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之三十六:三國 蜀漢開國皇帝 劉備(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漢室宗親劉備募兵參加鎮壓黃巾起義,數有戰功,先後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

曹操攻打陶謙,欲奪取徐州,陶謙求救於劉備。

劉備挺身而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三讓徐州,劉備得到徐州。

後徐州又被呂布奪去,劉備依附曹操,與曹操共擒呂布於下邳。

後曹操表奏漢獻帝,封劉備為左將軍、豫州牧,然而劉備志不在小,乘機逃脫曹操的控制,斬殺徐州刺史車胄,重新占領徐州。

但是,曹操親自率大軍前來攻打,劉備大敗,勢力集團被打散,關羽被擒,劉備依附袁紹。

  後劉備又退至新野依附劉表,荊州人才多歸附劉備,曹操大將夏侯惇、于禁等率大軍來攻,劉備(不是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擊敗曹軍。

後來又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忠心輔助。

曹操南征荊州,又敗劉備於當陽長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並向東吳借得南郡,擁有了荊州五郡之地。

後劉備又吞併劉璋所統轄的益州的大部分地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漢中之戰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又迫使曹操退軍,完全占據了曹操的漢中,進位為漢中王,至此,劉備事業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然而,漢中占領不久,鎮守荊州關羽孤軍北伐,被魏吳兩國夾擊,最後關羽丟失荊州、被吳軍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劉備的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為魏後,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改元章武元年。

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意圖奪回荊州,但於章武二年(222年)夏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

  劉備於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諡號為昭烈帝。

人物生平

乘亂起兵,嶄露頭角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爆發黃巾起義,劉備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朝廷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都要被選精汰穢,該郡督郵到安喜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不是張飛)銜恨在心,捆綁督郵鞭打兩百。

劉備與關羽、張飛棄官逃亡。

後來,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

後來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職。

不久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於是往奔公孫瓚,被表為別部司馬,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因為累次建立功勳而讓他代理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劉備外御賊寇,在內則樂善好施,即使不是身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

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

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

激昂大義,捨身相救

  當時黃巾餘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

劉備驚訝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

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

後袁紹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東屯齊。

興平元年(194),曹操藉口為父報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

劉備以本部千餘人從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擊敗。

恰好此時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曹操根據地失陷,於是回兵兗州。

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屯於小沛。

  興平二年(195),陶謙病故,遺命將徐州交與劉備。

劉備又得到糜竺、陳登、孔融等人擁戴,遂領徐州牧。

此時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讓其屯於小沛。

兩據徐州,兩失徐州

  建安元年(196),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

這時,呂布偷襲了下邳。

劉備回軍,中途軍隊潰散,乃收余軍東取廣陵,為袁術所敗,轉軍海西,困頓至極,得從事東海糜竺以家財助軍。

於是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

其後袁術派紀靈領步騎三萬攻小沛,呂布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使兩家罷兵。

不久,劉備再度召募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惡之,於是率軍進攻小沛。

劉備戰敗,前往許都投奔曹操。

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又益其兵,並給與糧草,讓劉備屯沛地。

其後人稱劉備為「劉豫州」。

  建安三年(198),呂布派高順和張遼進攻劉備,曹操雖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擊敗。

沛城最終被攻破,劉備妻子被擄,單身逃走。

劉備在梁國國界中與曹操相遇,於是與曹操聯合進攻呂布,呂布投降後,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

其後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表為左將軍。

  建安四年(199),車騎將軍董承受漢獻帝衣帶詔,劉備起初未敢加入。

後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劉備心驚,筷子掉落。

此事後劉備知道曹操難容自己,遂與董承等人同謀。

恰逢當時曹操派劉備與朱靈一起攻擊袁術,其後劉備進軍下邳,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還小沛。

東海昌豨以及諸郡縣多從劉備,劉備遂有兵數萬,於是北連袁紹抗擊曹操。

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劉岱、中郎將扶風王忠往攻,被劉備擊退。

  建安五年(200)春,衣帶詔事發。

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傑,必要先行討伐,郭嘉亦贊同曹操。

劉備戰敗,北投袁紹。

顛沛流離,依附劉表

  秋七月,汝南huang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

袁紹使劉備領兵助之,不久為曹仁打敗。

劉備回到袁紹處,以連結劉表為由,帶兵復到汝南,聯合黃巾餘黨龔都,斬殺曹操派來平亂的將領蔡陽。

  建安六年(201),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

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

  建安七年(202),劉表命劉備帶軍北上,到葉縣,夏侯惇、于禁、李典率軍抵擋。

劉備偽退,設下伏兵,李典覺得有詐乃勸之,夏侯惇不聽,被劉備打敗,幸好李典及時趕來,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於是退軍。

劉備在荊州數年,自覺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遂有「髀肉之嘆」。

劉備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劉表沒有採納。

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建安十三年(208),劉表病死,曹操此時親率大軍南下。

劉表次子劉琮投降曹操,長子劉琦聯合劉備。

劉備從新野撤往江夏,路經襄陽時,很多荊州士人投靠劉備,有人勸說劉備拋棄他們,輕騎前進,但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到當陽時,竟有十餘萬眾,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被曹軍追擊,敗於長坂。

跨有荊益,輝煌成就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

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占據荊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211),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龐統因勸劉備圖取益州。

劉備遂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將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

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皆 勸劉備襲殺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拒絕。

劉璋上表推薦劉備代理大司馬,兼領司隸校尉,配給劉備士兵,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

劉備北至葭萌,駐軍不前,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建安十七年(212),張松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反目。

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吞併其部隊。

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占領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 劉璋派遣劉璝、泠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在涪阻擊劉備,都被劉備打敗,吳懿投降。

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李嚴率眾投降。

劉備軍力益強,分軍平定各縣。

同時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軍入蜀。

張任、劉循退守雒城,劉備率軍進攻,張任出擊,被劉備軍斬殺,劉循遂堅守不出,龐統率軍攻打雒城為流矢所中戰死城下。

建安十九年(214),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

時劉備派建寧督郵李恢說降馬超。

馬超來到成都,劉備命他率軍屯城北,一時城中震怖。

劉備於是派簡雍勸降了劉璋,乃領益州牧,啟用蜀中諸多人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攻漢中,在漢中之戰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又迫使曹操退軍,完全占據了曹操的漢中,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進位漢中王,使蜀漢政權達到了最為鼎盛時期。

丟失荊州,慘敗夷陵

  然而,漢中占領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為魏後,於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

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意圖奪回荊州,但於222年夏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

劉備雖然大敗,但是餘威仍在,孫權聽說劉備駐紮在白帝城,非常害怕,慌忙遣使請和,劉備出於對全局的考慮,同意孫劉再次聯盟。

劉備於223年四月逝世,諡號為昭烈帝。

劉備年表

年份(公元紀年)

年齡

事件

161

1

出生於涿郡,以賣草鞋為生

184

24

應徵入伍,討伐黃巾起義軍

194

34

徐州牧陶謙病逝,劉備受託接任徐州牧

195

35

與呂布議和,並駐紮小沛

196

36

呂布派兵進攻,戰敗投靠曹操

199

39

借兵滅袁術、占徐州、反曹操

200

40

被曹操擊敗後投靠袁紹,後率軍騷擾曹操不利,逃亡。

201

41

投靠劉表,但不為信任

207

47

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208

48

結盟孫權,赤壁之戰使曹操大敗

209

49

任荊州牧,與孫權聯姻

211

51

自與副軍師龐統等入川

214

54

勸降劉璋,奪取益州,領益州牧

215

55

孫權派兵攻打荊州,後劉、孫議和,分占荊州

219

59

攻陷漢中,進位漢中王

221

61

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

222

62

為關羽復仇,興兵伐吳,兵敗

223

63

駕崩於白帝城的永安宮

劉備敕劉禪遺詔

「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

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

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

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軼事典故

0.曹公問裴潛曰:「卿昔與劉備共在荊州,卿以備才如何?」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為治;若乘邊守險,足為一方之主. ''

  裴潛評價劉備居國不治,守邊為主.

1.《典略》曰: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

  這件事一方面顯示了劉備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劉備的急中生智和臨危不懼,想想看,若是劉備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與賊兵拚命,或是慌張被殺,還會有日後的昭烈皇帝嗎?

2.《三國志》: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魏書》曰: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

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

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

眾多歸焉。

  這不僅僅是劉備禮賢下士的真實寫照,也說明了劉備的個人修養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3.《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

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幾人有如此氣概?

4.《漢魏春秋》曰:劉琮乞降,不敢告備。

備亦不知,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

琮令宋忠詣備宣旨。

是時曹公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遣忠去,乃呼部曲議。

  劉備在這種危急的境況下,仍然能保持鎮靜,不怒氣沖沖。

可見此時的劉備經過了歲月的洗鍊,不再是當年怒鞭督郵的年輕人了。

5.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

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

」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

」遂退。

  勢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見,劉備不僅不是窩囊廢,而且十分勇敢好戰,而法正與劉備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稱道的。

6..曹公遣刺客見劉備,方得交接,開論伐魏形勢,甚合備計。

稍欲親近,刺者尚未得便會,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

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

須臾,客入廁,備謂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補益。

」亮問所在,備曰:「起者其人也。

」亮徐嘆曰:「觀客色動而神懼,視低而忤數,奸形外漏,邪心內藏,必曹氏刺客也。

」追之,已越牆而走。

  這件事後人認為其疑點重重,破綻多多,但無論如何,只通過談話就了解了一個人的能力,這都顯示了劉備極強的知人識人能力。

7.求田問舍 釋源:《三國志·魏志·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

……年三十九卒。

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備謂表曰:『許君淪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

』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

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

』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色,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

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說解:求田問舍,原是劉備說許汜為國士,處紛亂之世,而無效主之志,只知道買田置屋,為個人利益打算,沒有遠大志向。

後以求田問舍形容專營私利而胸無大志之士。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歷史評價

  三國志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劉元起:「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袁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程昱:「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將生憂寡人。

」、「劉備,吾儔也。

但得計少晚。

  劉曄:「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

  孫勝、賈詡:「劉備雄才。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

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

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

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

』宜早為之所。

  諸葛亮:「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

」、「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啕,若喪考妣。

乃顧遺詔,事惟大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

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

臣請宣下奉行。

  (上表劉禪)趙戩:「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

  傅干:「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孫權:「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

」陸遜:「劉備世之梟雄。

  張輔:「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

  張松:「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讎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

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

  劉巴:「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鍾會:「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朔野,困躓冀、徐之郊,制命紹、布之手,太祖拯而濟之,與隆大好。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昭烈皇帝:「皇帝遺植,爰滋八方,別自中山,靈精是鍾,順期挺生,傑起龍驤。

始於燕、代,伯豫君荊,吳、越憑賴,望風請盟,挾巴跨蜀,庸漢以並。

乾坤復秩,宗祀惟寧,躡基履跡,播德芳聲。

華夏思美,西伯其音,開慶來世,歷載攸興。

  習鑿齒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

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諡法考》: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聲聞宣遠曰昭;

  威儀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聖問達道曰昭;聖德嗣服曰昭;

  德業升聞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禮不愆曰昭;高朗令終曰昭;

  遐隱不遺曰昭;德輝內蘊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

  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 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

  宏濟生民曰烈;莊以臨下曰烈

《三國演義》中敘述的劉備族譜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

勝生陸城亭侯劉貞。

貞生沛侯劉昂。

昂生漳侯劉祿。

祿生沂水侯劉戀。

戀生欽陽侯劉英。

英生安國侯劉建。

建生廣陵侯劉哀。

哀生膠水侯劉憲。

憲生祖邑侯劉舒。

舒生祁陽侯劉誼。

誼生原澤侯劉必。

必生潁川侯劉達。

達生豐靈侯劉不疑。

不疑生濟川侯劉惠。

惠生東郡范令劉雄。

雄生劉弘。

弘不仕。

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這個劉備的族譜世襲出自小說《三國演義》,不可靠。

因為據此推算劉備為漢景帝的第18世孫,漢獻帝為漢景帝13世孫,輩分反而比小說中的劉備還要高,絕不可能是叔侄關係。

歷史上的劉備家系

長輩

  祖父,劉雄,被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父,劉弘,東漢末年官吏。

  叔父,劉子敬。

  叔父,劉元起。

配偶

1.甘夫人

  封號為昭烈皇后,沛人,劉備的愛妾,賢內助,劉禪的生母。

也是當時有名的美人。

曾於長坂坡被困,幸得趙雲解救。

據說劉備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數喪嫡室」。

劉備起兵後,於沛城娶甘氏為夫人。

後來,甘夫人隨劉備到荊州,生了劉禪。

208年,曹操進攻荊州,劉備拋卻妻小突圍。

糜夫人為了他人能逃出去,自己投井自盡。

趙雲保護著幼主劉禪和甘夫人,殺出重圍,才使劉備心愛的女人和當時唯一的兒子幸免於難。

後病死,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2.糜夫人

  糜竺的妹妹,劉備在徐州落難時,糜竺將她嫁給劉備。

3.孫夫人

  孫權的妹妹,曾與劉備結成政治婚姻。

劉備入蜀後兩人離異,孫權接她回到東吳。

生卒年不詳。

4.穆皇后

  名曰吳莧,吳懿的妹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

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

生劉永,劉理二子。

延熙八年病死,與劉備合葬。

晚輩

  子女

1.劉封,劉備養子。

本姓寇。

後因不援助關羽而令關羽被呂蒙擒殺,劉備將他問罪,賜死。

2.劉禪,劉備長子。

甘夫人所生,後登上皇位,成為蜀後主。

蜀滅亡後,被封為安樂公。

3.劉永,劉備次子。

先為魯王,後封為甘陵王。

與劉禪寵臣黃皓不和,被劉禪疏遠。

後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為鄉侯。

4.劉理,劉備三子。

先為梁王,後封為安平王。

早卒,諡為悼王。

  有二女於劉備南逃至長坂時被曹將曹純所俘,並嫁予曹純的二位兒子。

  孫 1.劉林,劉封之子,為牙門將,咸熙元年(264年)被遷徙至河東。

2.劉璿,劉禪長子,十五歲被立為太子,蜀亡後,鍾會在成都作亂,被亂兵殺害。

3.劉瑤,劉禪二子,蜀亡後投降。

死因同劉璿。

4.劉琮,劉禪三子,蜀亡後投降。

死因同劉璿。

5.劉瓚,劉禪四子,蜀亡後投降。

死因同劉璿。

6.劉諶,劉禪五子,北地王,反對譙周降魏的提議,被劉禪逐出宮,蜀亡後自殺。

7.劉恂,劉禪六子,蜀亡後投降。

死因同劉璿。

8.劉璩,劉禪七子,蜀亡後投降。

死因同劉璿。

9.劉胤,劉理長子,封為哀王。

十九歲卒。

10.劉輯,劉理次子,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鄉侯。

11.劉晨,劉永之子,劉玄生父。

  曾孫 1.劉承,劉備曾孫,劉理之孫,劉胤之子,封為殤王,二十歲卒。

2.劉玄,劉永之孫,蜀亡後投降,避過永嘉之亂,居於四川成都。

劉備相貌

季羨林認為歷史上記載的劉備相貌屬後人根據佛教典故杜撰出來的。

  在中國歷史上,為了迷惑和欺騙人民大眾,最高統治者皇帝想方設法,編造神話,增加自己的神秘性,以利於統治。

他們往往首先從統治者的軀體上做文章,說他們生得怎樣怎樣與普通人不同。

相關歇後語

1.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2.劉備訪賢——三顧茅廬

3.劉備招親——弄假成真

4.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5.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6.劉備三請諸葛亮——誠心誠意;思賢心切

7.劉備得江山——全憑諸葛亮

8.劉備編草鞋——內行

9.劉備遇孔明——如魚得水

10.吃曹操的飯,干劉備的事——吃裡爬外

11.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12.對著張飛罵劉備——尋著惹氣

13.劉備對孔明——言聽計從

後世紀念

陵墓:劉備墳墓有兩處,一處是成都市昭烈廟內的惠陵;另一處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樓桑廟三義宮: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劉備故里,為紀念「桃園結義」所建。

  小說《三國演義》為塑造人物性格,將劉備描寫成極仁愛的君主,不願為爭天下而背叛別人,甚至有歇後語說:「劉備的天下——哭來的」。

但實際上,劉備雖數次失敗,但仍堅持奮鬥。

  戲曲中的劉備為老生角色,而劇目取材於《三國演義》。

例如《劉備過江招親》、《甘露寺》就是著名的劇目。

劉備惠陵

  蜀先主昭烈皇帝劉備的惠陵位於四川成都市南郊。

  古冢拔地突起,紅磚垣牆環繞,蒼松翠柏掩映,莊典肅穆。

惠陵為夯土壘築而成,成圓形。

磚砌成的垣牆環繞陵冢,周長一百八十多米。

陵前有乾隆年間刻制的穹碑一通,碑身鐫刻"漢昭烈皇帝之陵"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陵的前方建有寢殿,惠陵西側原來建有"昭烈廟"和"武侯祠"。

據記載,武侯祠始建於公元四世紀,晚唐詩人李商隱游惠陵時,曾寫下"武侯祠古柏"一詩。

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宮城外柏淼淼"的詩句,可見當時惠陵周圍古柏蒼鬱,氣勢宏偉。

明朝初年,把"武侯祠"併入"昭烈廟",重修後的昭烈廟頗為壯觀,大門橫額楷書"漢昭烈廟"金字大匾。

但這一建築早已毀於兵火。

惠陵蒼松環抱,莊典肅穆;武侯祠綠瓦飛檐,雕樑畫棟,交相輝映,氣象萬千,是成都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

三義宮

  三國演義的故事在我國流傳深廣,三國文化的發樣地就是劉備、張飛的故鄉保定涿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為紀念這次結義,後人在當年的結義地劉備家鄉涿州市松林店鎮樓桑廟村興建了三義宮。

三義宮由三進院落組成,有山門殿、馬神殿、關羽殿、張飛廟、正殿、少三義殿、退宮殿、五侯殿 合部分。

宮內建築具有典型的漢代風格,宮內有關羽所繪的「風雨竹」碑,三結義結拜石,九龍碑,當年諸葛亮排兵布陣的八卦圖等,極具特色。

三義宮共有塑像87尊,生動地體現了三國時期轟轟烈烈的場面,讓人們回憶起那段久已逝去的刀光劍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

歷史上第二個草根皇帝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

先主劉備傳

  先主傳,先主姓劉,名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勝之子劉貞,元狩六年(前117)受封涿縣陸城亭侯,因在宗廟祭祀時所獻祭金違犯禮制,而觸犯律令被削去爵位,於是便在涿...

改變劉備命運的兩個人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烽煙四起, 一人自稱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他就是劉備。此刻的劉備只是一個編席賣履的小商販,空有大志,但卻一事無成。有一天,在街上遇到2個人在打架,他上前看熱鬧,不曾想,這一生...

三國志之昭烈帝劉備

三國志之昭烈劉備(一)公元一百六十一年,幽州涿郡涿縣,孝廉劉弘家中誕下一子,被取名劉備!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劉備之父劉弘準備接任父親劉雄東郡范令一職,但卻在赴任的途中病死!註:劉備祖父劉雄曾被舉為...

劉備的中年危機

讓我們穿過歷史的彌霧,再次回顧一位白手起家,名震天下的偉大創業者。他的偉大並不是一手創業出三分天下,稱王立帝的成功。而是成功之前面對無數次的失敗仍然堅定不移的信念。即使人到中年仍然一事無成,46...

聊聊劉備的為人

在三國被稱為劉皇叔的劉備,是個歷史上的名人,三國時期漢國(習稱蜀國)開國君主漢昭烈帝。稱帝當年,興師伐吳,欲報殺關羽、奪荊州之仇。孫權遣使求和,不許。次年,兩軍決戰於夷陵,為吳國大將陸遜所敗,損...

孩子寒假讀《三國演義》,故事梗概在這裡!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作者羅貫中,作品取材於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在民間傳說、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而成,其取向是現實主義的。小說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一生

劉備(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

十大三國物武將大揭曉(下)

從7月9日18時開始,截止7月15日18時,在為期6天的時間中,讀史青年開展了三國武將大評選的投票活動,我們與所有的讀者們一道在38位候選武將中選出了心中的十大武將。 讀史青年非常感謝每一位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