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謀聖張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
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云游。
張良去世後,諡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
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
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前面說到,張良為春秋韓國五相國之後,自從秦滅掉韓等六國一統中原後,張良就像其它五國貴族一樣仇視著秦始皇——滅國之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東巡,張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現原陽縣的東部),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
圯上受書
一天,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
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
如此反覆,張良竟也忍著照做了,並約五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五日後,張良如期而至,沒想到老人比自己還早,結果張良還是被老人三番兩次刁難,張良都忍了,因為他很好奇為什麼老人的毅力如此之強,可以肯定不是一般人!
張良的耐心和誠懇深深感動了黃石公,並將太公兵法贈送了給他;張良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 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佐策入關
公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年底,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約定:誰先入關進咸陽,誰便可以立而為王。
劉邦取道潁川、南陽,打算從武關進入關中,張良隨行。
張良建議先取宛城,為劉邦解除了西進的後顧之憂;
到嶢關後,考慮到當時秦守關的兵力依然很強大,秦兵士氣還在,張良建議先誘降主將,以便有機會進入關口,然後趁人不備占據關口。
結果秦軍大敗,棄關退守藍田。
劉邦乘勝追擊,引兵繞過嶢關,穿越蕢山,大敗秦軍於藍田。
然後,大軍繼續西進,於公元前207年十月抵達霸上。
並進人關中,迫使子嬰投降,歷時僅一年,由於他採納了張良的計謀,保證了軍事上的順利進展,從而贏得了時間,終於比項羽搶先一步進入關中。
智斗鴻門
劉邦入主關中後,採納張良的建議,採取的這一系列安民措施,爭得了民心,為他日後經營關中,並以此為根據地與項羽爭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前206年二月,項羽率諸侯兵抵達函谷關;得知劉邦已攻下咸陽,十分惱怒,又正趕上劉邦部下曹無傷密告項羽,項羽立即命令英布督軍強攻。
同年十二月,項羽大軍攻破函谷關,進駐新豐、鴻門,要與劉邦決一死戰。
而此時的劉邦雖然占據了地利與人和,但在軍力上還仍不能與項羽正面抗橫,張良與劉邦斟酌再三,不得不親赴鴻門宴釋疑,以免正面與項王產生正面軍事衝突!
為了顯示並無「關中稱王」的誠意,劉邦僅帶著張良、樊噲和百餘名從騎來到楚營;項羽款留劉邦會飲,席間,項羽謀士范增因屢次暗示項羽除掉劉邦,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范增特意叫來了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其實是想趁機殺掉劉邦;幸好有張良好友檔著項莊,張良也亦看出了問題,急出帳招樊噲入帳救主
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暗度陳倉
不久,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把劉邦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
而把實際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 用以遏制劉邦北上。
劉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擊項羽,後經蕭何、張良一再勸阻,這才決定暫且隱忍不發。
為了穩中求進,張良先是用漢王送給他的財寶轉贈給了項伯,一是為了報恩,二是為了讓項伯去幫忙遊說項羽,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然後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毀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
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
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
略定三秦,劉邦倚據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了。
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下邑奇謀
公元前205年春,劉邦接連收降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個諸侯,得兵56萬。
同年四月,劉邦乘項羽集中力量攻打田榮之機,率兵伐楚,直搗楚都彭城。
占領彭城後,劉邦得意忘形,給了項羽回軍之機,一經交戰,劉邦慘敗,幾乎全軍覆沒,劉邦丟下老父、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大好的形勢復又逆轉。
為了挽回局勢,張良建議聯合九江王英布和田英,並重用韓信;正是在張良的謀划下,一個內外聯合共擊項羽的軍事聯盟終於形成,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事實也證明了張良「下邑之謀」的深謀遠慮,最後兵圍垓下打敗項羽,主要依靠的正是這三支軍事力量。
名片空間提醒您,在中國歷史上,張良留下的很多故事都堪稱經典,並被後人世代傳頌,傳說中的「謀聖」,並非浪得虛名;張良的高瞻遠矚戰略目光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傳頌!
華夏第一謀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他「計功割地」,分封了18位諸侯王。並違背楚懷王「誰先攻入關中,誰就做關中王」的約定,把劉邦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