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投靠蜀漢的3大名將,最強的不是姜維,若此人不死,蜀漢不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
相比於魏、吳兩國,蜀漢不僅疆域狹小,而且人才儲備相當不足。
因此當敵國將領來歸降,蜀漢都會予以重用,甚至還會任命他為大將軍,讓其執掌蜀漢的軍政大權。
在蜀漢42年的歷史中,曾從曹魏吸納了三位大將,他們均為蜀漢的存續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我們最為熟知的姜維,卻並非三人中最強的一個。
三、夏侯霸
夏侯霸,魏國開國大將夏侯淵的兒子。
在定軍山之戰中,夏侯淵被黃忠當場陣斬,因此夏侯霸與蜀漢是有深仇大恨的。
夏侯霸經常咬牙切齒,要為父親報仇。
因此,當他長大後,屢次參加與蜀漢的戰爭,並屢立戰功。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 曹睿託孤於曹爽和司馬懿,夏侯霸受到曹爽的重用。
其後,夏侯霸屢次在前線與姜維交手,並屢次挫敗姜維的攻勢。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的三族,夏侯霸唯恐自己被牽連,只好狼狽地逃亡蜀國。
夏侯霸曾立志為父親報仇,現在又投靠仇敵之國,人生就是這麼無常。
到了蜀國後,夏侯霸受到了後主劉禪的歡迎。
劉禪指著自己的兒子說:「他們也是夏侯氏的外甥。
」原來在定軍山之戰時,張飛俘獲夏侯淵的族妹夏侯氏,兩人之後結為夫妻。
後來,劉禪先後娶了張飛與夏侯氏的兩個女兒,並生下了兒子。
劉禪就用這短短几句話,便打消了夏侯霸的戒心和仇恨之心,並死心塌地的為蜀漢服務。
隨後,劉禪將夏侯霸任命為車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姜維。
在姜維九伐中原的戰鬥中,熟悉魏軍內情的夏侯霸屢立戰功。
此後夏侯霸曾多次參與姜維對魏國的戰事。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維趁權臣司馬氏病死,與夏侯霸等率領數萬人出狄道,三路北伐魏國,在洮西之戰中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部眾陣亡數萬人,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但此戰之後,夏侯霸在史書中失去了記載。
畢竟夏侯霸投奔蜀漢時,已經50、60歲了,已經不會有多大作為。
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夏侯霸被鄧艾射死,可謂是馬革裹屍。
二、姜維
姜維,恐怕是我們最熟悉的從曹魏投靠蜀漢的降將。
姜維出身隴右士族,被稱為一時之俊傑。
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姜維受命與蜀軍作戰。
然而由於他所在的郡縣投降了諸葛亮,因此他也受到同僚的猜忌,被拋離大部隊。
無奈之下,姜維被迫投降諸葛亮。
經過考察,諸葛亮發現姜維是個頂尖的人才,他在給蔣琬的信中稱讚姜維,說他是「隴右上士」,並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
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
在第五次北伐中,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
臨終前,諸葛亮將一生所學託付給姜維,並讓帶兵斷後。
回到蜀漢後,姜維一直想領兵北伐,但均被穩健派蔣琬、費禕所限制,每次領兵都不超過1萬人,因此無法取得什麼戰果。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禕被刺殺身亡,姜維終於獨掌兵權,開始頻繁發動北伐。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維在狄道之戰中大敗王經,殺敵數萬人。
不過由於蜀漢國力太弱,擴大不了戰果。
姜維一生九次北伐,並沒有取得多大成果,相反還耗盡蜀漢國力,間接導致蜀漢的滅亡。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五路伐蜀,姜維又錯誤地實行誘敵深入戰術,放棄了戰略要地漢中。
雖然他在劍閣擋住了鍾會,但鄧艾卻偷渡陰平,最終襲取了成都。
可以說,姜維雖然戰功卓著,但對蜀漢滅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了恢復蜀國,姜維假意投降鍾會,並設計害死鄧艾,準備發動政變,盡殺駐紮成都的魏軍。
結果政變失敗,姜維和鍾會均被殺死。
雖然姜維有很多毛病,但他並沒有辜負諸葛亮的重託。
一、王平
相比於夏侯霸和姜維,王平的出身可謂是平平無奇,但他卻是其中最厲害的一個。
王平並不是漢人,而是一個蜀地的賨人。
他是個文盲,目不識丁,但相當有膽略。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九月,王平隨族人投靠曹操。
曹操的看人眼光雖准,但他卻忽略了王平,只讓他當了代理校尉,可謂是看走了眼。
公元219年,王平隨曹操出征,在漢中與劉備交戰。
最終,曹操被劉備擊敗,王平在無奈之中只能投降劉備。
畢竟,蜀地也是他的家鄉。
相比進攻,王平更善於防守。
在街亭之戰中,王平隨馬謖駐守街亭。
馬謖舍水上山,犯了兵家大忌,王平連連規勸馬謖,馬謖卻不聽,最終被魏將張郃斷了水源,大敗虧輸。
眼看就要全軍覆沒,王平趕緊率領千餘人鳴鼓自持,張郃懷疑王平有伏兵,不敢進攻。
最終,王平和馬謖收拾殘兵退回本部,避免了更大損失。
之後,馬謖被諸葛亮處死,而王平因表現突出被升為討寇將軍,統領由少數民族組成的無當飛軍。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王平和姜維一起斷後。
然而不想魏延擅自帶兵進攻楊儀,王平不得不前去抵禦。
王平在軍中一向威望很高,竟一嗓子吼散了魏延的部隊,讓同室操戈的慘劇化為無形。
回到蜀地後,王平長期駐守漢中,抵禦魏軍的侵襲。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爽率領十多萬人伐蜀,漢中不過只有三萬人,諸將都大驚失色。
敵眾我寡,有人建議,放棄陽平關,退守涪城。
但王平卻力排眾議,他說:「涪城離漢中太遠,若失去陽平關,很難奪回。
因此,我們應該立即占據有利地勢,防守各個隘口,我率主力作為後備。
魏軍進攻哪兒,我就帶兵支援哪?拖到援兵到來,魏軍必然被擊退。
」
之後,蜀軍占據險要地勢,魏軍果然寸步難行。
其後,魏軍糧草不濟,而費禕率領援兵到達,魏軍遂大敗,險些全軍覆沒。
相比於姜維丟棄漢中,王平防守漢中的計策可謂高明無比。
王平雖不識字,但實際軍事才幹比姜維只強不弱。
如果他一直駐守漢中,就算是鍾會、鄧艾也打不進來。
王平,真可謂是「大巧不工,大智若愚」的名將,是魏國投降蜀國降將中最厲害的一個。
劉禪為什麼輕易地投降曹魏,逃亡不行嗎?
用堅毅不撥的精神,去忍受降臨在別人身上的災難,那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毛姆在讀三國後期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時,看到很多人慷慨激昂地發表著大義凜然的觀點,要求劉禪堅持抵抗,不能投降。要按古代天子死...
歷史探討:司馬昭伐蜀,劉禪若不舉城投降,姜維能否保住蜀漢基業
司馬昭伐蜀,能夠勝利,最關鍵的軍事行動,是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從而勢如破竹直到成都城下,劉禪無奈之下選擇舉城投降。姜維得知劉禪投降,他也只能無奈選擇鍾會投降。如果劉禪不投降的話,而是南逃,暫時躲避...
此人是曹魏右將軍,劉禪說了8個字,立馬投降,官至蜀漢車騎將軍
自古以來,我們就對那些背叛的人深惡痛絕。在三國之中因為背叛,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呂布,他因為先後背叛丁原,董卓並將它們殺死,被張飛罵成三姓家奴。
他是曹軍投降劉備的戰將,比姜維還厲害,若他在世,蜀國不會亡!
一部《三國演義》看的人盪氣迴腸、欲罷不能。當年在隆中,劉皇叔三顧茅廬,諸葛亮被劉備誠意打動,大手一揮,為劉皇叔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
曹軍投靠劉備的3員大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死,蜀漢必昌
東漢末年,高舉「興復漢室」的劉備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是比曹操和孫權高大的。因此說,雖然劉備駐紮在蜀中,地理位置差強人意,但是慕名而來或者投靠的將領也大有人在。曾經在曹操麾下中,有三位大將主動投降劉...
諸葛亮五大虎將:一位不識字卻得諸葛亮真傳,一位膽大如斗,劉禪都降了他卻想重建蜀漢
三國時期,諸葛亮經營蜀漢,南討北伐,在軍事上全憑手下的五大虎將。這五大虎將是繼蜀漢開國「五虎上將」之後的軍中脊樑。一位不識字卻得諸葛亮真傳,一位帶病陣斬魏將,一位平定南中,一位穩住東吳,最後一位...
為獨霸蜀漢軍政,不惜在諸葛亮死後暗害同僚?姜維四大疑點真相!
在上次在《本是曹魏烈士後代的他,卻「叛變」成為敵國的忠臣,還獲得高官厚爵》中我們曾經講到姜維人生際遇很傳奇,本來是曹魏重點栽培的烈士子弟,但是卻陰差陽錯成為了蜀漢棟樑。不過,正如其他許多三國人物...
曾視為諸葛亮傳人,文比呂蒙,武比高順,最終死在無名小卒手裡
自從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政權再也沒有掌舵人。很多人都認為姜維是諸葛亮的傳人,其實,姜維的資歷還不夠,在諸葛亮之後,最重要的兩個人是蔣琬和費禕。此時,蜀漢很少進行大規模戰爭,而是企圖休養生息。然而...
曹操手下一小將,被徐晃冤枉投靠劉備,20年後一人擊退魏軍10萬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曹操無疑是一個時代最具魅力的梟雄之一,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風,吸引大批寒門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為其一統北方奠定了基礎。例如在行伍之中起用了于禁、李典、樂進等,在降將之中又大膽使...
那些年投降蜀國的魏將,最強的不是姜維,他若沒死蜀漢不會滅亡!
三國中,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知道蜀漢的人才其實一直都是非常稀缺的,不管是魏國也好還是吳國也罷都是盛出人才的。蜀國因為地勢偏僻,再加上人才儲備本來就少所以在這方面一直比不上人傑地靈的中原地區和江東...
若無這三人,蜀漢難以延續統治40多年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離去讓無數人為之痛惜。蜀漢失去了棟樑之才。曹魏君主曹睿也終於送了一口氣。諸葛亮的離去也讓蜀漢統一天下最後的希望破滅。不過值得慶幸...
盤點曹魏投靠蜀漢的四大名將,個個都造成了不凡影響
三國時期的降將並不少,名將就有呂布,關羽,張遼等等。降將立功,這往往也成為三國時期的一大風景線。但伴隨著天下三分之後,名將投降的事件就開始減少,更別說在對方陣營坐上高位的了。但這點要排除蜀漢,相...
三國里這三個人從魏國投奔到蜀國,成為日後魏國的勁敵
魏蜀吳里蜀國的實力最差,由於地理 人口 資源等原因,蜀國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中一個發展受限制的原因是人才的稀少。熟知三國的人知道蜀漢後期有三位重要的軍事將領,他們分別是王平 姜維 夏侯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