家...

高一高二沒學好,高三還來得及嗎?

升入高三,面臨巨大壓力,星火小編知道有些同學還是十分緊張,這種緊張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高一高二沒有好好學習,所以覺得自己跟不上節奏。那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第一件事:吃透教材「學海...

乾貨分享:怎樣高效閱讀一本書?

對於閱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的閱讀方式也都不一樣,如何高效地閱讀,相信這是許多人都非常想要掌握的一項技能,高效地閱讀一本書不是指如何提高閱讀的速度,而是怎麼讓閱讀更加地學以致用。

框架閱讀法,快速掌握一本書

「兵哥,你前幾天教我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如何提高理解力,那下一步我該學習什麼呢?」小萌問兵哥。「今天兵哥教你框架閱讀法。」兵哥微笑著說。「什麼是框架閱讀法呢?」小萌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兵哥指著電腦的...

如何達到一年閱讀300本書?

最近讀《高效能閱讀》,其中提到了快速閱讀的竅門,先閱讀目錄,找到你認為重要的章節,標記下來,接著跳讀,在你認為重要的章節處仔細閱讀。並且要帶著問題閱讀,在看目錄的時候假設你是作者,想像你會怎麼寫...

「Alevel學習技巧」:如何通過思維導圖拿到全A*

上學的時候,有些同學輕輕鬆鬆就能拿到高分,而有些同學熬夜學習、拚命刷題,但每次考試都讓人慾哭無淚!最後化為一句:難道我這腦子天生不適合讀書嗎?其實,不是的。學習好的同學,不是因為智商比你高。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