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 解讀你不知道的大漢王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漢王朝自劉邦建國到東漢末年經歷了四百多年,期間雖有呂后專權,王莽篡漢,但是漢的本源未變,還是劉姓的漢朝。

而到了漢末,卻出現了董卓干政,十八陣諸葛集結的局面,從此天下紛爭不斷,才有了三足鼎立,三國歸晉。

而為什麼改朝換代皆是自然,為什麼那麼多諸侯都不敢稱帝?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擁立一個傀儡皇帝給自己找麻煩卻不敢自立為王,為什麼中國古代那麼多的改朝換代不皆是師出有名,而漢為什麼就不能被取代呢?漢只剩漢獻帝一人而已了,為什麼曹操到死都不敢反,還被其牽制呢?

劉協

曹操

相信讀過三國的人都會有這個的疑問,漢在當時真的就那麼舉足輕重嗎?為什麼當時的袁紹不去迎奉天子,而曹操卻去迎奉,最終是曹操得勝了。

而其根本在於大漢歷經四百年,按照每代人年齡相差二十歲算,一共是二十代人都是大漢的子孫。

人最忘不了就是根本,既然祖先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那麼人對於天朝的信仰也就更加的根深蒂固一些。

況且那時候的人們讀書的也相對不多,最多也就知道漢前面是秦和周,秦雖然只有兩世,但是親前面是周,周有八百年,而這樣更加打消了人們改朝換代的念頭。

而歷代的改朝換代都是官逼民反或者權臣功高震主。

而此時的漢朝是另一種情況,江山破碎需要臣子相助的情況,而此時的天下,百姓看不到真實的局面,諸侯們又相互制約,特別是中央集權的無上榮耀非常中央,一方面可以讓百姓認可權力地位的真實性,一方面可以正大光明的招兵買馬,這也是曹操才能得到的好處,而曹操不稱帝,別人如果稱帝了那他師出有名,鄙人馬到功成。

袁術是個最好的例子,有了前車之鑑,所以都打消了獨自稱帝的想法,而一方面,士族門閥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比喻司馬家族,荀彧家族,他們都經歷世世代代的繁榮,占據了本土最高的威望和地位。

而當時又沒有誰能一下子籠絡到所有的貴族,而朝廷上面的臣子時間久了也分不清是向漢還是向曹了,曹操又不能指鹿為馬來探百官的心意。

劉備

周瑜

歸根結底,絕對不是因為漢朝廢立不得,而是面對四百年的王朝多的更是一份敬畏之心罷了,一將功成萬骨枯,有了前車之鑑,他們走的更加穩健了。

劉備不急著稱帝是因為漢獻帝還沒死,他要留一個位置給漢獻帝,因為他自封為蜀漢侯爺,所以他不能忘本。

孫權不提前稱帝是因為一邊說真漢,一邊是偽漢,兩邊的人都不會放過他。

曹操不稱帝是因為他還沒有一統江山。

來不及稱帝。

孫權

袁紹

而具體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就交給考古學家去挖掘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相比起劉備與孫權來說,曹操是最忠心漢朝的了

縱觀三國歷史,曹操曾經是絕對忠於大漢的,早年的曹操是渴望成為一位忠於漢室的忠臣的,也就是所謂的「治世之能臣」。並且他曾一度致力於匡扶大漢。但時間久了他無奈的發現,漢庭已腐朽至極,積重難返,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