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改了曹操一個政令,使得豪門士族迅速崛起,宗室衰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熱播劇《軍師聯盟》中,曹操與豪門士族在繼承人上鬥法,結果曹操是屢戰屢敗,雖然有些與記載的不符合,但曹操打壓豪門士族是真真切切。
東漢政權是地方豪強支持下建立的,因此,在東漢王朝,豪強享有很多特權。
在東漢末年,最大的四大家族,有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
這些士族的影響力非常大,他們互相聯姻,勢力盤根錯節。
曹操集團最重要的支柱就是荀氏家族。
也正因如此,曹操既利用這些人,又防著這些人,對士族的信任是有限度的,所以曹操才會打破常規「唯才是舉」,大力啟用寒門。
在曹操的核心智囊團,除了荀彧都是豪門,郭嘉、程昱、賈詡都是寒門子弟。
掌握兵權的都是曹氏、夏侯氏等親信,或者張遼、徐晃等這些寒門將領。
曹丕上台後,一改曹操「唯才是舉」的政令,用豪門士族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以感謝這些豪門支持自己上台的政治報答。
從此魏國朝堂,選用官員主要看出身,寒門人士很難得到重用。
同時曹丕對本族勢力進行打壓,對自己有能力的兄弟都進行嚴密監視,不讓他們進入朝堂,掌握兵權;夏侯氏、曹休、曹真等親信得到重用,但信任程度卻不如司馬懿。
以至於後來魏國名將鄧艾默默當一小吏多年,就是因為出身而報國無門;最終投靠到司馬懿帳下。
另一個姜維卻被蜀國拿去用了。
曹操時,權力分散,各司其職,互相制約。
文官只負責行政、後勤和謀劃,武將掌握軍隊。
曹丕時代,豪門士族一家獨大,甚至壓倒了皇族,權力也高度集中,如司馬懿不但掌握兵權還參與朝政。
以至於後來司馬懿發動政變,曹氏宗族勢力,手上沒兵、沒權;被司馬家族取代。
曹操一世英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結果被司馬家族輕而易舉的奪取,地下有知,非打死這個不孝兒。
從司馬懿的奪權之路聊聊世家士族
三國混戰,民不聊生,活在那個時代,要麼費盡心思偏安一隅保一家老小平安,要麼奮起直追建功立業。相比吳蜀,魏國是建功立業的最好選擇。當然了,老百姓是沒什麼選擇的,就算活得豬狗不如,那也是用盡了前面十...
歷史上的司馬懿真是大器晚成?還是另有其謀?
司馬懿(十三歲)建安十三年接受曹丞相徵召,為丞相府文學掾。不久之後的赤壁之戰,司馬懿沒有參與;而魏武后期那些戰事——建安十四年戰孫權於合肥,十六年戰馬超於潼關,十八年戰孫權於濡須,司馬懿也都沒有...
它們是漢末三國「四大家族」,完爆曹操、劉備、司馬懿家族
漢末三國是士族門閥勢力蓬勃發展的時代,當時已經出現了大量的世家大族。今天,拾遺君給大家介紹一下當時最具聲望的四大家族。首先,稱帝的曹、劉、孫、司馬四家,聲望都不夠入圍四大家族。曹家其實挺有勢力的...
三國說之淺析強大的潁川荀氏
潁川荀氏是後漢至西晉時期的典型士族之一,經歷了從後漢末年形成世家大族再變成魏晉高門的整個時期,在晉室南渡後式微,並最終湮滅於南朝。從漢至隋,史書記載者百人,從政者諸多,各代人先後不同程度的參與了...
司馬懿發動政變本,曹爽如果聽他一言,歷史就不會是這樣記載了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時期這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而當時三個國家一起在中原大地上,進行角逐,最後建立了三個比較分裂的政權。然而,即使是三個國家建立之後,每個國家的政權也並不是非常穩定。在朝堂上還是在...
曹魏在曹丕登基時就已經註定滅亡,三個昏招,曹丕輕鬆把江山交給司馬懿
說到三國,人們很容易想到魏蜀吳這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都是從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諸侯爭霸的格局中逐漸形成的。如果要做一個排名的話,從軍事實力和領土面積來看,魏國首屈一指,其次是東吳和蜀國。作為三...
軍師聯盟中的司馬家族如何奪權,實質上自曹操後曹丕都未曾掌權
最近熱播的《軍師聯盟》再度將我們帶回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三國群雄逐鹿,名將謀士輩出,該劇獨特的以曹魏視角切入三國時期,著重突出司馬世家的崛起,奪取曹氏家族政權,那位為何司馬氏家族可以輕易的奪取曹...
司馬懿,最終以曹操的方式奪得了曹家的天下
三國有個奇怪的現象,無論創立魏蜀吳的霸主如何英雄蓋世,他們的後代都迅速衰弱。蜀國如是,強大的魏國如是。曾經人丁興旺的曹家,最終也不免被司馬家族取代。那麼,司馬懿是逐步取代曹家的呢?
司馬懿能夠篡位成功,真的是曹爽太弱嗎,其實曹丕時已埋下禍根
說起得國最正的皇朝,非大明莫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那得國最不正的皇朝呢,非司馬氏的晉朝莫屬,司馬懿以忠臣形象收攏人心、未費一兵一卒就奪取了曹操征戰一生打下的江山,史稱司馬氏嬗變。
看三國後期曹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斷送掉政權的
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是最有希望結束三足鼎立、完成國家一統的政權,他一生都認為他的敵人只是吳和蜀,其他人都不配稱英雄。但曹操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短短45年,他的謀士...
三國時期的六大世家,曹操家根基薄弱,劉備和孫權家族邊都沾不上
在東漢末年,豪門世族數不勝數,可以說黃巾起義,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豪門世族無限制的兼并土地,逼得天下百姓無法生存下去,而天災只不過是誘因而已;如果繼續下去,即使沒有張角的黃巾起義,也會有別人...
他蟄伏數十年,有朝一日把握朝廷實際政權,卻沒有取代而稱帝!
相信大家只看標題都明白是什麼人了吧,沒錯。他就是司馬懿。他和曹操控制劉漢政權一樣控制著曹魏政權。最後還是如同他一樣沒有稱帝。曹操雖然沒有搶奪皇位,但是卻把自己封為魏王,臨走之前為兒子曹丕留下了...
司馬懿如果沒有奪權,三國演義會朝什麼方向進行
一點號以史為鑑-墨上桑看來,即便當時沒有司馬懿奪權、代魏,還是會有其他的門閥家族崛起,取代魏國和統一三國都是歷史的趨勢,會遲早發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曹魏政權領袖的衰落
曹丕拋棄了曹操對士族的政策,最終導致曹魏滅亡
曹魏國(公元220年-266年),始於魏文帝曹丕,滅亡於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武帝,魏朝,計曹操共6帝。曹魏最後是被權臣司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曹丕拋棄了曹操的四項重要政策,最終導致曹魏滅亡
說到曹魏的滅亡,就不得不提到曹丕的過錯。作為魏國第一個皇帝,他改變了曹操的四大基本政策,最終導致了曹魏被司馬氏篡權。1、曹操限制士族,曹丕過分信任士族士族是東漢中期以後興起的一股強大勢力。在漢末...