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商的巔峰對決,「智聖」VS「謀聖」,誰更勝一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縱觀中華歷史五千年,每當朝代更替之時,必有王佐之才的雄起,今天小編斗膽來評論一下漢初三傑——張良與臥龍——諸葛亮之間的謀略比拼
-
初出茅廬
張良智斗鴻門,保劉邦安然回到關中
前206年(漢高祖元年)二月,項羽率諸侯兵抵達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
劉邦命令守軍緊閉關門,阻止諸侯兵進關。
項羽得知劉邦已攻下咸陽,十分惱怒,正趕上劉邦部下曹無傷密告項羽,說:「沛公要在關中稱王。
」項羽立即命令英布督軍強攻。
同年十二月,項羽大軍攻破函谷關,進駐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要與劉邦決一死戰。
幸虧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曾有舊交,張良在此中周旋,一席話,說得項伯信以為真,便交代劉邦:「明天一定要早一點親自來向項羽謝罪。
」項伯連夜馳回鴻門,把劉邦的話都轉告給了項羽,並百般疏通,使原已劍拔弩張的局勢有所緩解。劉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機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後為難。
張良知己知彼,精闢地向劉邦分析了項羽其人,決心深入虎穴,謹慎而靈活地保護劉邦的安全。第二天,劉邦僅帶著張良、樊噲和百餘名從騎來到楚營。
席間,項羽的謀臣范增屢次舉目示意項羽,又再三舉起所佩玉塊,暗示他速下決斷,殺死劉邦。
項羽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范增只好又從帳外召來勇士項莊,授意他舞劍助興,伺機殺掉劉邦。
項伯看出破綻,拔劍對舞,時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劉邦。
張良一看情況不妙,趕快起身出帳去找樊噲,命其速去護駕。
過了一會兒,劉邦見情勢已漸好轉,便藉口入廁,招呼樊噲出帳,張良隨之而出。
三人商量對策,決定由樊噲保護劉邦趕快脫身,張良留下來應付局面。
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
火燒博望坡,燒出威信: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請來了諸葛亮做軍師,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卻對這個年僅27歲的白面書生很不服氣,處 處和孔明先生頂撞作對。
終於,諸葛亮第一次驚艷亮相的機會來了,曹操命夏侯率十萬大軍進攻劉備,諸葛亮命趙雲誘敵深入,關羽張飛設下埋 伏,火燒博望坡,把夏侯大軍燒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所剩無幾,灰溜溜地給曹操報信去了。
諸葛亮的這第一把火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贏
得了劉備手下將士的信任,初步奠定了自己運籌帷幄的軍師地位,漂亮地燒出了自己的威信。
從此,關羽張飛這兩位悍將也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 地,言聽計從。
火燒新野,震懾敵人:博望坡的慘敗讓曹操極為震怒,於是又命曹仁做先鋒率大軍來犯,諸葛亮略施小計,火燒新野,幾乎讓曹仁中了和夏侯 同樣的計謀,把曹操燒得火冒三丈,也真正見識了諸葛亮的實力,曹操從此再也不敢小覷孔明先生了。
這第二把火進一步鞏固了諸葛亮在劉備軍 中的地位,也極大地震懾了敵人,自己足智多謀、決勝千里的本領從此也名揚天下。
火燒赤壁,建功立業:火燒赤壁這第三把火可以說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它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
估計諸葛亮早在《隆中對》時就已經籌劃好了 這把大火,時機成熟就和周瑜聯手放火導致百萬曹軍慘敗。
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只剩二十餘人,要不是關羽在華容道的仗義,曹操早就一命嗚呼了。
在初出茅廬的較量中,小編認為兩者是平局,他們都運用自己的智謀保護了主公的安危。
2 巔峰之作
張良「下邑之謀」,奠定成功之路
前205年(漢高祖二年)春,劉邦乘項羽集中力量攻打田榮之機,率兵伐楚,直搗楚都彭城。
攻占彭城後,劉邦被這輕而易舉得到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不但沒有採取恰當的政治、經濟措施,安撫此地,贏得人心,反而惡習復發,得意忘形之餘大肆收集財寶、美女,整日置酒宴會,結果,給項羽回軍解救贏得了時機。
項羽聞知彭城失陷,立即親率3萬精兵從小路火速趕回,急救彭城。
劉邦數十萬烏合之師難以協調指揮,連糧餉都籌備不齊,所以,一經接戰便遭慘敗,幾乎全軍覆沒。
至此,許多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向楚,劉邦丟下老父、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軍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勢復又逆轉。
劉邦狼狽逃至下邑,驚魂未定,心灰意冷,萬念俱灰。
他沮喪地對群臣說:「關東地區我不要了,誰能立功破楚,我就把關東平分給他。
你們看誰行?」在此兵敗危亡之際,又是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想出了一個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
他說:「九江王英布,是楚國的猛將,現在與項羽有了隔閡;彭城之戰,項羽令其相助,他卻按兵不動。
項羽對他頗為怨恨,多次派使者責之以罪;彭越因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受封,早對項羽懷有不滿,而且田榮反楚時曾聯絡彭越造反,為此項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結果未成。
這二人可以利用。
另外,漢王手下的將領,只有韓信可以委託大事,獨當一面。
大王如果能用好這三個人,那麼楚可破也。
」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謀」。
「下邑之謀」雖然不是全面的戰略計劃,但它構成了劉邦關於楚漢戰場計劃的重要內容。
正是在張良的謀划下,一個內外聯合共擊項羽的軍事聯盟終於形成,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事實證明了張良「下邑之謀」的深謀遠慮,最後兵圍垓下打敗項羽,主要依靠的正是這三支軍事力量。
諸葛亮「三分天下」,構造戰略藍圖
一分天下--曹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二分天下--孫權
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三分天下--劉備
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總結,北方曹操占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
你打曹操就是造反了,所以暫時不能打曹操。
江東孫權占地利,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
那裡的人民安居立業了,過這很安定的生活,所以你去打他肯定不得民心,所以不能打,後文也說了,孫權只可以是結好。
還有就是打江東一定要是水戰,孫權的兵都是水戰高手,一旦打起來孫權可以以地利來抗拒,所以說孫權占地利。
劉備無城,無地,無兵,無馬,但是劉備占人和。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這就是人和。
所以讓劉備先得了荊州,因為劉表的不成事嘛,兒子不爭氣,所以諸葛亮算定劉表會把荊州讓給劉備。
後是得了荊州取四川,四川的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這樣劉備三分天下就得到其一。
天下有變的時候就有可能一通天下!
在巔峰之作的較量中,小編認為諸葛亮更勝一籌,諸葛亮的主公劉備畢竟白手起家毫無家產可言,因此第二局,諸葛亮勝。
3 生前之名
張良:功成身退
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
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家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
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
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張良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
但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聽從了呂后的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
前186年(漢高后二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諸葛亮:壯志未酬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與司馬懿對於渭南,並約吳國共同發兵。
期間諸葛亮既屢屢遣使者下戰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宣王司馬懿,但司馬懿忍辱據守不出,並以「千里請戰」的妙計平息將怒。
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共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但諸葛亮卻因過於操勞而病重。
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寶雞境內)享年五十四歲。
楊儀等率軍還,姜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
司馬懿率軍追擊,見蜀軍帥旗飄揚,孔明羽扇綸巾坐在車裡。
司馬懿懷疑是孔明用計誘敵,趕緊策馬收兵,於是便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事。
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是魏軍主動進攻,蜀軍防守,由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沖毀棧道,蜀魏並未交戰。
諸葛亮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穿平時的衣服入殮,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至此,諸葛亮的三分天下走到盡頭。
在生前之名的較量中,小編認為張良更勝一籌,畢竟有個好結局,可能諸葛亮知天意,逆天難吧。
綜上所述,兩者在計謀上不分伯仲吧,雖然諸葛亮名氣比張良大,但是張良的智謀絕不輸給諸葛亮,大家心中最強王者是誰呢?歡迎大家積極投票,也同時歡迎觀眾老爺評論區討論,並給出意見,小編百拜。
《資治通鑑》第九卷.1
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漢紀—漢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 年)[1]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
劉邦把諸侯拒之門外,項羽灞上鴻門興師問罪。劉邦險中求勝
劉邦先入咸陽,並且把秦王羈押在手,諸侯被擋在外。項羽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帶領大軍打到了函谷關,到了新豐,鴻門。項羽手下范增說劉邦有為王的可能。在范增訴說收拾劉邦的消息之後,項羽的另一個叔父星夜去...
劉邦立國興邦的法寶——矢志不移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堅忍不撥之志。回望漢高祖劉邦歷盡千難萬險而又極富傳奇色彩的戰鬥歷程,他超乎常人的百折不回、矢志不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勁、韌勁再次打動了我,挺立在眼前的儼...
諸葛亮被神化!草船借箭、空城計嚇退司馬懿,跟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說起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談起神機妙算、用兵如神,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人就是諸葛亮。像草船借箭,聯合東吳打敗曹操,大唱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鴻門宴到底是誰救了劉邦
秦二世二年陳勝吳廣起義失敗,楚懷王命項羽劉邦主動出擊,並有言在先先入關中者封王,項羽北上救趙進而攻擊章邯大軍,劉邦則一路向西避敵鋒芒,不和敵人正面交鋒,直接來到咸陽城下,並攻下了咸陽,而此時的...
兩個一世梟雄聚了餐,結果最狡猾也最膽小的那個,笑到了最後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繼起的項梁、項羽叔侄擁立楚懷王,同時 在河北還有戰國時期趙國國王的後代趙歇的趙王政權,繼續進行反秦 鬥爭。其時趙王政權正遭受秦軍圍攻,趙王向楚王求救,楚王派項羽 率主力北上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