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地圖|247—265年三國形勢圖,獻給三國迷的禮物之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47年 姜維收胡
公元247年
農曆丁卯年,魏國尚書何晏等人勾結依附於曹爽,喜好更改國家的法規制度。
太尉蔣濟上疏說:「古時大舜輔佐唐堯治國,以結黨營私為戒;周公協助成王理政,對結交什麼人也極為慎重。
國家的法度,只有那些著名於世的偉大人才,才能總掌其綱領而留傳於後世,豈是中下等官吏所能隨便改變的?而且更改國家法度最終不僅無益於治理國家,卻反而足以傷害人民。
所以應該讓文武大臣們,恪守各自的職責,都能做到清廉公正,那麼平和之氣、吉祥符瑞就可以受到感應而降臨了。
」司馬懿開始稱病,不上朝參與政事。
248年 相安無事
公元248年農曆戊辰年,魏曹爽專擅朝政,驕奢無度,與何晏等縱酒作樂。
司馬懿詭稱病生,以麻痹曹爽等。
太傅司馬懿暗地裡和他的兒子中護軍司馬師、散騎常侍司馬昭密謀誅殺曹爽。
249年 洛陽政變
公元249年,農曆己巳年,司馬懿殺曹爽,自此曹魏政權實已歸於司馬氏集團。
夏侯霸叛魏降蜀。
姜維伐魏不勝退走。
250年 姜維伐魏
公元250年,中國處於三國鼎立時代。
農曆庚午年。
除了蜀漢外,東吳和曹魏都是內亂不斷的一年。
姜維第五次率領數千人討伐曹魏,俘獲曹魏中郎將郭循。
魏國王凌謀立楚王曹彪,失敗。
孫權廢太子孫和殺魯王孫霸,立少子孫亮(母潘夫人)為太子。
251年 魏取夷陵
公元251年農曆辛未年(羊年),曹魏嘉平三年,蜀漢延熙十四年,東吳赤烏十四年,太元元年,司馬懿清算和王凌清君側事件有關人。
252年 孫權之死
公元252年,農曆壬申年,吳國孫權去世,孫亮繼位。
諸葛恪殺孫弘,徙吳諸王。
諸葛恪會眾築東興大堤,東興之戰,打敗魏軍。
253年 吳宮政變
公元253年, 農曆癸酉年,東吳太傅諸葛恰伐魏,兵敗而回,被孫峻所殺,孫峻稱為東吳權臣。
蜀漢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姜維第六次北伐,第一次率領數萬人北伐,曹魏徵西將軍和雍州刺史陳泰盡起曹魏西北軍應戰,姜維最後糧盡而退。
詳見姜維北伐。
254年 曹芳被廢
公元254年,農曆甲戌年,嘉平六年,正元元年,延熙十七年,五鳳元年。
司馬師廢曹芳為齊王。
高貴鄉公曹髦繼位。
吳國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姜維第七次北伐,張嶷戰死。
255年 淮南之爭
公元255年農曆乙亥豬年;曹魏正元二年;蜀漢延熙十八年;東吳五鳳二年。
這一年的大事有毌丘儉與文欽討伐司馬師、 吳國丞相孫峻率領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會稽人留贊襲擊壽春,姜維第八次北伐、文欽到吳國投降等。
郭淮病亡。
256年 吳國內爭
公元256年,農曆丙子年,司馬昭討伐諸葛誕。
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
吳孫峻死,弟孫綝專吳政。
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揚州反魏
公元257年,農曆丁丑牛年;曹魏甘露二年;蜀漢延熙二十年;東吳太平二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
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孫亮被廢
公元258年農曆戊寅,諸葛誕死,誕字公休,琅邪陽都人,向與夏侯玄、鄧風等友好。
司馬昭專權,諸葛誕據壽春舉事,司馬昭派兵討伐。
壽春被圍半年余,城破,諸葛誕死。
姜維聞諸葛誕死,退還蜀中;又撤漢中諸圍守兵,專守漢稽兩城(今陝西勉縣、成固)。
259年 互無戰事
公元259年,己卯兔年;即曹魏甘露四年;蜀漢景耀二年;東吳永安二年。
260年 曹髦被殺
曹魏甘露五年,景元元年;蜀漢景耀三年;東吳永安三年。
261年 樂浪朝貢魏
公元261年農曆辛巳年;曹魏景元二年;蜀漢景耀四年;東吳永安四年。
蜀國宦官黃皓專權,蜀漢後主追諡趙云為順平侯,拓跋力微遣子至魏貢。
262年 最後的北伐
公元262年,農曆壬午年,曹魏景元三年,蜀漢景耀五年,東吳永安五年。
姜維第十一次北伐,攻入洮陽境。
雙方進入了消耗戰,雖然魏軍損失比漢軍損更為嚴重,但考慮到雙方的國力差距,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是賠本的,姜維果斷領兵脫離交戰,鄧艾也無力追趕。
此戰後姜維退往沓中。
263年 蜀漢滅亡
公元263年農曆癸未,司馬昭三路伐蜀,姜維退守劍閣,與鍾會對峙,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敗,吳國救援不及,蜀漢滅亡。
264年 鍾鄧反魏
公元264年農曆甲申年,鄧艾在滅蜀漢後,對司馬昭說應該封劉禪為扶風王,結果使司馬昭猜忌鄧艾,姜維為了復興漢室,假裝聽命於鍾會,然後讓鍾會趁機誣告鄧艾欲叛。
結果鄧艾父子被衛瓘收捕,押往洛陽。
鄧艾被捕後,鍾會獨大於蜀中,結果與希望恢復漢室的姜維聯合發動叛亂。
鍾會打算派姜維率兵五萬出斜谷,占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攻打孟津、洛陽,奪取天下。
但出乎鍾會意料之外,司馬昭派萬餘兵占據斜谷,自領十萬兵屯於長安。
結果鍾會決定占據巴蜀,割據西南,姜維建議鍾會屠殺牙門騎督以上官職的人,但鍾會猶豫不決,結果魏將起兵反叛鍾會。
姜維帶著鍾會的衛兵和四面湧來的幾萬魏軍激戰,姜維已六十二歲高齡手刃五六個魏兵後被殺,魏兵殺死姜維後又殺死鍾會,在成都城內燒殺搶掠。
在鍾會被殺之後,鄧艾的將士去迎接鄧艾,但衛瓘怕鄧艾報復,派田續領兵去殺鄧艾,雙方在綿竹附近遇上,鄧艾被殺,至此鍾會的叛亂結束。
265年 曹魏滅亡
公元265年是農曆乙酉年(雞年);曹魏咸熙二年;東吳元興二年,甘露元年;西晉泰始元年。
司馬昭去世,司馬炎繼位、曹奐禪位於司馬炎。
吳景帝孫休的皇后逝世。
280年 天下歸晉
公元280年,庚子年(鼠年);東吳天紀四年;西晉咸寧六年,太康元年。
西晉滅東吳,孫吳末帝孫皓投降西晉,三國時代結束。
晉武帝下詔書大量消減州郡兵,山濤說:「不應當去掉州郡的軍事守備。
」晉武帝卻不聽。
漢、魏以來,羌、胡、鮮卑等投降的部落,大鄉居住在關塞之內的各個郡里。
以後多次因為不滿和怨恨,殺害了郡縣的長官,逐漸成為百姓的禍患。
郭欽上疏應當趁平吳的威勢,逐漸遷徒內地各郡居住的胡人到邊境地區去,加強夷狄經常出入地區的防衛,晉武帝不聽。
司馬昭想殺了劉禪,阿斗只說了7個字,司馬昭立刻打消了念頭
大家都知道劉禪劉阿斗,他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兒子,也就是蜀漢第二任皇帝,史書稱為後主。劉備坎坷一生,一半輩子漂泊不定,年過半百才生下了他,劉禪一生的路也是坎坷不平,當年曹操南下時打敗劉備,劉備為了...
曹魏投靠蜀漢的3大名將,最強的不是姜維,若此人不死,蜀漢不亡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相比於魏、吳兩國,蜀漢不僅疆域狹小,而且人才儲備相當不足。因此當敵國將領來歸降,蜀漢都會予以重用,甚至還會任命他為大將軍,讓其執掌蜀漢的軍政大權。在蜀漢42年的歷史...
曹魏後期最傑出的大將有多少,文韜武略不比五子良將差
熟讀漢末三國,喜歡看三國的朋友,無疑不被關羽、張飛、張遼等衝鋒陷陣的猛將所吸引,當然他們也是這個時代的典型象徵,無論是蜀漢的五虎上將,還是曹魏的五子良將,都是家喻戶曉的。然而到了三國中後期,早一...
軍師聯盟司馬懿舉薦鍾會鄧艾,一個被姜維玩死,一個把姜維打趴
軍師聯盟中曹丕為打壓宗親採納了陳群司馬懿主張的九品選官法,推行新政,廣納天下英才,在影視劇中,有兩個人脫穎而出,鍾會和鄧艾,一個是官宦子弟,才能出眾,一個是深諳農桑,為曹魏進獻了強國的屯田之策,...
司馬懿慧眼識將才提拔兩個人,結果一人滅蜀漢,一人破東吳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司馬懿無疑是笑到最後的人物,他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高平陵之變後,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司馬懿雖然通過功勳、人脈、顧命得以最終成為曹魏中央政權與關隴軍區的「專...
三家歸晉背後的故事: 蜀國不想亡國, 吳國想要統一
東漢末年經過長達幾十年的兼并戰爭,魏蜀吳三強鼎立的局面越來越明顯。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
三國後期,絕不亞於劉備的「五虎上將」你知道幾個?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三國初期,英傑群起,良將雲集,不論是劉備的五虎上將,還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在當時都享有盛譽,民間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可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三國後...
晉朝的奠基者——絕世雙壁司馬師&司馬昭(下)
中國有句俗話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把這句話貫徹的很好的要屬晉朝的開國之君司馬父子了,父親司馬懿,兄長司馬師的故事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現在該說說司馬懿的二公子司馬昭了。
魏國為何先拿蜀國開刀,統兵主帥為何是書生鍾會而不是鄧艾?
從曹操時代起,因為魏國與吳國在j荊、豫、徐、青四州交界,戰線綿長,又多為平川,故曹魏不得已投入更多兵力在東線以相互支持;反觀魏國與蜀國,只有雍、涼兩州接壤,又有秦嶺間隔,易守難攻,所以派駐相對...
司馬懿應該感謝的五大名將,他們讓三國歸晉,第一名多數人不知道
公元279年,晉朝政局穩固後,司馬懿之孫晉武帝司馬炎決定出兵伐吳。派出手下大將杜預、王濬分兵伐吳。於次年公元280年,伐滅吳國,統一天下。這是東漢動亂後天下分崩離析後,又一個大一統的時代,沒有他...
夏侯玄李豐等人的作為,確實有浮華不實趨炎附勢等缺陷
諸葛恪的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本來是到處野戰,但手下人看到這樣的打法把魏國軍民全都打跑了,因此反而抓不到俘虜感到沒有收穫,便勸諸葛恪來個「攻其所必救」圍攻合肥新城,妄圖圍城打援。合肥是要地,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