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該不該華容道放走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熟悉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這件事。

那麼,關羽應不應該放走曹操呢?

首先,從《三國演義》描寫的藝術效果來看,這樣寫是很成功的。

表現出了人的精神世界情與理的深刻衝突

其次,從道理上面看,關羽這次是個大好機會,應該將大奸賊曹操剷除或擒獲,斬首以謝天下。

但是,從情義上來看,又沒那麼簡單。

大家想一下,在華容道上關羽碰見剛剛戰敗,失魂落魄,軍隊死傷慘重,以前又
對他有恩的曹操,那樣的苦苦哀求,如果關雲長二話不說,上去就是一刀把曹操斬於馬下,或者親手將他押解回城,得意洋洋的去邀功的話,不知道各位讀者是一種什麼感想?會不會覺得,難道這就是忠義無雙的關羽做出來的事情?

其實,按照《三國演義》描寫的關羽來看,放走曹操是他性格使然的必然結果。

華容道上曹操各種苦苦的哀
求未必就能打動關羽從而放走他。

乃是關羽心中所念的曹操曾經對他贈袍惜別,依依不捨之情。

如果曹操當
年把關羽殺了也就不會有現在的華容道相逢。

念及此,關羽才狠下心放了曹操一條生路。

所以,有了這段華容道放曹操,關羽才不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工具,從而有了人情味,更加贏得了人們的敬佩

在《三國演義》讀者的心中,不是不知道曹操是多麼的奸詐,他們也多麼希望關羽能一刀斬了曹操,也為關羽放走曹操感到深深的惋惜。

但是,又覺得關羽只有放走曹操,才是心中應有的關雲長的作為。

所以,《三
國演義》中描寫的這一段應該是最能引起讀者內心複雜審美感受的部分。

魯迅先生曾對此評價說:「寫華容
道上放曹操一節,則(關羽)義勇之氣可掬,如見其人,」的確,經過《三國演義》華容道這一段描寫,一個有血有肉、情義如山的關羽深深印刻在了讀者心中。

不過,到這裡還沒有完。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人們可以各種理解各種讚賞,但是關羽因私害公的罪名還
是無法逃脫。

放了曹操是為了義,但是他對劉備的忠呢?忠義在這裡起了衝突,難道不有損關羽的完美形象
嗎?

於是就有人希望為關羽這種做法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好忠義都能兩全。

例如有這樣一種說法,說諸葛亮在華容道上單用關羽而不用張飛和趙雲兩人,並非是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

而是夜觀天象,曹操氣
數未盡,此情義留給關羽。

有意借關羽之手放走曹操。

因為曹操只要死了,漢室就要復興,這樣劉備就無法
稱帝,如果曹操不死,曹賊廢漢之時就是劉備稱帝之日,所以考慮再三,借關羽之手放走曹操只能是利大於弊。

這樣一解釋,關羽即有情義於曹操,又顯得諸葛亮很聰明,還無損於關羽對劉備的忠。

這下忠義才能
兩全。

不過,細細分辨來看,還是不行,這樣的諸葛亮所行所作像是詭道,不像智謀。

這還是次要的,關鍵關羽的
問題還沒有解決。

就算他在客觀上有助於幫助劉備成就霸業,但是任然不能否定他主觀意識上不忠於劉備的
心理,如果說關羽是因為對諸葛亮的意圖心領神會而去放了曹操的話,那麼他的義又從何說起呢?可見,忠義任然難以兩全。


難道就真的找不到忠義兩全之事嗎?此事恐怕很難了,因為自古忠義就難兩全。

你比如說《左轉·宣公二年》裡面講到的刺客鉏麑,奉晉靈公之命去刺殺趙盾,當他在行刺前發現趙盾是個賢臣之後,頓時後悔刺殺,不去行此刺殺之事,然而他又不願意背棄主人的命令,只好自殺。

這樣事情在後世還有很多,在我們的傳統
文化中很難處理好這宗矛盾。

《三國演義》裡面的華容道放走曹操就是這個例子。

只不過,這段華容放曹只是羅貫中虛構的故事。

但是,
這樣的描寫使得關羽的形象更加血肉飽滿,更具有複雜的審美意味。

同時,也使不少後人為關羽的這種忠義
不能兩全的事情而大傷腦筋,恐怕,這也是羅貫中當年寫華容道故事的時候所始料不及的吧!

不知道各位看官又是怎樣的看法呢?不妨一起來分享一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英雄難過美人關。從古至今,沒有哪個英雄不愛美人的。李自成吳三桂為了周園園而戰,曹操為了大小喬而發兵東吳。呂布為了貂蟬而反了董卓。而這位,也免不了世俗。他就是武神,忠義的化身,關羽~關雲長。武神、...

武聖人關雲長其實也好色

世人皆知關羽,從「溫酒斬華雄」的英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從遍布世界的關帝廟到香港影視劇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覺中已經把關羽當成神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