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第九卷.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

漢紀—漢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 年)

[1]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諸將或言誅秦王。

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

且人已降,殺之不祥。

」乃以屬吏。

[1] 冬季,十月,沛公劉邦率軍抵達霸上。

秦王子嬰乘素車、駕白馬,頸上繫著繩子以示自己該服罪自殺,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璽和符節,伏在軹道亭旁向劉邦投降。

眾將領中有人主張殺掉秦王。

劉邦說:「當初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原本就是因為認定我能寬容人。

style="font-size:9pt" 何況人家已經降服了,還要殺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

」於是便將秦王子嬰交給了主管官員處置。

賈誼論曰: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然後以六合為家,、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誼論曰:秦國憑藉一點點地盤發展到握有萬乘大國的權勢,控制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八州,使與秦地位相等的六國諸侯來朝拜,經過了一百多年。

然後以天下為家,以崤山、函谷關為宮。

但是,一人發難便使七座宗廟被毀,自身終死於他人之手,令普天下的人譏笑,是因為什麼呀?是由於不施仁義,且攻奪天下和保持業績的形勢不同啊!

[2] 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

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願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2] 劉邦領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都爭先恐後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藉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

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

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作一個富翁啊?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它們有什麼用呀!望您儘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裡!」劉邦不聽。

張良說:「秦朝因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裡。

而為天下人剷除殘民之賊,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

現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

況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於是率軍返回霸上。

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逾之。

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

」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刑苛法的苦累已經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的人為王。

據此我就應該在關中稱王了。

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

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

我之所以到這裡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後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章罷了。

」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城鎮,向人們講明道理。

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

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並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

」百姓們於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項羽既定河北,率諸侯兵欲西入關。

先是,諸侯吏卒、繇使、屯戍過秦中崐者,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

及章邯以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

秦吏卒多怨,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

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又盡誅吾父母妻子,柰何?」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不聽,事必危。

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

」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項羽已經平定了黃河以北的地區,就想率領各路諸侯軍向西進入關中。

在此之前,諸侯軍中的官兵有的曾因服徭役或屯戍經過關中一帶,秦地的官兵多無禮地對待他們。

待到章邯率秦軍投降了諸侯軍後,諸侯軍的官兵便憑藉勝勢,把秦軍官兵多當作奴隸和俘虜來使喚,隨便侮辱秦軍官兵。

秦軍官兵大多因此而生出怨恨的情緒,暗地裡議論說:「章將軍等人騙咱們投降諸侯軍,如今若能攻入關中擊滅秦朝,當是大好事;倘若不能,諸侯軍將咱們掠持到東方去,而秦朝又盡殺咱們的父母妻子兒女,那可怎麼辦啊?」諸侯軍的將領們暗中查聽到了這些議論,即報告給項羽。

項羽於是召集黥布、蒲將軍商量說:「目前軍中秦朝的官兵還很多,他們內心並不順服,如果到了函谷關不聽從調遣,情勢必會危急。

所以不如將他們除掉,而只和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等進入秦地。

」楚軍便於夜晚在新安城南面襲擊活埋了秦兵二十餘萬人。

[3]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聞項羽號章邯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計,從之

[3] 有人勸說劉邦道:「關中地區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富足十倍,而且地勢險要。

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讓他在關中稱王。

現在如果他來了,您恐怕就不能占據這個地方了。

可以火速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進來,並逐步徵召關中兵,以此增加自己的實力,抵禦他們。

」劉邦認為此計可行,就照著辦了。

已而項羽至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至戲。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欲以求封。

項羽大怒,饗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在霸上。

不久,項羽到達函谷關,但是關門緊閉。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平定了關中,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軍至戲。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要在關中稱王,任秦王子嬰為相,奇珍異寶全都占有了。

」企圖藉此求得項羽的封賞。

項羽聞言怒不可遏,就讓士兵們飽餐一頓,打算次日攻打劉邦的軍隊。

這時,項羽擁兵四十萬,號稱百萬大軍,駐紮在新豐縣的鴻門;劉邦擁兵十萬,號稱二十萬,駐軍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急擊勿失!」

范增勸項羽說:「劉邦住在崤山之東時,貪財而又好色。

現今入關,卻不搜取財物,不寵幸女色,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哇。

我曾命人觀望他那邊的雲氣,都顯示出龍虎的形狀,出現五彩,這是天子之氣啊!宜趕快進攻他,不要錯過了時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張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與俱去,曰:「毋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驚。

良曰:「料公士卒足以當項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為之柰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嘗殺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張良出,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

」沛公曰:「諾。

」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崐!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項羽許諾。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向來與張良要好,便連夜馳馬到劉邦軍中,私下裡會見張良,將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對他說了,想要叫張良同他一起離開,說道:「可別跟劉邦一塊兒死啊!」張良說:「我為韓王伴送沛公,而今沛公遇有急難,我卻逃走了,這是不義的行為,我不能不告訴他。

」於是張良即進去將項伯的話全都講述給了劉邦。

劉邦大吃一驚。

張良說:「您估計一下您的兵力足夠抵擋項羽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道:「的確是不如他呀。

這可該怎麼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您是絕不敢背叛項羽的。

」劉邦道:「您是怎麼與項伯成為故交的啊?」張良說:「在秦的時候,項伯與我有交往,他曾經殺過人,我救了他。

現在事情緊急,所以還幸虧他前來告我。

」劉邦說:「你與他誰大誰小?」張良道:「他比我大。

」劉邦說:「您替我喚他進來,我將把他當作兄長來對待。

」張良於是出去,堅持邀項伯入內,項伯便進去與劉邦相見。

劉邦手捧酒杯向項伯敬酒祝福,並與他約定結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連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沾邊,只是登記官民,封存府庫,等待著項羽將軍的到來。

之所以派將領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有其他盜賊出入和有非常情況發生。

我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駕臨,哪裡敢謀反啊!望您能把我不敢忘恩負義的情況詳盡地反映給項將軍。

」項伯答應了,對劉邦說:「你明日不可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道歉啊。

」劉邦說:「好吧。

」項伯於是當夜就趕了回去,到達軍營後,將劉邦的話一五一十地報告給項羽,並趁機道:「要不是劉邦先攻下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呀?!如今人家建立了大功卻還要去攻打人家,是不義的。

不如就因此好好地對待他。

」項羽同意了。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羽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羽因留沛公與飲。

范增數目項羽,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羽默然不應。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項羽曰:「諾。

」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第二天,劉邦帶領一百多騎隨從人員到鴻門來見項羽,道歉說:「我與將軍您合力攻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戰鬥,沒料到自己能先進入關中破秦,得以在這裡與您重又相見。

如今有小人之言搬弄是非,使您和我之間產生了隔閡。

」項羽道:「這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散布的流言,不然的話,我何至於如此啊!」項羽於是就留劉邦與他一起喝酒。

范增頻頻向項羽遞眼色,並三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暗示項羽殺劉邦,項羽卻只是默然不語,毫無反應。

范增便起身出去招呼項莊,對他說:「項王為人心慈手軟,還是你進去上前給劉邦敬酒,敬完酒,你就請求表演舞劍,然後乘勢在坐席上襲擊劉邦,殺了他。

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階下囚了!」項莊即入內為劉邦祝酒,敬完酒後,項莊道:「軍營中沒有什麼可用來取樂的,就請讓我來為你們舞劍助興吧。

」項羽說:「好哇。

」項莊於是拔劍起舞。

項伯見狀也起身拔劍起舞,並時時用身子遮護劉邦,使得項莊無法行刺。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

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

軍門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

遂入,披帷立,目視項羽,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項羽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也。

」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項羽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其上,拔劍切而啖之。

項羽曰:「壯士復能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還軍霸上以待將軍。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賞,而聽細人之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將軍不取也!「項羽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這時張良來到軍門見樊噲。

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麼樣了?」張良說:「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卻常在沛公身上啊。

」樊噲道:「事情緊迫了崐,我請求進去,與他拚命!」樊噲隨即帶劍持盾闖入軍門。

軍門的衛士想要阻止他進去,樊噲就側過盾牌一撞,衛士撲倒在地。

樊噲於是入內,掀開帷帳站立在那裡,怒目瞪著項羽,頭髮直豎,兩邊的眼角都睜裂開了。

項羽手按劍,跪起身,說道:「來客是幹什麼的?」張良說:「是沛公的陪乘衛士樊噲。

」項羽道:「真是壯士啊!賜給他一杯酒喝!」左右的侍從即給了他一大杯酒。

樊噲拜謝後,起身站著一飲而盡。

項羽說:「再賜給他豬腿吃!」侍從們便又拿給他一條生豬腿。

樊噲將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上面,拔出劍來切切就大口地吃了。

項羽說:「壯士,你還能再喝酒嗎?」樊噲道:「我連死都不逃避,一杯酒難道還值得我推辭嗎!秦王的心腸狠如虎狼,殺人唯恐殺不完,用刑懲罰人唯恐用不夠,致使天下的人都起而反叛他。

懷王曾與各路將領約定說:」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城的人,在關中為王。

『現在沛公最先擊潰秦軍,進入咸陽,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染指,就率軍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來。

這樣勞苦功高,您非但不給予封地、爵位的獎賞,還聽信小人的讒言,要殺有功之人。

這是在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呀,我私下認為您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項羽無話可答,就說:」坐吧。

「樊噲於是在張良的身邊坐下了。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如今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鴻門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趣霸上。

留張良使謝項羽,以白璧獻羽,玉斗與亞父。

沛公謂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將軍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亞父足下。

」項羽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項羽則受璧,置之坐上。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將軍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坐了不一會兒,劉邦起身去上廁所,趁機招呼樊噲出來。

劉邦說:「我現在出來,沒有告辭,怎麼辦啊?」樊噲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屠刀和砧板,我們則是魚肉,如此還告什麼辭哇!」於是就這麼走了。

鴻門與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撇下車馬,抽身獨自騎馬而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手拿劍和盾牌,快步相隨,經驪山下,取道芷陽,抄小路奔向霸上。

留下張良,讓他向項羽辭謝,將白璧敬獻給項羽,大玉杯給亞父范增。

劉邦臨行前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的軍營,只不過二十里地。

您估計著我已經抵達軍中時,再進去。

」劉邦已走,抄小道回到軍營,張良方才進去告罪說:「沛公禁不起酒力,無法來告辭,謹派臣張良捧上白璧一雙,以連拜兩次的隆重禮節敬獻給將軍您;大玉杯一雙,敬呈給亞父您。

」項羽說:「沛公現在哪裡呀?」張良道:「他聽說您有要責備他的意思,便抽身獨自離去,現在已經回到軍中了。

」項羽就接受了白璧,放到坐席上。

亞父范增接受玉杯後擱在地上,拔劍擊碎了它們,說:「唉,這小子不值得與他共謀大業!奪取項將軍天下的人,必定是劉邦。

我們這些人眼看著就要被他俘獲了!」劉邦到達軍中,立即殺掉了曹無傷。

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

漢紀—漢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 年)

[1]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諸將或言誅秦王。

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

且人已降,殺之不祥。

」乃以屬吏。

[1] 冬季,十月,沛公劉邦率軍抵達霸上。

秦王子嬰乘素車、駕白馬,頸上繫著繩子以示自己該服罪自殺,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璽和符節,伏在軹道亭旁向劉邦投降。

眾將領中有人主張殺掉秦王。

劉邦說:「當初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原本就是因為認定我能寬容人。

style="font-size:9pt" 何況人家已經降服了,還要殺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

」於是便將秦王子嬰交給了主管官員處置。

賈誼論曰: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然後以六合為家,、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誼論曰:秦國憑藉一點點地盤發展到握有萬乘大國的權勢,控制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八州,使與秦地位相等的六國諸侯來朝拜,經過了一百多年。

然後以天下為家,以崤山、函谷關為宮。

但是,一人發難便使七座宗廟被毀,自身終死於他人之手,令普天下的人譏笑,是因為什麼呀?是由於不施仁義,且攻奪天下和保持業績的形勢不同啊!

[2] 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

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願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2] 劉邦領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都爭先恐後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藉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

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

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作一個富翁啊?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它們有什麼用呀!望您儘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裡!」劉邦不聽。

張良說:「秦朝因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裡。

而為天下人剷除殘民之賊,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

現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

況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於是率軍返回霸上。

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逾之。

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

」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刑苛法的苦累已經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的人為王。

據此我就應該在關中稱王了。

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

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

我之所以到這裡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後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章罷了。

」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城鎮,向人們講明道理。

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

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並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

」百姓們於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項羽既定河北,率諸侯兵欲西入關。

先是,諸侯吏卒、繇使、屯戍過秦中崐者,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

及章邯以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

秦吏卒多怨,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

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又盡誅吾父母妻子,柰何?」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不聽,事必危。

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

」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項羽已經平定了黃河以北的地區,就想率領各路諸侯軍向西進入關中。

在此之前,諸侯軍中的官兵有的曾因服徭役或屯戍經過關中一帶,秦地的官兵多無禮地對待他們。

待到章邯率秦軍投降了諸侯軍後,諸侯軍的官兵便憑藉勝勢,把秦軍官兵多當作奴隸和俘虜來使喚,隨便侮辱秦軍官兵。

秦軍官兵大多因此而生出怨恨的情緒,暗地裡議論說:「章將軍等人騙咱們投降諸侯軍,如今若能攻入關中擊滅秦朝,當是大好事;倘若不能,諸侯軍將咱們掠持到東方去,而秦朝又盡殺咱們的父母妻子兒女,那可怎麼辦啊?」諸侯軍的將領們暗中查聽到了這些議論,即報告給項羽。

項羽於是召集黥布、蒲將軍商量說:「目前軍中秦朝的官兵還很多,他們內心並不順服,如果到了函谷關不聽從調遣,情勢必會危急。

所以不如將他們除掉,而只和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等進入秦地。

」楚軍便於夜晚在新安城南面襲擊活埋了秦兵二十餘萬人。

[3]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聞項羽號章邯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計,從之

[3] 有人勸說劉邦道:「關中地區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富足十倍,而且地勢險要。

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讓他在關中稱王。

現在如果他來了,您恐怕就不能占據這個地方了。

可以火速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進來,並逐步徵召關中兵,以此增加自己的實力,抵禦他們。

」劉邦認為此計可行,就照著辦了。

已而項羽至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至戲。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欲以求封。

項羽大怒,饗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在霸上。

不久,項羽到達函谷關,但是關門緊閉。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平定了關中,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軍至戲。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要在關中稱王,任秦王子嬰為相,奇珍異寶全都占有了。

」企圖藉此求得項羽的封賞。

項羽聞言怒不可遏,就讓士兵們飽餐一頓,打算次日攻打劉邦的軍隊。

這時,項羽擁兵四十萬,號稱百萬大軍,駐紮在新豐縣的鴻門;劉邦擁兵十萬,號稱二十萬,駐軍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急擊勿失!」

范增勸項羽說:「劉邦住在崤山之東時,貪財而又好色。

現今入關,卻不搜取財物,不寵幸女色,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哇。

我曾命人觀望他那邊的雲氣,都顯示出龍虎的形狀,出現五彩,這是天子之氣啊!宜趕快進攻他,不要錯過了時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張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與俱去,曰:「毋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驚。

良曰:「料公士卒足以當項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為之柰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嘗殺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張良出,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

」沛公曰:「諾。

」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崐!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項羽許諾。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向來與張良要好,便連夜馳馬到劉邦軍中,私下裡會見張良,將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對他說了,想要叫張良同他一起離開,說道:「可別跟劉邦一塊兒死啊!」張良說:「我為韓王伴送沛公,而今沛公遇有急難,我卻逃走了,這是不義的行為,我不能不告訴他。

」於是張良即進去將項伯的話全都講述給了劉邦。

劉邦大吃一驚。

張良說:「您估計一下您的兵力足夠抵擋項羽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道:「的確是不如他呀。

這可該怎麼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您是絕不敢背叛項羽的。

」劉邦道:「您是怎麼與項伯成為故交的啊?」張良說:「在秦的時候,項伯與我有交往,他曾經殺過人,我救了他。

現在事情緊急,所以還幸虧他前來告我。

」劉邦說:「你與他誰大誰小?」張良道:「他比我大。

」劉邦說:「您替我喚他進來,我將把他當作兄長來對待。

」張良於是出去,堅持邀項伯入內,項伯便進去與劉邦相見。

劉邦手捧酒杯向項伯敬酒祝福,並與他約定結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連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沾邊,只是登記官民,封存府庫,等待著項羽將軍的到來。

之所以派將領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有其他盜賊出入和有非常情況發生。

我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駕臨,哪裡敢謀反啊!望您能把我不敢忘恩負義的情況詳盡地反映給項將軍。

」項伯答應了,對劉邦說:「你明日不可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道歉啊。

」劉邦說:「好吧。

」項伯於是當夜就趕了回去,到達軍營後,將劉邦的話一五一十地報告給項羽,並趁機道:「要不是劉邦先攻下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呀?!如今人家建立了大功卻還要去攻打人家,是不義的。

不如就因此好好地對待他。

」項羽同意了。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羽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羽因留沛公與飲。

范增數目項羽,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羽默然不應。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項羽曰:「諾。

」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第二天,劉邦帶領一百多騎隨從人員到鴻門來見項羽,道歉說:「我與將軍您合力攻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戰鬥,沒料到自己能先進入關中破秦,得以在這裡與您重又相見。

如今有小人之言搬弄是非,使您和我之間產生了隔閡。

」項羽道:「這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散布的流言,不然的話,我何至於如此啊!」項羽於是就留劉邦與他一起喝酒。

范增頻頻向項羽遞眼色,並三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暗示項羽殺劉邦,項羽卻只是默然不語,毫無反應。

范增便起身出去招呼項莊,對他說:「項王為人心慈手軟,還是你進去上前給劉邦敬酒,敬完酒,你就請求表演舞劍,然後乘勢在坐席上襲擊劉邦,殺了他。

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階下囚了!」項莊即入內為劉邦祝酒,敬完酒後,項莊道:「軍營中沒有什麼可用來取樂的,就請讓我來為你們舞劍助興吧。

」項羽說:「好哇。

」項莊於是拔劍起舞。

項伯見狀也起身拔劍起舞,並時時用身子遮護劉邦,使得項莊無法行刺。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

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

軍門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

遂入,披帷立,目視項羽,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項羽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也。

」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項羽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其上,拔劍切而啖之。

項羽曰:「壯士復能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還軍霸上以待將軍。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賞,而聽細人之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將軍不取也!「項羽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這時張良來到軍門見樊噲。

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麼樣了?」張良說:「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卻常在沛公身上啊。

」樊噲道:「事情緊迫了崐,我請求進去,與他拚命!」樊噲隨即帶劍持盾闖入軍門。

軍門的衛士想要阻止他進去,樊噲就側過盾牌一撞,衛士撲倒在地。

樊噲於是入內,掀開帷帳站立在那裡,怒目瞪著項羽,頭髮直豎,兩邊的眼角都睜裂開了。

項羽手按劍,跪起身,說道:「來客是幹什麼的?」張良說:「是沛公的陪乘衛士樊噲。

」項羽道:「真是壯士啊!賜給他一杯酒喝!」左右的侍從即給了他一大杯酒。

樊噲拜謝後,起身站著一飲而盡。

項羽說:「再賜給他豬腿吃!」侍從們便又拿給他一條生豬腿。

樊噲將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上面,拔出劍來切切就大口地吃了。

項羽說:「壯士,你還能再喝酒嗎?」樊噲道:「我連死都不逃避,一杯酒難道還值得我推辭嗎!秦王的心腸狠如虎狼,殺人唯恐殺不完,用刑懲罰人唯恐用不夠,致使天下的人都起而反叛他。

懷王曾與各路將領約定說:」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城的人,在關中為王。

『現在沛公最先擊潰秦軍,進入咸陽,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染指,就率軍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來。

這樣勞苦功高,您非但不給予封地、爵位的獎賞,還聽信小人的讒言,要殺有功之人。

這是在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呀,我私下認為您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項羽無話可答,就說:」坐吧。

「樊噲於是在張良的身邊坐下了。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如今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鴻門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趣霸上。

留張良使謝項羽,以白璧獻羽,玉斗與亞父。

沛公謂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將軍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亞父足下。

」項羽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項羽則受璧,置之坐上。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將軍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坐了不一會兒,劉邦起身去上廁所,趁機招呼樊噲出來。

劉邦說:「我現在出來,沒有告辭,怎麼辦啊?」樊噲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屠刀和砧板,我們則是魚肉,如此還告什麼辭哇!」於是就這麼走了。

鴻門與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撇下車馬,抽身獨自騎馬而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手拿劍和盾牌,快步相隨,經驪山下,取道芷陽,抄小路奔向霸上。

留下張良,讓他向項羽辭謝,將白璧敬獻給項羽,大玉杯給亞父范增。

劉邦臨行前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的軍營,只不過二十里地。

您估計著我已經抵達軍中時,再進去。

」劉邦已走,抄小道回到軍營,張良方才進去告罪說:「沛公禁不起酒力,無法來告辭,謹派臣張良捧上白璧一雙,以連拜兩次的隆重禮節敬獻給將軍您;大玉杯一雙,敬呈給亞父您。

」項羽說:「沛公現在哪裡呀?」張良道:「他聽說您有要責備他的意思,便抽身獨自離去,現在已經回到軍中了。

」項羽就接受了白璧,放到坐席上。

亞父范增接受玉杯後擱在地上,拔劍擊碎了它們,說:「唉,這小子不值得與他共謀大業!奪取項將軍天下的人,必定是劉邦。

我們這些人眼看著就要被他俘獲了!」劉邦到達軍中,立即殺掉了曹無傷。

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

漢紀—漢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 年)

[1]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諸將或言誅秦王。

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

且人已降,殺之不祥。

」乃以屬吏。

[1] 冬季,十月,沛公劉邦率軍抵達霸上。

秦王子嬰乘素車、駕白馬,頸上繫著繩子以示自己該服罪自殺,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璽和符節,伏在軹道亭旁向劉邦投降。

眾將領中有人主張殺掉秦王。

劉邦說:「當初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原本就是因為認定我能寬容人。

style="font-size:9pt" 何況人家已經降服了,還要殺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

」於是便將秦王子嬰交給了主管官員處置。

賈誼論曰: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然後以六合為家,、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誼論曰:秦國憑藉一點點地盤發展到握有萬乘大國的權勢,控制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八州,使與秦地位相等的六國諸侯來朝拜,經過了一百多年。

然後以天下為家,以崤山、函谷關為宮。

但是,一人發難便使七座宗廟被毀,自身終死於他人之手,令普天下的人譏笑,是因為什麼呀?是由於不施仁義,且攻奪天下和保持業績的形勢不同啊!

[2] 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

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願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2] 劉邦領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都爭先恐後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藉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

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

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作一個富翁啊?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它們有什麼用呀!望您儘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裡!」劉邦不聽。

張良說:「秦朝因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裡。

而為天下人剷除殘民之賊,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

現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

況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於是率軍返回霸上。

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逾之。

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

」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刑苛法的苦累已經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的人為王。

據此我就應該在關中稱王了。

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

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

我之所以到這裡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後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章罷了。

」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城鎮,向人們講明道理。

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

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並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

」百姓們於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項羽既定河北,率諸侯兵欲西入關。

先是,諸侯吏卒、繇使、屯戍過秦中崐者,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

及章邯以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

秦吏卒多怨,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

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又盡誅吾父母妻子,柰何?」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不聽,事必危。

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

」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項羽已經平定了黃河以北的地區,就想率領各路諸侯軍向西進入關中。

在此之前,諸侯軍中的官兵有的曾因服徭役或屯戍經過關中一帶,秦地的官兵多無禮地對待他們。

待到章邯率秦軍投降了諸侯軍後,諸侯軍的官兵便憑藉勝勢,把秦軍官兵多當作奴隸和俘虜來使喚,隨便侮辱秦軍官兵。

秦軍官兵大多因此而生出怨恨的情緒,暗地裡議論說:「章將軍等人騙咱們投降諸侯軍,如今若能攻入關中擊滅秦朝,當是大好事;倘若不能,諸侯軍將咱們掠持到東方去,而秦朝又盡殺咱們的父母妻子兒女,那可怎麼辦啊?」諸侯軍的將領們暗中查聽到了這些議論,即報告給項羽。

項羽於是召集黥布、蒲將軍商量說:「目前軍中秦朝的官兵還很多,他們內心並不順服,如果到了函谷關不聽從調遣,情勢必會危急。

所以不如將他們除掉,而只和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等進入秦地。

」楚軍便於夜晚在新安城南面襲擊活埋了秦兵二十餘萬人。

[3]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聞項羽號章邯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計,從之

[3] 有人勸說劉邦道:「關中地區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富足十倍,而且地勢險要。

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讓他在關中稱王。

現在如果他來了,您恐怕就不能占據這個地方了。

可以火速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進來,並逐步徵召關中兵,以此增加自己的實力,抵禦他們。

」劉邦認為此計可行,就照著辦了。

已而項羽至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至戲。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欲以求封。

項羽大怒,饗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在霸上。

不久,項羽到達函谷關,但是關門緊閉。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平定了關中,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軍至戲。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要在關中稱王,任秦王子嬰為相,奇珍異寶全都占有了。

」企圖藉此求得項羽的封賞。

項羽聞言怒不可遏,就讓士兵們飽餐一頓,打算次日攻打劉邦的軍隊。

這時,項羽擁兵四十萬,號稱百萬大軍,駐紮在新豐縣的鴻門;劉邦擁兵十萬,號稱二十萬,駐軍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急擊勿失!」

范增勸項羽說:「劉邦住在崤山之東時,貪財而又好色。

現今入關,卻不搜取財物,不寵幸女色,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哇。

我曾命人觀望他那邊的雲氣,都顯示出龍虎的形狀,出現五彩,這是天子之氣啊!宜趕快進攻他,不要錯過了時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張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與俱去,曰:「毋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驚。

良曰:「料公士卒足以當項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為之柰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嘗殺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張良出,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

」沛公曰:「諾。

」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崐!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項羽許諾。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向來與張良要好,便連夜馳馬到劉邦軍中,私下裡會見張良,將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對他說了,想要叫張良同他一起離開,說道:「可別跟劉邦一塊兒死啊!」張良說:「我為韓王伴送沛公,而今沛公遇有急難,我卻逃走了,這是不義的行為,我不能不告訴他。

」於是張良即進去將項伯的話全都講述給了劉邦。

劉邦大吃一驚。

張良說:「您估計一下您的兵力足夠抵擋項羽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道:「的確是不如他呀。

這可該怎麼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您是絕不敢背叛項羽的。

」劉邦道:「您是怎麼與項伯成為故交的啊?」張良說:「在秦的時候,項伯與我有交往,他曾經殺過人,我救了他。

現在事情緊急,所以還幸虧他前來告我。

」劉邦說:「你與他誰大誰小?」張良道:「他比我大。

」劉邦說:「您替我喚他進來,我將把他當作兄長來對待。

」張良於是出去,堅持邀項伯入內,項伯便進去與劉邦相見。

劉邦手捧酒杯向項伯敬酒祝福,並與他約定結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連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沾邊,只是登記官民,封存府庫,等待著項羽將軍的到來。

之所以派將領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有其他盜賊出入和有非常情況發生。

我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駕臨,哪裡敢謀反啊!望您能把我不敢忘恩負義的情況詳盡地反映給項將軍。

」項伯答應了,對劉邦說:「你明日不可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道歉啊。

」劉邦說:「好吧。

」項伯於是當夜就趕了回去,到達軍營後,將劉邦的話一五一十地報告給項羽,並趁機道:「要不是劉邦先攻下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呀?!如今人家建立了大功卻還要去攻打人家,是不義的。

不如就因此好好地對待他。

」項羽同意了。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羽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羽因留沛公與飲。

范增數目項羽,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羽默然不應。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項羽曰:「諾。

」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第二天,劉邦帶領一百多騎隨從人員到鴻門來見項羽,道歉說:「我與將軍您合力攻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戰鬥,沒料到自己能先進入關中破秦,得以在這裡與您重又相見。

如今有小人之言搬弄是非,使您和我之間產生了隔閡。

」項羽道:「這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散布的流言,不然的話,我何至於如此啊!」項羽於是就留劉邦與他一起喝酒。

范增頻頻向項羽遞眼色,並三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暗示項羽殺劉邦,項羽卻只是默然不語,毫無反應。

范增便起身出去招呼項莊,對他說:「項王為人心慈手軟,還是你進去上前給劉邦敬酒,敬完酒,你就請求表演舞劍,然後乘勢在坐席上襲擊劉邦,殺了他。

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階下囚了!」項莊即入內為劉邦祝酒,敬完酒後,項莊道:「軍營中沒有什麼可用來取樂的,就請讓我來為你們舞劍助興吧。

」項羽說:「好哇。

」項莊於是拔劍起舞。

項伯見狀也起身拔劍起舞,並時時用身子遮護劉邦,使得項莊無法行刺。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

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

軍門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

遂入,披帷立,目視項羽,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項羽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也。

」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項羽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其上,拔劍切而啖之。

項羽曰:「壯士復能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還軍霸上以待將軍。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賞,而聽細人之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將軍不取也!「項羽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這時張良來到軍門見樊噲。

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麼樣了?」張良說:「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卻常在沛公身上啊。

」樊噲道:「事情緊迫了崐,我請求進去,與他拚命!」樊噲隨即帶劍持盾闖入軍門。

軍門的衛士想要阻止他進去,樊噲就側過盾牌一撞,衛士撲倒在地。

樊噲於是入內,掀開帷帳站立在那裡,怒目瞪著項羽,頭髮直豎,兩邊的眼角都睜裂開了。

項羽手按劍,跪起身,說道:「來客是幹什麼的?」張良說:「是沛公的陪乘衛士樊噲。

」項羽道:「真是壯士啊!賜給他一杯酒喝!」左右的侍從即給了他一大杯酒。

樊噲拜謝後,起身站著一飲而盡。

項羽說:「再賜給他豬腿吃!」侍從們便又拿給他一條生豬腿。

樊噲將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上面,拔出劍來切切就大口地吃了。

項羽說:「壯士,你還能再喝酒嗎?」樊噲道:「我連死都不逃避,一杯酒難道還值得我推辭嗎!秦王的心腸狠如虎狼,殺人唯恐殺不完,用刑懲罰人唯恐用不夠,致使天下的人都起而反叛他。

懷王曾與各路將領約定說:」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城的人,在關中為王。

『現在沛公最先擊潰秦軍,進入咸陽,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染指,就率軍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來。

這樣勞苦功高,您非但不給予封地、爵位的獎賞,還聽信小人的讒言,要殺有功之人。

這是在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呀,我私下認為您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項羽無話可答,就說:」坐吧。

「樊噲於是在張良的身邊坐下了。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如今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鴻門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趣霸上。

留張良使謝項羽,以白璧獻羽,玉斗與亞父。

沛公謂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將軍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亞父足下。

」項羽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項羽則受璧,置之坐上。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將軍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坐了不一會兒,劉邦起身去上廁所,趁機招呼樊噲出來。

劉邦說:「我現在出來,沒有告辭,怎麼辦啊?」樊噲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屠刀和砧板,我們則是魚肉,如此還告什麼辭哇!」於是就這麼走了。

鴻門與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撇下車馬,抽身獨自騎馬而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手拿劍和盾牌,快步相隨,經驪山下,取道芷陽,抄小路奔向霸上。

留下張良,讓他向項羽辭謝,將白璧敬獻給項羽,大玉杯給亞父范增。

劉邦臨行前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的軍營,只不過二十里地。

您估計著我已經抵達軍中時,再進去。

」劉邦已走,抄小道回到軍營,張良方才進去告罪說:「沛公禁不起酒力,無法來告辭,謹派臣張良捧上白璧一雙,以連拜兩次的隆重禮節敬獻給將軍您;大玉杯一雙,敬呈給亞父您。

」項羽說:「沛公現在哪裡呀?」張良道:「他聽說您有要責備他的意思,便抽身獨自離去,現在已經回到軍中了。

」項羽就接受了白璧,放到坐席上。

亞父范增接受玉杯後擱在地上,拔劍擊碎了它們,說:「唉,這小子不值得與他共謀大業!奪取項將軍天下的人,必定是劉邦。

我們這些人眼看著就要被他俘獲了!」劉邦到達軍中,立即殺掉了曹無傷。

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

漢紀—漢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 年)

[1]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諸將或言誅秦王。

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

且人已降,殺之不祥。

」乃以屬吏。

[1] 冬季,十月,沛公劉邦率軍抵達霸上。

秦王子嬰乘素車、駕白馬,頸上繫著繩子以示自己該服罪自殺,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璽和符節,伏在軹道亭旁向劉邦投降。

眾將領中有人主張殺掉秦王。

劉邦說:「當初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原本就是因為認定我能寬容人。

style="font-size:9pt" 何況人家已經降服了,還要殺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

」於是便將秦王子嬰交給了主管官員處置。

賈誼論曰: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然後以六合為家,、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誼論曰:秦國憑藉一點點地盤發展到握有萬乘大國的權勢,控制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八州,使與秦地位相等的六國諸侯來朝拜,經過了一百多年。

然後以天下為家,以崤山、函谷關為宮。

但是,一人發難便使七座宗廟被毀,自身終死於他人之手,令普天下的人譏笑,是因為什麼呀?是由於不施仁義,且攻奪天下和保持業績的形勢不同啊!

[2] 沛公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

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願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

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2] 劉邦領兵向西進入咸陽,眾將領都爭先恐後地奔往秦朝貯藏金帛財物的府庫瓜分財寶,唯獨蕭何率先入宮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圖冊、文書、戶籍簿等檔案收藏起來,劉邦藉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戶口的多少及財力物力強弱的分布。

劉邦看到秦王朝的宮室、帷帳、名種狗馬、貴重寶器和宮女數以千計,便想留下來在皇宮中居住。

樊噲勸諫說:「您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作一個富翁啊?這些奢侈華麗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滅的東西,您要它們有什麼用呀!望您儘快返回霸上,不要滯留在宮裡!」劉邦不聽。

張良說:「秦朝因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裡。

而為天下人剷除殘民之賊,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

現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

況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望您能聽取樊噲的勸告!」劉邦於是率軍返回霸上。

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逾之。

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

」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刑苛法的苦累已經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的人為王。

據此我就應該在關中稱王了。

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

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

我之所以到這裡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後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章罷了。

」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城鎮,向人們講明道理。

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

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並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

」百姓們於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項羽既定河北,率諸侯兵欲西入關。

先是,諸侯吏卒、繇使、屯戍過秦中崐者,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

及章邯以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

秦吏卒多怨,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

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又盡誅吾父母妻子,柰何?」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不聽,事必危。

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

」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項羽已經平定了黃河以北的地區,就想率領各路諸侯軍向西進入關中。

在此之前,諸侯軍中的官兵有的曾因服徭役或屯戍經過關中一帶,秦地的官兵多無禮地對待他們。

待到章邯率秦軍投降了諸侯軍後,諸侯軍的官兵便憑藉勝勢,把秦軍官兵多當作奴隸和俘虜來使喚,隨便侮辱秦軍官兵。

秦軍官兵大多因此而生出怨恨的情緒,暗地裡議論說:「章將軍等人騙咱們投降諸侯軍,如今若能攻入關中擊滅秦朝,當是大好事;倘若不能,諸侯軍將咱們掠持到東方去,而秦朝又盡殺咱們的父母妻子兒女,那可怎麼辦啊?」諸侯軍的將領們暗中查聽到了這些議論,即報告給項羽。

項羽於是召集黥布、蒲將軍商量說:「目前軍中秦朝的官兵還很多,他們內心並不順服,如果到了函谷關不聽從調遣,情勢必會危急。

所以不如將他們除掉,而只和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等進入秦地。

」楚軍便於夜晚在新安城南面襲擊活埋了秦兵二十餘萬人。

[3]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聞項羽號章邯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計,從之

[3] 有人勸說劉邦道:「關中地區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富足十倍,而且地勢險要。

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讓他在關中稱王。

現在如果他來了,您恐怕就不能占據這個地方了。

可以火速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進來,並逐步徵召關中兵,以此增加自己的實力,抵禦他們。

」劉邦認為此計可行,就照著辦了。

已而項羽至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至戲。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欲以求封。

項羽大怒,饗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在霸上。

不久,項羽到達函谷關,但是關門緊閉。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平定了關中,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關。

十二月,項羽進軍至戲。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要在關中稱王,任秦王子嬰為相,奇珍異寶全都占有了。

」企圖藉此求得項羽的封賞。

項羽聞言怒不可遏,就讓士兵們飽餐一頓,打算次日攻打劉邦的軍隊。

這時,項羽擁兵四十萬,號稱百萬大軍,駐紮在新豐縣的鴻門;劉邦擁兵十萬,號稱二十萬,駐軍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急擊勿失!」

范增勸項羽說:「劉邦住在崤山之東時,貪財而又好色。

現今入關,卻不搜取財物,不寵幸女色,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哇。

我曾命人觀望他那邊的雲氣,都顯示出龍虎的形狀,出現五彩,這是天子之氣啊!宜趕快進攻他,不要錯過了時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張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與俱去,曰:「毋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驚。

良曰:「料公士卒足以當項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為之柰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嘗殺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張良出,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

」沛公曰:「諾。

」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崐!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項羽許諾。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向來與張良要好,便連夜馳馬到劉邦軍中,私下裡會見張良,將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對他說了,想要叫張良同他一起離開,說道:「可別跟劉邦一塊兒死啊!」張良說:「我為韓王伴送沛公,而今沛公遇有急難,我卻逃走了,這是不義的行為,我不能不告訴他。

」於是張良即進去將項伯的話全都講述給了劉邦。

劉邦大吃一驚。

張良說:「您估計一下您的兵力足夠抵擋項羽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道:「的確是不如他呀。

這可該怎麼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您是絕不敢背叛項羽的。

」劉邦道:「您是怎麼與項伯成為故交的啊?」張良說:「在秦的時候,項伯與我有交往,他曾經殺過人,我救了他。

現在事情緊急,所以還幸虧他前來告我。

」劉邦說:「你與他誰大誰小?」張良道:「他比我大。

」劉邦說:「您替我喚他進來,我將把他當作兄長來對待。

」張良於是出去,堅持邀項伯入內,項伯便進去與劉邦相見。

劉邦手捧酒杯向項伯敬酒祝福,並與他約定結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連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沾邊,只是登記官民,封存府庫,等待著項羽將軍的到來。

之所以派將領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有其他盜賊出入和有非常情況發生。

我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駕臨,哪裡敢謀反啊!望您能把我不敢忘恩負義的情況詳盡地反映給項將軍。

」項伯答應了,對劉邦說:「你明日不可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道歉啊。

」劉邦說:「好吧。

」項伯於是當夜就趕了回去,到達軍營後,將劉邦的話一五一十地報告給項羽,並趁機道:「要不是劉邦先攻下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呀?!如今人家建立了大功卻還要去攻打人家,是不義的。

不如就因此好好地對待他。

」項羽同意了。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羽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羽因留沛公與飲。

范增數目項羽,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羽默然不應。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項羽曰:「諾。

」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第二天,劉邦帶領一百多騎隨從人員到鴻門來見項羽,道歉說:「我與將軍您合力攻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戰鬥,沒料到自己能先進入關中破秦,得以在這裡與您重又相見。

如今有小人之言搬弄是非,使您和我之間產生了隔閡。

」項羽道:「這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散布的流言,不然的話,我何至於如此啊!」項羽於是就留劉邦與他一起喝酒。

范增頻頻向項羽遞眼色,並三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暗示項羽殺劉邦,項羽卻只是默然不語,毫無反應。

范增便起身出去招呼項莊,對他說:「項王為人心慈手軟,還是你進去上前給劉邦敬酒,敬完酒,你就請求表演舞劍,然後乘勢在坐席上襲擊劉邦,殺了他。

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階下囚了!」項莊即入內為劉邦祝酒,敬完酒後,項莊道:「軍營中沒有什麼可用來取樂的,就請讓我來為你們舞劍助興吧。

」項羽說:「好哇。

」項莊於是拔劍起舞。

項伯見狀也起身拔劍起舞,並時時用身子遮護劉邦,使得項莊無法行刺。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

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

軍門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

遂入,披帷立,目視項羽,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項羽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也。

」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項羽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其上,拔劍切而啖之。

項羽曰:「壯士復能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還軍霸上以待將軍。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賞,而聽細人之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將軍不取也!「項羽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這時張良來到軍門見樊噲。

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麼樣了?」張良說:「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卻常在沛公身上啊。

」樊噲道:「事情緊迫了崐,我請求進去,與他拚命!」樊噲隨即帶劍持盾闖入軍門。

軍門的衛士想要阻止他進去,樊噲就側過盾牌一撞,衛士撲倒在地。

樊噲於是入內,掀開帷帳站立在那裡,怒目瞪著項羽,頭髮直豎,兩邊的眼角都睜裂開了。

項羽手按劍,跪起身,說道:「來客是幹什麼的?」張良說:「是沛公的陪乘衛士樊噲。

」項羽道:「真是壯士啊!賜給他一杯酒喝!」左右的侍從即給了他一大杯酒。

樊噲拜謝後,起身站著一飲而盡。

項羽說:「再賜給他豬腿吃!」侍從們便又拿給他一條生豬腿。

樊噲將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上面,拔出劍來切切就大口地吃了。

項羽說:「壯士,你還能再喝酒嗎?」樊噲道:「我連死都不逃避,一杯酒難道還值得我推辭嗎!秦王的心腸狠如虎狼,殺人唯恐殺不完,用刑懲罰人唯恐用不夠,致使天下的人都起而反叛他。

懷王曾與各路將領約定說:」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城的人,在關中為王。

『現在沛公最先擊潰秦軍,進入咸陽,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都不敢染指,就率軍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來。

這樣勞苦功高,您非但不給予封地、爵位的獎賞,還聽信小人的讒言,要殺有功之人。

這是在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呀,我私下認為您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項羽無話可答,就說:」坐吧。

「樊噲於是在張良的身邊坐下了。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如今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鴻門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趣霸上。

留張良使謝項羽,以白璧獻羽,玉斗與亞父。

沛公謂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將軍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亞父足下。

」項羽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項羽則受璧,置之坐上。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將軍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坐了不一會兒,劉邦起身去上廁所,趁機招呼樊噲出來。

劉邦說:「我現在出來,沒有告辭,怎麼辦啊?」樊噲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屠刀和砧板,我們則是魚肉,如此還告什麼辭哇!」於是就這麼走了。

鴻門與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撇下車馬,抽身獨自騎馬而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手拿劍和盾牌,快步相隨,經驪山下,取道芷陽,抄小路奔向霸上。

留下張良,讓他向項羽辭謝,將白璧敬獻給項羽,大玉杯給亞父范增。

劉邦臨行前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的軍營,只不過二十里地。

您估計著我已經抵達軍中時,再進去。

」劉邦已走,抄小道回到軍營,張良方才進去告罪說:「沛公禁不起酒力,無法來告辭,謹派臣張良捧上白璧一雙,以連拜兩次的隆重禮節敬獻給將軍您;大玉杯一雙,敬呈給亞父您。

」項羽說:「沛公現在哪裡呀?」張良道:「他聽說您有要責備他的意思,便抽身獨自離去,現在已經回到軍中了。

」項羽就接受了白璧,放到坐席上。

亞父范增接受玉杯後擱在地上,拔劍擊碎了它們,說:「唉,這小子不值得與他共謀大業!奪取項將軍天下的人,必定是劉邦。

我們這些人眼看著就要被他俘獲了!」劉邦到達軍中,立即殺掉了曹無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