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伐中原探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建興五年春,諸葛亮引軍屯漢中準備伐魏。
從漢中北伐有三個大方向:①出祁山可入隴右,②出斜谷可入關中,③向東經過攻戰可以出丹、淅,直抵南陽。
(陳倉、箕谷、駱谷、子午谷也可入關中,但比起斜谷,更加難行,不是主要考慮的方法。
)
東出的方案,諸葛亮從未用過,在蔣琬時代有一次討論:山路難行,但有水路可用以輔助。
但地勢從高到低,水流狹窄湍急。
南陽重地難克,撤退不易,而水路轉運船隻也不便回程。
諸葛亮並非在這一方向上毫無動作。
早在建興三年,他就試圖聯繫背蜀投魏的新城太守孟達。
五年十二月,孟達叛亂,正月即被司馬懿撲滅,諸葛亮亦不相救。
也有說法認為諸葛亮故意泄露機密,以逼迫他儘早起兵。
[3]諸葛亮似乎浪費了一次取道東出、沿路降迎的機會。
但假如他真的想在這一方向大有作為,則不當使孟達過早起兵並作為棄子的舉動,未免庸於常人。
可能是他知道東出不可行,只是在新城製造一出動亂,使魏國誤判他的主攻方向。
其後不久,開始了第一次北伐。
其核心思想是,拖延會戰至有利時機,即平定隴西之後,以主場迎戰魏軍。
手段有三:①趙雲、鄧芝為疑軍,揚言出斜谷,②主攻隴西,③馬謖阻擋魏軍。
諸葛亮使魏軍誤以為主攻方向為斜谷,乘其無備攻入隴右,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出現了吏民響應。
史料記載非常簡略,並無盜馬殺官、守軍投降等更激烈的情景,一旦諸葛亮兵敗則又會被輕易平定。
但當地的政治取向動搖,是援軍不至、大敵壓境的軍事形勢突變的產物,側面反映了諸葛亮戰略欺騙的成功。
但後來街亭失守,功敗垂成,不由令人感嘆,為什麼時運不能再眷顧諸葛亮一些?街亭戰勝後戰役並沒有結束,但如果街亭成功阻擋了張郃,爾後平定隴西,擺好陣勢與曹真大戰。
此時諸葛亮已反客為主,會戰形勢比曹真更好,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曾有人指出,過隴山通道不止一條,即使守住街亭也不足屏蔽隴山其他道路。
隴縣(今地名,下同)經華亭、張棉驛鄉有番須道,南面經天成鎮、馬鹿鄉還有隴坻道,甚至可以進而認為,諸葛亮本意是通過番須道出隴山,在山口設防阻擋魏軍。
而街亭之戰,是馬謖路途之中為張郃截殺之役。
街亭地點有一定爭議,在如今的地圖上標在龍山鎮與隴城鎮之間,即古略陽,但距山已遠。
上文引述的這一說法認為是古街泉亭,在番須道上,可能在略陽東北的今張棉驛鄉。
這一說法非常有見地,只是如果是一場意外之戰,則不在諸葛布置之中,馬謖「違亮節度」等記載便說不通。
若非記載時戰役過程已經失真,則也可能是諸葛亮捕捉到張郃行進路線的情報,進行阻截。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諸葛亮的意圖並非憑馬謖永遠阻擋住魏軍,而是爭取更過時間平定隴西,直到曹真與張郃會合。
打敗馬謖後,張郃採取了謹慎的態度。
[6]王平「鳴鼓自持」起到了效果,一定程度上收拾了殘局。
而張郃此時已在不敗之地,不冒險追擊亦為正確之舉。
此後他應該留在了山中,等待曹真主力。
孤軍過山交戰,兵力處於劣勢,可能被聚兵反撲;引而不發則隨時可發,使諸葛亮不得不退。
從諸葛亮的三個安排來看(①趙雲、鄧芝為疑軍,揚言出斜谷,②主攻隴西,③馬謖阻擋魏軍),應該說諸葛亮通過複雜的戰略來減少戰鬥風險,但也因此擴大了組織風險,最後蟻穴潰堤。
[7]簡單來說,這三次博弈必須全部勝利,且最終還需要打敗曹真,四個機率累乘,最終成功率便大打折扣。
從事後諸葛亮貶趙雲來看,成果也未能令諸葛亮滿意,但至少也成功吸引了魏軍一陣子;[8]第二條則只取決於魏軍本身的行進速度,沒有額外操作空間。
如果按前文引述之說,諸葛亮是想搶先過隴山占據東部山口的話,那麼張郃的速度超過了他的預料,這正是北伐失敗的關鍵。
第三條則是崩潰的直接原因,馬謖因戰敗導致諸葛亮散開的部隊即將暴露在張郃面前,若繼續攻掠會被逐個擊破。
如果聚合諸軍,則又不足攻取隴西諸地,將會在和山中的張郃對峙下等到曹真大軍趕到,在不利的情況下冒險作戰。
這正是曹叡說的情況:「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
」但諸葛亮明於進退,毅然放棄,頗有名將風度,顯然高於曹叡的預估。
執著於既有成就,對一步之遙不舍放棄,是人之常情。
假如諸葛亮在街亭之敗後留下來決戰,固然也有取勝的可能,但將國運寄託於一場勝算不大的豪賭,顯非明智之舉。
僥倖冒險並不少見,一部分成功者被人們將運氣誤以為能力,實則不足效法,而更多的失敗者,當他們選擇這條冒險之路時,已是困獸之鬥。
軍史解析:三國街亭之戰的兵力部署是怎樣的
蜀漢: 趙雲、鄧芝率1萬人沿褒斜道從漢中至寶雞,作為疑兵,吸引魏軍諸葛亮率主力攻取關中諸縣,馬謖(副將王平所率1-2千左右)兵力在1萬到2.5萬之間,各處記載不同。
趙雲原來不是不受重用,是平時身份不符,最後第一次帶兵就失敗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
諸葛亮北伐中原,出兵祁山僅兩次!有一次還是被曹魏追過來的
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為了蜀漢大業,統一中原,開始北伐。諸葛亮北伐的決策,是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是成就霸業的正確軍事舉措和重要戰略方針。而現在很多人習慣用「六出祁山」來稱謂諸...
諸葛亮讓趙雲帶偏師打魏軍主力,是讓他送死嗎?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聲勢浩大,關中響震,魏國派大將曹真率大軍抵擋,結果,諸葛亮讓趙雲和鄧芝,率一小部分兵力去打魏軍的主力,做疑兵,以牽制敵人,諸葛亮自己則親自率主力進攻祁山。諸葛亮讓趙雲率一小部分...
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不是為軍法,另有隱情!
馬謖丟失街亭,戰敗回來,諸葛亮揮淚殺了馬謖,馬謖作為重要謀士,屢獻戰策,也立下不少功勞,特別是給諸葛亮獻策平定南中地區,功不可沒。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呢?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還可以將...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沒有打敗司馬懿?
熟讀三國歷史,大家因受到《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導致大家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什麼「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甚至諸葛亮死後,都要...
趙雲之死,和他箕谷兵敗有關嗎?
趙雲是三國蜀漢名將,蜀漢的開國元勛,忠勇無雙,作為武將,征戰一生,趙雲是少有的能善終的大將之一,建興七年(229年)趙雲去世。然而,趙雲之死,和他箕谷兵敗有關嗎?是因為箕谷兵敗,趙雲心裡憂憤而死嗎?
諸葛亮北伐,劉備病死,趙雲七進七出,蜀國危在旦夕?
228年春天,漢軍準備好北伐,鎮北將軍魏延提出韓信分兵之事,襲取潼關(《魏略》作子午谷之計),但諸葛亮不從,在而後北伐,魏延都曾提出這建議,卻被諸葛亮制止。而諸葛亮則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
論夢三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敗始末!
在夷嶺之戰遭到慘敗之後,經過了六年多苦心準備,蜀國的兵力重新發展為鼎盛,全國兵力達12~13萬之多,而且,由於蜀國天然封閉的地理形勢,其兵力除了成都地區留一些,及監視盟國東吳用去少量兵力外,絕大...
為什麼說如果趙雲去守街亭,張郃將必敗無疑?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聲勢浩大,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紛紛反叛魏國,響應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卻錯誤地任用馬謖,去守軍事要地街亭,結果,馬謖違反諸葛亮的節度,被魏國大將張郃擊敗,街亭丟失,諸葛亮進退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